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本《国难》(一)


镜头1:

饥孚遍野

铁马兵戈

在官员的贪鄙与豪夺中,百姓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官军和叛军的厮杀中,百姓们惊慌失措,到处奔逃,呼儿喊娘,城头火起……

镜头2:

转到北京紫禁城,并定格

字幕:164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的大明帝国走过的第277个年头,也是明崇祯皇帝在位的第17年。

旁白:其实,崇祯皇帝算不上是一个荒淫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心胸狭窄,猜忌心强,用人不当的皇帝。大明朝到了他的手上以后,虽然做过铲除魏忠贤的大好事,也曾雄心勃勃想把国家治理好,可17年过去了,大明朝在他手上不但没有兴旺,反倒民心浮动、根基动摇、摇摇欲坠,西有李自成农民军在威胁京畿,东有新兴的大清在虎视眈眈,使崇祯皇帝即使在除夕之夜,也是夜不能寐。

字幕:正月初一,本是中国古今最欢乐的一个节日。

按惯例,明朝的正月初一应该有大朝仪,同皇帝即位约略相仿,皇家节日自然不同凡响,“晨贺昼会”,相当隆重。可是,1644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大明朝都城北京突然刮起大风,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对面看不见人。

镜头3:

由紫禁城远景,拉为近景(太和殿)皇宫里异常的冷清,没有了一点节日的气息。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边从空旷的皇宫中奔跑,边惊慌地凄惨喊道“不好了,不好了,皇帝老家凤阳地震啦”。

镜头4:负责星相的官员们正在进行占卜,占卜结果显示是:“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在场的所有官员,看到这个结果无不都是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镜头5:皇宫之内,忧心如焚的崇祯皇帝,在太庙中焚香祷告之后,就又十分虔诚地求仙问道,口中念念有词说:“方今天下大乱,欲求真仙下降,直言朕之江山得失,不必隐秘。”大仙即降乩给了一个令皇帝心神大乱的答案:

镜头6:扶乩写出一行字,特写: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爨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推出片名——《国难》第一集


打出演职员表


正片:

镜头7:临近黄昏,一个40岁左右的年轻官员,在几个随从的伴随下,纵马奔驰在荒凉的官道上。

镜头8:在一个破旧的驿站前,疾驰的一群人慢慢地停了下来。只见带头的这个官员,短小精悍,面目漆黑,两眼烁烁有光,但却面有忧色,也显得有些疲惫。

官员对身边一个年轻的武将说:“德威,我们都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大家也都乏了,去到驿站里安排歇息一下罢。”

青年将领,答应了一声,立即翻身下马,一行人就等在外面。

稍等片刻,青年将领就从驿站里走出来,他面有难色地禀报说:“大人,驿站里的条件太差了,而且房间不够安排我们这些人住的。要不然,我把那些官阶小的人从驿站里请出去?”

“不可,不可。恃强凌弱,不应是我等之所为。你跟我这么多年,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这位大人从马上跳下来,有些气恼地训斥这个手下。

正在这时,驿站的官员也跑了出来,谄笑着,把这一伙人迎进驿站之中。

镜头9:驿站内,在一个简陋的房间内,以这位大人为首的一群人,挤在一起。

那个被称为德威的年轻将领,感慨地说:“咳,我们史大人可是大明国朝南京的兵部尚书啊,在当朝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竟然和我们下人、部下挤在了这样的一个房间里。”

听到部将史德威的感慨和牢骚,正在读书的史可法大人,放下手中的书,对房间里的人说:“德威,人的想法基本都是一样的,可又有些不大相同。你懂吗”他环视了屋里的所有人,见家都静静地注视着自己。

就继续说:“说想法一样呢,就是不管他是谁,都在追求着某种享受,使他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说不大相同呢,就是说:每个人所追求的内容和目标千差万别。有的人只追求物资享受,这种人的品格最低;有的人则在追求物资享受的同时,也在追求某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人的品格一般;还有的人只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这种人的品格可能最高。”

史大人放下书,站起身,在屋里踱起步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可法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分君之忧,是我等的本份。然,时下局势混乱,为我大明朝270多年来最为危急的时刻。内有李自成的贼兵流窜甘陕,贼势锐不可挡;外有后金人现改国号为大清,在关外日益坐大,觊觎我大明朝万里河山。国家之存亡,民族之安危,都处于严峻的时刻。本官忧心如焚,寝不安枕,食不知味啊。哪还有心思,来计较什么吃住啊。”

镜头10:这时,那个谄笑的驿站官员,从外边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屋子人以后,说:“各位官爷想必鞍马劳顿,一定很辛苦。如果,诸位肯向本官意思一下呢,本官倒可以通融通融,给你们提供条件更好一点的房间。”

