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游击队借走地主家8根金条,67年后老人要求国家偿还3万亿

“今借大井头村鸿文三姐大米70斤,大洋5000块,金条8根。等战争胜利后,家属可拿此借条,要求当地县政府偿还,付息二分。”

21世纪初,广东一老人在修缮房屋时,意外发现一张借条。仔细一看,这借条竟是写于1944年,借款人是游击队队长——李兆培

于是,老人拿着这张借条来到了县政府,要求国家偿还3万亿。

那么这张借条是真的吗?借条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最终结果如何?

老人的借条

21世纪10年代,广东一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走进了县政府大门。

“同志,这是1933年游击队在我家借钱时写下的借条,现在价值3万亿,能不能还给我啊?”

听到老人的话,工作人员震惊不已,连忙说道:“3万亿!大爷,您这借条不会是假的吧!”

“怎么能是假的呢!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这钱就是游击队借的,政府可不能不认账啊!”

工作人员解释道:“不会的大爷,如果是真的,国家一定会连本带利还给您。”

“大爷,您把借条先给我吧,我们需要鉴定借条真伪。您把姓名和住址留一下吧,我们核实完情况后,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

闻言,老人留下姓名住址,放心地把借条交给工作人员。

老人走后,工作人员一看老人的名字,惊讶地对同事说:“这位大爷去年就来过,也是带着借条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广东老人名叫梁诗伟,在2009年就带着借条来过一次县政府。

梁诗伟原本出身富裕之家,但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过越穷,后来还成了国家的低保户。有一天,在收拾房屋时,他意外从母亲的遗物中找到一张借条。上面写着江门游击队在1944年,曾在梁家借了白米60斤。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梁诗伟担心政府不承认,便不想去政府索要。但家里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于是他决定拿着借条去碰碰运气。

经过验证后,这个借条的确是真的。经过计算后,当年的60斤白米,在今天价值2万元。就这样,梁诗伟拿着2万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他决定先修补一下房屋。没想到在修房的过程中,他又找到了一张借条。这张借条,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天价借条”

那么这张借条是真的吗?

天价借条

在这张借条上,除了写着游击队借梁家多少钱以外,还写着:“要把梁家后人当作革命者后代,给予保护和优待。”

工作人员拿着价值3万亿的借条,一刻也不敢耽误,立马展开调查。

首先,工作人员决定先从落款人——李兆培开始查起。但李兆培在战争时期就已不知所踪,找不到任何线索。

既然此路不通,工作人员只好再找别的路。这时,他们在借条上看见了鸿文三姐。工作人员决定从这个线索入手,调查当年真相。

与此同时,李兆培这条线索也有了新的进展。当年游击队指导员廖健的妻子——简慧仙得知此事后,愿意出面作证。

据简慧仙老人说:“鸿文三姐是个大好人,如果不是她借钱给游击队,游击队早就被敌人困死了……”

在简慧仙老人的描述下,当年的真相渐渐变得清晰明了。

那么欠条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鸿文三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借条背后的故事

1944年,李兆培所带领的游击队被敌军围困,处境艰难。

李兆培对战友们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想办法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跟大部队会合。”

一名战士回应道:“队长,咱们现在没钱没粮没武器,怎么跟小日本打啊?”

这是一个既残酷又现实的问题,正在李兆培发愁之际,战士的一句话解了他心头之忧。

战士说道:“队长,要不咱们找富农帮忙吧。这附近有一户姓梁的人家,家里十分富裕,不如我们让梁家接济咱们一下?”

起初,李兆培是不愿意麻烦当地群众的,但游击队已经走投无路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敲响了梁家的大门。

我们都知道,在那个时代大多都是男人当家,而梁家的当家人却是一位妇女。

原来梁家的当家人——梁鸿文早就去世了,如今的当家人是他的三姨太——鸿文三姐

鸿文三姐为人和善,还跟李兆培讲起了梁家的事。

据她说,梁家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家业,也并非一夕之功。想当年梁鸿文年少的时候,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想出门闯荡干出一番事业。

于是,他不仅出了门,还出了国门。他在好友的哄骗下,背井离乡去了美国。

在美国期间,梁鸿文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但他命中有贵人相助,在街头流浪时结识了一名商人。

从此,他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在那位商人的帮助下,梁鸿文也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后来思乡心切,他决定回家经商。

在他的良好经营下,梁家的家业越做越大,他也娶上了6个老婆。

在他去世后,家族的重任就落到了鸿文三姐身上。梁诗伟虽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但也没有苛待过他。

李兆培说出自己的请求后,鸿文三姐当即就拿出70斤大米、5000块大洋、8根金条帮游击队渡过难关。

没想到正值乱世,鸿文三姐竟会如此慷慨解囊。

李元培感动地说:“梁夫人,等战争胜利后,我们一定会把钱还给您的。”

鸿文三姐摆手道:“不必了,我闺女也是游击队一员。我年纪大了,拿不起枪杆,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你们些钱。”

“夫人,我们组织有规定,不能拿群众一分一毫。我给你写下借条,战争胜利后您可以找当地县政府要钱。”

这就是借条背后的故事。游击队走后,鸿文三姐就将借条锁在柜子里,并不打算向国家“讨债”。

最终结果

直到60多年后,她的后代因生活困难,才拿着借条要求政府还钱。

对于梁诗伟所说的3万亿,很多人都说他是漫天要价,毕竟3万亿相当于一个发达地区近两年的收入。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张借条不止3万亿,因为借条背后的爱国之情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其实,建国后鸿文三姐就可以拿着借条要求政府偿还,她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全是因为她的爱国之心。

后来,政府提出偿还本金,再赔偿一部分利息,但遭到梁诗伟拒绝。时至今日,这张借条的偿还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对此,大家有哪些解决办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游击队   老人   借条   金条   县政府   广东   地主   大爷   年后   工作人员   当年   战争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