抗战时,游击队被敌围困,一村民抱着被子告密道:村里住了三个连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43年的一个清晨,还未现出黎明的曙光,位于石渡村的宁静被一连串急促的敲门声打破。游击队长张寻平,昨晚悄悄进入村子留宿,被意外的消息惊醒。门外站立的是村民石养昆,他的额头上早已满是冷汗。张队长还没来得及开门,他早已被着急的催促声吓到了。



"张队长,张队长,快醒来,村外来了敌人!" 报信的人是在村西放羊的王老倌。当早晨的曙光刚刚升起,他来到村西的高坡上,看到了令他惊呆的一幕——村外的土路上,有百余名日伪军匆匆赶来。张寻平和他的游击队成员昨晚悄悄进入村庄,躲在堡垒户的家里。大家已经疲惫不堪,加上进村时小心翼翼,没有惊动任何村民。因此,张寻平曾认为不需要再设立外围哨兵。但恰恰在昨夜,村里却有人泄露了消息,日伪军闻讯后急忙赶来,于黎明前包围了村子。



在围困之下,游击队的突围计划变得非常困难,心急如焚的张寻平站在门前,陷入了绝境。石养昆则在一旁看着,眯着眼睛,思考着如何突破这个看似无法逃脱的局势。



石养昆终于想到了一个死里求生的方法,他耳语张寻平,提出了一个计谋,虽然是赌上性命的一搏,但此刻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张寻平迟疑片刻,但面对绝境,只能点头,这个时候,只能不择手段,才有一线生机。



村外,一群日伪军已经抵达土地庙前。他们的头目准备突袭村庄,当突然发现离村子不远处,有一个人朝他们走来。这个人身材不高,匆匆忙忙,背着三床被子,朝着他们走来。

"停下,是谁?" 后面的伪军看到他,立刻拦住了他。这个人抬头,显得非常焦虑,看上去好像在逃生。这个人就是石养昆。

石养昆为何会出现在村外呢?他和张寻平商量后,决定尝试直接面对敌人,看看能否把他们忽悠走。于是,石养昆背着三床被子,顺着一条隐秘的小路,小跑着离开了村子,然后在离村外不远的地方折返回来。

很快,一众日伪军来到了石养昆的面前。看到这位看似普通村民背着被子,他们开始询问原因。石养昆解释说,村子昨晚来了三个新四军的连队,要求村民每家提供几床被子,而他家没有多余的被子。因此,他不得不去邻村借一些被子来。

日伪军头目不禁皱眉,怀疑地问道:"为什么你一个人要背这么多被子?"

石养昆吞吞吐吐地解释道:"我邻村的表姐家有些被子,所以我要一次借齐。"

他模拟出担忧和害怕的表情,一边小声告诉日伪军,新四军在村里驻扎,并且准备袭击八集炮楼,令日伪军对此退避三舍。于是,他们掉头离开,慌不择路地逃离村庄。日伪军头目害怕新四军的威胁,不敢再逗留。

在村外,传来了嘹亮的军号声,令村外的日伪军们彻底慌了。他们急于离开,害怕被新四军包围,一度落荒而逃。石养昆背着被子,看着一众敌人越跑越远,心头的巨石终于放下了。

多年后,石养昆回忆起那段往事,仍然感到惊险与紧张。他说:“我当时也很害怕,怕他们不相信我的话。当时张队长和队员们已经准备好迎战,一旦敌人没有被我哄骗走,那就只能拼命了,后果不堪设想。”

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黑暗中崛起,然后悄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是当年人民战争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村民   被子   伪军   曙光   头目   游击队   村子   村里   队长   敌人   害怕   本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