“说什么呢你,啊。你这个狗官。”史德威看到驿站的这个贪官,竟敢到这里来敲诈勒索,一把扯过驿站官员的衣服,恶狠狠地训斥道:“你真是胆大包天。你知道这位大人是谁吗?啊?告诉你,他就是堂堂的当朝南京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史大人。竟敢敲诈史大人,真是瞎了你的狗眼。”德威气愤地训斥着这个贪官。

这个驿站的小贪官,被史德威训斥得惊愕,惶愧,恐惧和不安。

“咳。”史可法非常感慨地对德威说:“朝廷的大小官员都是这样的贪弊,国家如何能好?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朝廷才有希望呀。”说毕,史可法无奈地摇摇头,又摆手把那个贪官赶走。

镜头11:“德威,我等不能住在这里,歇息了一下,我们还是赶紧赶路要紧。”史可法边说边披上自己的大氅。

“大人,您又何必和一个小小的驿官生气?”德威有些不解,就小心地解劝着史可法。

“嗨,……。”史可法长出一口气,说:“本官哪有那样的闲心和这么小的气度,现在南京留都每天接到的紧急战报,雪片一样。剿匪、勤王,事大于天,怎敢丝毫予以耽搁,已经歇息了片刻,我等还是抓紧赶路吧。”

镜头12:北京紫禁城,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上。

空旷的大殿上,久久只有一名锦衣卫站立。

崇祯帝不禁龙颜大怒,呵斥说:这帮文臣武将,难道都在家里过年享乐,不来早朝吗?

那名锦衣卫士回答说:“群臣不闻钟鼓声,谓圣驾未出,来者益迟。令再鸣钟,启东西门,远近闻之,自皆疾驰。”

崇祯帝立刻面谕:即刻鸣钟,而且不要停歇,朝门大开,永不关闭,迎接来自京师东西二城的文武百官前来祝贺元旦。

结果沉闷的钟声接连不停地撞击着,声传数里之外,皇宫里却仍是死一般的寂静,久无一人至者。

好不容易,文武大臣毕至。

朝贺毕。

崇祯帝说:当今,国家危难。朕十分痛心和焦虑。各位爱卿,有何高见?以解国之安危?

一个阁老启奏说:“万岁。我等蒙受皇恩,本应在国家危难之际,报销国家,尽忠皇上。怎奈,连年战争耗费和灾荒欠收,使国库空虚,兵饷不继。”

崇祯帝说:“兵饷缺乏,朕岂能不知呀,众卿家,有何良策?”

又一大臣进言:“库藏久虚,外饷不至,一切边费刻不容缓,所恃者,唯皇上内帑耳。”

崇祯帝沉默许久,难过地说:“今日皇城的内帑也没有了,我皇帝有钱还不拿出来救国家之急吗?可内务府告诉我,内帑所剩无几,还不够维持朝廷运作的日常花费。”说完,竟难过地大哭起来。

镜头13:周国丈跌跌撞撞走回府邸。

一些夫人们聚拢过来,七嘴八舌,探听朝廷的消息。

“嗨,皇上让我们捐助军饷,剿匪守城。”国丈无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

“李自成,能打进北京来?”一个夫人急忙询问。

“嗨,夫人们有所不知呀。”国丈愤愤地说:“这闯贼已经非同小可,非同小可。”

“闯贼本是延安府米脂县的一介农夫。是‘破军星’托生”。

“国丈,什么叫破军星呀。”一个年轻漂亮的夫人,娇滴滴地问周国丈。

国丈解释说:“听人家说,李自成的父亲结婚以后很久都没有儿子,就祷于华山,梦神告曰:‘以破军星为若子’,结果才生了李自成这个反贼。”

“这李自成,年幼的时候,也读过几天书。不过命该如此,到了十几岁的年纪,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当过和尚,给有钱的地主放过羊。”周国丈继续介绍李自成的来历。

“一次,他向老财主借钱未还。财主急了,就告到官府。把他痛笞一顿,套上枷锁,在烈日之下游街示众。”国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李自成吃了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老地主给杀了,先是到银川驿站当马夫,后至甘肃当边兵,后来投靠了反贼高迎祥。李自成自幼习武,力大无穷。一次,他和侄儿李过等人到关帝庙欲仿桃园故事结义,恰巧庙中有个重73斤的铁制香炉,李自成提议比试一下臂力,别人两只手都举不起,自成用单臂举起,绕殿走了两圈,同伴们为之折服。李自成兴之所至,豪言说道:‘大丈夫当横行天下,自成自立,若株守父业,岂男子乎?’”

