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猝死套餐”真的靠谱吗?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就要警惕了

近日,网上一份“防猝死套餐”引起关注。据了解,这种“防猝死套餐”有多个版本,但总结下来,基本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VD、VB族等保健品组成。有尝试过的网友称,“这个套餐太强了,吃了完全不累”,熬夜人士更是跃跃欲试,“感觉有救了,续命要紧”。那么,这份“防猝死套餐”真的靠谱吗?又能不能长期服用呢?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专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病功效

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素,可对症适量服用

“通过补充几种保健品就能预防猝死肯定是不靠谱的。”临床营养科主管技师相小多告诉记者,猝死在临床上由多种原因导致,而保健品和猝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通过服用保健品是很难起到作用的。

那么,这个“防猝死套餐”清单里的保健品到底有什么功效呢?相小多介绍,辅酶Q10具有改善心肌代谢的功效,临床上作为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鱼油是一种从多脂鱼类中提取的油脂,主要成分有EPA和DHA。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大脑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从营养价值上讲,鱼油是很好的,但普通人只靠服用鱼油来调节血脂,这个作用不大。

“叶黄素和维生素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而VB族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相小多说,叶黄素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区,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维生素D+钙”被称为黄金搭档,它主要可以调节钙代谢,促进钙吸收;VB族包括VB1、VB2、VB6、VB12等多种维生素B,每一种维生素都会发挥不一样的功效,有些人在膳食不均衡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维B缺乏的现象,比如出现一些消化代谢的问题。

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大部分都可以从日常食物中摄取。那么普通人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吗?又有没有用呢?

“如果人体缺乏这其中的某些营养素,对症并适量服用一些保健品,是能起到一定的改善调节作用的。”相小多强调,但保健品不是药品,并没有治病的功效,若身体有明显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查明原因,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不要盲目自行补充,过量服用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过度摄入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服用鱼油可能会影响其他同时服用的西药疗效。

临床上,猝死病人出现低龄化趋势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一定要警惕

“猝死,首先要考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只有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才能知道‘防猝死套餐’是否有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晓震告诉记者,临床上,心脏骤停的原因可以归类为5H和5T,5H即缺氧、低血钾、低血容量、高血糖、低温或高温;5T指药物、肺栓塞、气胸、哮喘、冠状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当然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原有基础疾病的急性加重,比如冠心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哮喘和慢阻肺的急性发作,终末期的肿瘤病人等,这些也是猝死比较常见的情况。而根据这些猝死的病因可知,如果只是通过服用保健品进行预防是不可靠的。”他强调。

张晓震说:“近些年,根据急诊抢救室接诊的猝死病人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猝死的病人还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其中遇到最小的一位心肌梗死病人只有26岁,而他的抽烟史长达十几年。两周前,刚接到一位30岁年轻男子在工地猝死的急诊,送到医院时人已经回天乏术了。根据家人的描述,这名男子在出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剧烈的头痛、呕吐等。”

专家提醒,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一定要警惕:

1、反复出现的短暂胸闷胸痛,停留数秒或数分钟,很快又好了;

2、发热等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了心慌或者感觉特别疲劳,要当心爆发性心肌炎;

3、突然眼前发黑,要小心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

4、突然的剧烈头痛呕吐,提防动脉瘤破裂或者血管畸形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出现。

那么,普通人在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张晓震建议,一是保持规律及多样化的饮食;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三是不抽烟不喝酒,尤其是抽烟对血管影响非常大;四是严格控制自身的慢性病,如果本身比较肥胖或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情况,一定要定期体检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在专业指导下控制好自身状态,这些都要比“防猝死套餐”靠谱得多。

校对 盛媛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套餐   叶黄素   鱼油   营养素   维生素   功效   保健品   病人   信号   身体   人体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