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灭,天理难容?中南大学教授曾发起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发起万人签名,只为废除中医,传统被蔑视根源竟在此处。中医是我国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医术,古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奠定了中医草药学的基础。

虽然中医见效较慢,在民间依然深受信任,许多得了疑难杂症的病人,都会请中医为自己调理。

然而,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却掀起了一股废除中医的风气,以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为首的众人,联名请求废弃中医。他们为什么要跟中医过不去?这场请愿的结果如何?

古代以来,中国的土医生,就已经在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帮人治病。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扁鹊,华佗这样的名医。

但是,因为中医发展较早,当时的定量研究还不发达,所以中医效果的度量主要是凭医者的经验,中医的教学也是师徒相授,很少有专门的书本记载。

张耀功等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声称中医是一门伪医学。

他们说,中医的用药不像西医那样经过临床检测,很难清楚他们到底有没有起作用,大多数时候,中医的作用都来自于患者自身机体的修复力。

而且,农村人对中医非常迷信,就算没有效果,也会错误的感觉自己被治好了,从而延误西医的治疗。从中医研究这么多年来毫无进展,就可以看出这门医学早就过时了。

就连鲁迅都曾经写文章讽刺过中医的药引,中医动辄采用入秋的蚱蜢、房梁上的灰当药,让人多少觉得太玄学了。

基于这些原因,张耀功认为应该把中医当成一门艺术,而不是医学。他的追随者们,或是曾经被中医耽误过治疗,或是学习了西医从而看不起中医,都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

然而近代以来,度量的问题早已被解决。如今多数人不选择中医,无非是药剂过于苦涩,并且见效比西医来的慢罢了。

中医虽然不如西医见效快,但调理身体的功能极佳。如果说西医是哪里痛医治那,那么中医就会帮你把病灶从根上拔除,只是中医用药比较温和,所以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屠呦呦就采用了中医的方法,提取出了青蒿素,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束手无策的疟疾,得到了诺贝尔奖。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韩国还偷偷学了我们的中医技术,想要拿到世界上申遗。如果中医真的是玄学,别的国家又怎么会偷偷的学习呢。

虽然中医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张耀功等人直接废除中医的做法还是太过火了,等于是要废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瑰宝。

最终,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以全国人民的反对和国家制止告终。中南大学教授发起请愿,万人签名竟要取消中医,还叫嚣中医早晚要灭亡。

虽然张耀功的请愿平息了,但学界对中医的质疑依然在继续,中西医之争从未停止。但其实,这两门医学不是从一开始就对立的,国内对中医和西医的区分,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那么中医是怎么从古代我国最重要的医术,沦落到如今玄学的地位的?

一开始,西医是由外国的传教士带入国内的,基督教传教士发现医学更能在当地收拢人心,所以西方教会派出了学过医的传教士来中国。

西医在国内的推行并不顺利,当时的百姓宁可相信土医生,也不愿去西医院看病,更别说去医院做手术。所以西医院的门口常常患者寥寥,反倒中医的患者排起了长队。

为了鼓励百姓来看西医,传教士甚至倒贴钱给人看病,当时一个人的手臂上长了肿瘤,需要截肢。

那个人死活不愿意用西医的方案治病,最后还是传教士给了他五十个金币,才让他乖乖动手术。

西医和中医的对立,其实在1897年之前就有了。那段时间中国政府刚刚败给了西方列强,国内掀起了一股西学东渐之风。

许多传统文化被贬为封建迷信,儒学、中医成了文化糟粕,被知识分子唾弃。北洋政府成立后,中医被排除在了学校的必修课之外,中医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当时西医规范化程度高,中医市场监管少,许多半吊子郎中看了几本书,就能开诊所给人看病,败坏了中医的信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也逐渐意识到了西医外科手术的好处,所以许多人都不再去看中医了。

鲁迅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父亲被庸医耽误治疗,他一直很反对中医,大学也在日本修习了西医学,他的许多文章也抨击了中医里草菅人命的庸医。

建国之后,中医最初依然遭到排挤,原因是中医缺少精确的实验,用药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在当时的专家看来就是农村封建迷信的产物。

当时的中国刚刚摆脱封建的思想的桎梏,废除中医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行为。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重新找回曾经被放弃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土医术才开始重新被重视,和西医形成对立。

当时中国比较贫穷,很难在乡下建立卫生所,所以保护农村人健康的重任,就落在了赤脚医生肩上。

中医这个名字,被理解为与西医对立的意思,当时国内为了宣扬文化自信,开始大肆传达中医的好处。

如今国内有许多医科大学,将中医与西医同时列入培养计划,意在让学生同时吸收西医的治病思维和中医的辩证思维。在治病的同时时刻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灵活地调整用药。

中医和西医早已不是对立的两种医学,他们各自从对方的知识中汲取精华,推动自身的发展。中南大学教授写万民书,只为消灭中医?支持者:中医不灭,天理难容。

现如今不少人对医术的态度,都是非黑即白。却不了解一门流传了上千年的手艺,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如今这个时代,本就应该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中医作为千年学者积累下的学科,到底应该被采取哪些精华呢?中医有别于西医,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整体观和辩证思想。

中医从病人自身的体质入手,选取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当病人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原先的方案不再适用后,又会灵活地更换另一种方案。

因此,在重症病人的治疗中,中医经常作为西医的辅助治疗出现,起着提高病人体质,让病人内外兼治,从而达到病症愈合的目的。

西医的手术与化疗放疗,虽然治好了疾病,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对病人的体质损耗很大。一个流程下来,病人的抵抗力已经变得很差,很容易患上其他疾病。

但是经过中医调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身体素质不会过度降低,既方便后续治疗,又有利于出院之后病人后续的生活。

不仅如此,中医知识发展了古人的智慧,将天地万象与人的身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以平衡身体阴阳,与日常饮食为相融合,达到治病于日常的目的。

我国古代有五行的理念,人的身体遵循这种理念,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五种元素达到了平衡。

运行在人身体中的是气血,如果淤积就是身体出现问题了。而气血通畅,则代表着人的身体健康。

中医通过草药,针灸等方法,疏通人体淤积的气,就能让人体失调的气血重新流转,经脉变得通畅,逐渐恢复健康。

不同于中医重在调和整个身体机能运行,西医基本就是指点打点,根据具体的问题开药。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眼中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和天地万物息息相关,而不是西医认为的一个解剖单位。

在如今这个社会之中,群众奔波于生活,面对中医的漫长治疗过程,没有耐心接受。但是西医只顾眼前的治疗,也会让其身体难以健康。

这种时候,就体现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了。通过西医对疾病,进行迅速的抑制,在使用中医进行调理。

中医需要重视的还有一点是,随着如今生活成本的增加,不少医药虽然有国家在压价。但是高昂的价格,仍旧让穷困人家高攀不起,这时候便宜的中医草药,反而成了救命稻草。

古代的草医,他们的药材是村中路边的树根,田埂边长的不起眼小草,却能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在西医还没有研究出消炎药的时候,中医已经学会了用黄芩,碾碎敷在伤口上,防止伤口发炎,阻止了感染后出现的更多问题。

中医的培养不如西医系统化,因此市场上的中医鱼龙混杂,败坏了中医的名声,但这不是中医本身的问题。

我们国家不会放弃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近几年来,中医已经渐渐复苏,随着中西医交流的展开,相信这门源远流长的技术,一定会迎来自己的第二春。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观史通鉴”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中南   天理难容   中医   传教士   医术   西医   对立   中国   大学教授   病人   身体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