“这李自成投入闯王高迎祥军中,最初称‘闯将’,高迎祥牺牲后,为部众推为‘闯王’。李自成作战勇敢顽强,生活艰苦朴素,为人虚己待下,结成了以武将刘宗敏、张献忠、李过、田见秀,谋士牛金星、顾君恩、李岩等人的贼兵。崇祯十三年起,分别击败了大将左良玉、孙传庭等人,攻下洛阳、开封、襄阳、荆州,于崇祯十六年又冬天占领西安,控制了陕西全境和甘肃、青海部分地区。成为我朝的心腹大患。”

“现在,这闯贼竟然在西安立国称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颁布所制‘甲申历’。以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天佑阁大学士,不称六部,而设六政府,各有尚书,宋企郊为吏政府尚书,陆之祺为户政府尚书,巩焴为礼政府尚书,张璘然为兵政府尚书,安兴民为刑政府尚书,李振声为工政府尚书。”

周国丈说到这里,垂头丧气地说:“嗨,真的是要亡国喽。”

“那,我们该怎么办呀?”一群夫人,听言大乱,吵成一团,哭成一堆。“我们的金银财宝?我们的首饰珠宝?我们的房产土地?呀、呀、呀,我们可没法活啦。”

“好啦,好啦,下去,下去。别再吵了。都烦死老夫啦。”周国丈烦躁地喝断了这群女人。

“皇帝降旨,让我等大臣捐款剿贼。国师府该如何是好啊?”周国师转脸向自己的心腹进行商议。

“太师,皇帝内库存着那么些银两,完全可以拿出来当军饷呀,为何却摊派我等捐助?”这个亲信有些不解地问周国丈。

国丈,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皇帝讲了,内府空虚,没有银子可以拿出来补助军饷。”

“太师,您有所不知。皇帝在内库中的金银数目多的是,只是皇帝不肯拿出来用。”这个亲信神秘地告诉周国丈一个实际情况。

“哦,你是从何知道这个消息?不会有误?”

“我的一个同乡,是总管大太监,在内务府专门经管内帑,他和我说的,你说还会有假?”这个亲信信誓旦旦地告诉国丈。

“这个皇帝,可真是的。自己有钱,还哭穷。那,我们的银子就那么好赚?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就不心痛?”周国丈听了,也只能摇头。

“好啦,好啦,皇帝说话了。总要给他一点面子,我们就象征性地捐一点吧,免得人间说闲话。”周国丈没好气地对心腹吩咐道。

镜头14:

紫禁城,后宫内。

崇祯在地中央,烦闷地踱着步子。

周皇后,在同情地看着皇帝。

周皇后:“陛下,国是不宁,臣妾不能分忧,万分加以自责。”

崇祯:“皇后,你我虽为君臣,更是夫妻。这多年来,你抚育皇儿,管理后宫,实在也是辛苦。”

周皇后:“皇上,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皇后请讲。”

周皇后:“臣妾所言,恐令陛下,发雷霆之怒。”

崇祯:“恕你无罪,你尽管讲来。”

周皇后:其实,女人不该干政。皇帝的军国大事,臣妾不该进言。然,天下情急,臣妾不能不将内心的话,向皇帝进谏。

周皇后:“皇帝即位16年来,本想励精图治,兴旺大明。”

周皇后:“怎奈,自从万历、天启两朝,太监乱国,朝政积弊太多。所以,国家治理虽然辛苦异常,但成效并不显著。尤其是,甘、陕、豫等多地连续八年大旱,更使国是艰辛,令皇帝日夜辛劳。”

崇祯皇帝:“皇后,所言极是。”

周皇后:“皇帝,除了天灾,还有人祸。才是导致今日时局不稳,叛军四起的原因呀”

周皇后:“臣妾,日夜难眠,思虑国是。认为,陛下,也有如下过错。”

崇祯有些吃惊,但,他还是坚定地说:“讲。”

周皇后:“现在,我朝最大的问题,是无人。”

崇祯:“正是。”

周皇后:“无人的原因,正是皇帝你用人不信,对贤不尊啊。”

崇祯:“哦。”

周皇后:“臣妾该死。”

周皇后:“想当年,袁崇焕被皇上任命为兵部尚书,这袁崇焕的被杀,究其原因,是后金人的离间诡计,但,根自上是皇上对人不信的恶果。”

崇祯:“皇后,这件案子过了这么多年,我也在反思期间的缘由,只是不便于我来出面解决此事。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周皇后:“洪承畴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皇帝的重要也很有道理。”

崇祯皱起眉头,说:“叛国罪臣,还提他干什么?”

周皇后:“其实,在松山一役,如陛下听从洪承畴的建议,应该不会有松山之败,那洪承畴也就不会背国。”

崇祯听了,不置可否。

周皇后:“恳请陛下,要信人尊贤。否则,像现在朝廷大臣一样,推三推四,不担责任,不说真话。那国家真的是很危险了。”

镜头15:紫禁城内

崇祯帝:“朕命大臣王公捐助救国,怎么许久没有音讯?”

