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残日本兵,对自己人下手也足够狠,枪扫刀砍二二六事变!

#古籍里的历史#

话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陆军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和陆军大臣南次郎都辞职了,分别被皇族闲院宫载仁亲王和陆军教育总监荒木贞夫接替。荒木的副手,陆军省次官的位子上则坐着柳川平助。驻台湾军司令官真崎甚三郎被叫回东京,出任陆军参谋本部次长,代替载仁亲王主持日常工作。也就是说,陆军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令机构一下子都被皇道派占据了。

真崎这个人很有城府,与鲜衣怒马的荒木不同,他最大的特点是坐稳一个位子后,立刻寻找对手。他注意到永田铁山。此时永田正在荒木的陆军省担任军事课长。头脑聪明、作风干练、谋略过人的永田,很受天皇喜欢,在当时已快成传说中的人物了,所谓外有石原,内有永田。很多关东军和驻朝鲜军的军官在回国公干时,都要拜访一下永田。

永田


真崎想把这个对手拉到自己身边,就想法把永田调到陆军参谋本部负责运输通信的第三部当部长。他天真了一次。永田是什么样的人?已稳坐统制派老大的位置,还有必要过来当“小三”?何况参谋本部这边(第四部,负责战术战法)已坐着翻过脸的老同学小畑敏四郎了。

就在真崎纠结时,听到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真崎想先听哪一个?

真崎说:好消息吧。好消息是:他要从中将晋升为大将,肩章上又多了一颗星。坏消息呢?真崎自己回答:坏消息是,我得离开陆军参谋本部次长的椅子。因为按军中规定,这个职务只能由中将担任。

没办法,真崎很不情愿地到陆军省当了没实权的军事参议官。

皇道派高级将领本来就少,真崎又走了,荒木感到很孤独,主要是感到有些玩不转。加上他提出的北攻苏联的设想遭到内阁一致反对,于是辞去了陆军大臣的职务(1934年1月)。

荒木做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上台的犬养毅内阁的陆军大臣,那么这时候犬养首相在干吗?在地上躺着呢。不是睡着了,而是被打死了。

犬养毅


犬养是孙中山的朋友,对华态度比较温和,后出任日本最大政党的政友会总裁。民政党的若槻礼次郎辞职后,在野党的政友会奉命组阁。他上台后,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收拾石原留下的摊子,试图低调地跟中国谈判,军内强硬势力大怒:这怎么行?你别是老糊涂了吧!

这次发难的是海军。


无论日本陆军还是海军,离他们近了,颇能感到一股强悍的气场,但若放远了看,给人的感觉却是石头一块,就会乱砍乱杀,他们不是单纯地迷恋暴力,而是只会使用暴力。这不是个态度问题,而是个技术问题。1932年5月15日傍晚,海军军人山岸宏、三上卓等11人大摇大摆地走进首相官邸,犬养见他们面无表情,问啥事?有话好好说。对方的回答是:“多说无用,打!”遂乱枪击毙了年近八十的老头子。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日本。


犬养死后,日本的政党政治也就吹灯了,继任首相斋藤实曾是位海军大将。

回到荒木身上。按惯例,他辞职前有权向天皇推荐一位新人选,还能是谁?但载仁亲王反对(对真崎没好感)。荒木于是想到此时已由驻朝鲜军司令官转为陆军教育总监的林铣十郎。

这位“越境将军”实际上性格温和,当初擅自支持关东军,完全是受参谋神田正种的煽动。荒木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林就任陆军大臣,那么教育总监的位子就空了,可趁机再推荐真崎。事情如荒木的盘算,真崎果然得到了陆军三大长官之一的教育总监的位子,但这时他所嘀咕的永田铁山也拿到了陆军省最具实权的职务:军务局局长(主要负责陆军编成和人事调动)。

下台后的荒木觉得没啥,但真崎觉得事情不好办了。

永田一上任,就开始忙着进行陆军的人事调动,这是他的夙愿。真崎眉头不展时,发生了“陆军士官学校事件”(1934年8月):有人煽动学校里的皇道派士官生搞政变,但后来计划又被人告发,一些倾向于皇道派的士官生被开除,最后事情搞明白了,是一名叫辻政信的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36期,石川县人)在搞鬼。

事件发生后,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等皇道派士官被逐出校,但最难受的还是真崎。因为他是教育总监,管的就是陆军教育的事儿。

辻政信的背后,有人说站着当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当老师的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7期,岩手县人),东条有这脑子么?无论如何,最后背黑锅的是永田铁山。而永田也正好抓住机会,在他的“主刀”下,4700多名陆军军官被调动,其中很多是皇道派人物,包括柳川平助(从陆军次官的位子被打发到驻台湾军司令官的位子)等人。真崎本人都有点自身难保,永田的目的显然是迫使他辞职。作为一个军人,又玩得好政治,干啥都像那么回事儿,永田还真行。