太监道:“恕奴才直言,只怕这些大臣们在观望,不肯带头拿钱。”

崇祯帝:“难道朕的话,他们也敢不听吗?”

太监道:“大家伙表面不反对,可骨子里愿不愿应,奴才就不好说了。”

太监道:“现如今,只有王德化公公、曹化淳公公带头捐了三万两和五万两之数,其余王公大臣还没有动静。”

崇祯:“朕着你,往谕国丈嘉定伯周奎那里,他家境殷实,让他要多带头输饷报国吧。”

太监:“奴才领旨。”

镜头16:周府

太监:“奴才奉旨,前来宣谕国丈。”

周国丈(奎):“周奎,接旨。”

太监:“圣上口谕,烦劳国丈为国多多输饷,以卫京师,保卫国家。”

周国丈:“老臣自从下朝以后,就一直在领会圣上捐款剿贼的圣意,怎奈,我周府开销巨大,没有积蓄,有心无力,实在无力报效国家。还请公公在皇上面前美言,能体谅老臣的苦楚。”

太监:“国丈,皇上日益为国忧劳,龙体日渐消瘦,我们奴才无法效力皇帝,只求老国丈多多的带头,还望老大人起到助饷的宣示作用。”

周国丈:“公公,你有所不知呀,我要是有钱,怎么会舍不得呢?实在是无银两可助呀。”

太监:“老奴,给国丈跪下,望老大人多少捐助一些,奴才也会回宫复命。”

周奎用手把要跪下的太监扶住,却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老臣安得多金?”

太监见苦劝不成,不由心头火起,拂然而起道:“外戚如此,国事去矣。多金何益!我这就去和皇帝复命。”

周国丈,看到这个情形,只好表示:“愿意奏捐一万两银子。”

镜头17:紫禁城内

太监:“回皇上,奴才回来了。”

崇祯充满希望,急切地问:“怎么样?国丈可肯捐助?”

太监:“国丈说周府空虚,没有多余银两,愿意捐出一万之数。”

崇祯听了,有些失望,有些不满意。道:“周府的情况,我还不知?这个周奎,竟捐了这么一点,至少两万两,也才能说的过去。”

周皇后:“皇上不必忧心,待臣妾前去和父亲讲,周府一定要捐助够两万之数。”

镜头18:

紫禁城内钟声又起,文物大臣匆匆地赶往朝廷,有的大臣们边走,还边询问、边议论,很多人不知,皇帝为何有急着召集文武大臣开会。

大殿上,崇祯面有忧色,看到群臣毕至。开口言道:

“闯贼日益势大,由甘陕而至中原,朕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回想起来,朕所用将相,均不得人。就连闯贼都看的一清二楚。”

“王承恩,你给众卿读一下闯贼的檄文,让大家伙都听听。”

“是,皇上。”太监王承恩拿出李自成发来的檄文,读道:

新顺王李,诏明臣庶知悉!上帝监视,实惟求莫,下民归往,祇切来苏。命既靡常,情尤可见。尔明朝久席泰宁,濅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赂通宫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闾左之脂膏殆尽。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豕,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肆昊天聿穷乎仁爱,致兆民爰苦乎祲灾。

“好啦,不要读下去了。”崇祯帝喝断了王承恩,感叹地说,“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连闯贼都知道‘君非甚暗,臣尽行私’”。

“吏部侍郎李建泰,捐助皇帝两万两白银,忠诚可嘉,特以原官入直阁务。”崇祯帝新任命了一个阁老。

李建泰,受宠若惊,赶忙出班跪倒,山呼万岁,谢主隆恩。

崇祯帝,接着说:

“现在情势已经这样的紧急,朕要御驾亲征,与闯贼决一死战。”

众文武,听了崇祯一席话,面面相觑,又转脸看新阁臣—李建泰。

李建泰不胜惶恐,倒地一拜:

“皇上,圣驾不可亲征,待为臣前往御敌,以分君忧。”

崇祯,听了此言,才面有一点喜色。

温言奖勉道:“卿若肯行,尚有何言?朕当仿古推毂礼,为卿一壮行色。”

李建泰叩谢。

崇祯:“赐尚方剑,加兵部尚书衔。”

李建泰:“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镜头19:正阳门

崇祯皇帝,手持金卮,亲自为李建泰斟酒三次,为李建泰饯行。

而后,又亲笔敕书“代朕亲征”。

李建泰感激涕零,表态要誓死图报。

镜头20建泰拜饮起行,由于京城已乏健卒,李建泰只选出五百多个士兵,随着他前行。


第一集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崇祯   紫禁城   臣妾   国难   尚书   皇上   太监   皇后   剧本   驿站   皇帝   镜头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