真崎被迫辞职。这一下,支持皇道派的青年军官们不干了。

一个叫相泽三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2期,福岛县人)的中佐,为此专门从驻地福山县赶到东京质问永田,永田当然没惮他。相泽回去后,永田立即搞清了其身份,于是就要办他。没几天,相泽接到去驻台湾军报到的命令。相泽没去台湾,而又来了东京,这次带了军刀,随后(1935年8月12日)发生了震惊日本全军的事件。

犬养被刺时,问的是“啥事”,而相泽闯进陆军省军务局局长办公室后,永田问的是:你谁啊?显然,每天忙活的永田早就把这个中佐给忘了,他正在跟东京的宪兵头子谈话。

比起刺杀犬养毅的海军军官,相泽的回答更酷(主要是真急了):“呀!天杀永田!”拔刀就砍。


永田坐在办公桌后,一偏身子,竟躲了过去。这个偶像级人物确实有两下子。一边的东京宪兵头子也惊了。但永田随后犯了个致命错误。相泽有刀,永田也有刀,手枪则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如果永田先随便在桌子上抄起一个家伙砸向相泽,利用后者下意识地躲闪的机会抽刀或拿枪,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但他没这样做,而是起身朝门口跑。相泽第二刀没给永田机会。就在永田快要拉开门时,相泽反手一刀砍在永田后背。永田居然没出声,他还想开门,结果第三刀从后面直刺过来。

如果永田没死,必有出任陆军大臣或首相的那一天,那时的日本会怎么样?没人知道。历史只有一个:永田死了,而且是被钉在了门板上,日本陆军的第一大脑就这样玩儿完了,剩下的第二大脑石原莞尔也就成了第一大脑,至于此后的第二大脑是谁,永远都说不清楚。

对相泽的审判是漫长的,因为皇道派的缘故,一直拖到1936年。行刺跟真崎有没有关系?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就在真崎出庭作证的转天,“二二六兵变”爆发!


1936年2月26日,东京暴雪迷城,突有第1师团一部(第1联队、第3联队)的1400多名士兵在安藤辉三、香田清贞、栗原安秀、竹岛继夫、今泉义道、中桥基明、中岛莞尔、林八郎、河野寿、坂井直、丹生诚忠、池田俊彦、高桥太郎、安田优等尉级皇道派小校带领下发动兵变!因为永田死后,按统制派的计划,要把皇道派小校云集的东京第1师团调往中国东北,再过几天他们就要开走了。

开走前,他们动手了。

东京大街上,叛乱士兵冒着大雪,唱起《“昭和维新”之歌》:

大海上波涛汹涌/富士山乌云密布/处身于这腐败时代/我的热血沸腾起来/特权之士/不可一世/家国之事/不闻不问/财阀之士/穷奢极欲/家国之事/不闻不问/国家将亡/贪官敛财/人民受骗/社会乱成一团/犹如棋盘的布局/我们出动了/为了“昭和维新”的新天地……

你还别说,光从歌词上看,写得还不错。


参加兵变的很多人都来自农村,对“奸臣的贪腐”特别看不惯,认为日本唯一出路是驱逐压迫皇道派的统制派,让天皇亲政,建立单纯廉洁的军政府。煽动者除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事件”中被开除的村中孝次、矶部浅一外,依旧有“民间高人”:北一辉、西田税。

奇怪的是,这次大川周明没参加,他逃过一劫。

兵变中,叛乱士兵像演电影一般击毙内大臣斋藤实(前首相,被打了47枪)、财政大臣高桥是清(前首相,被乱刀砍死)、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砍了头),刺伤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此人是后来的首相。

1934年接替斋藤实首相位置的冈田启介侥幸逃脱。

过程非常戏剧化。当时领得袭击首相任务的是第1联队的机关枪中队,中队长是栗原安秀中尉。栗原带人冲进首相府后,七十多岁的冈田被他妹夫兼秘书松尾传藏塞进浴室,随后松尾只身跑到外面。叛军没见过冈田,只是带着照片来杀人,拿出照片跟松尾对了一下,因为松尾跟冈田长得很像,就认定这是他们要杀的首相,于是一声令下,让子弹飞。

这实在像电影里的情节。但对不起,这是真切的历史!


有意思的是,执行任务的第3联队的士兵,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务,找到了刺杀对象,并把子弹打进对象的身体;铃木贯太郎虽没死,但当时身中两枪。而第1联队的士兵,都没完成任务:首先在首相府就杀错了人,随后又放弃了刺杀元老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的计划。

叛军占领了陆军省、陆军参谋本部和国会,发表声明,要求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官,真崎甚三郎组阁出任首相。

兵变发生后,东京完全乱了。陆军各派各怀心事,有坚决要镇压的,有观望的,有绥靖和支持的。海军态度非常明确:镇压。因为兵变中死去的内大臣斋藤实、受重伤的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死里逃生的首相冈田启介,都是海军大将。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互相看不上已不是什么新闻,此次三名海军大将同时死伤,海军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东京湾战舰云集,那意思是:陆军不动手,我们就上!

军什么态度?

很多时候,一个人要想成事儿,或者说脱颖而出,除了靠实力外,还有赌博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关键时敢押宝,押对了,也许就能轻易地冲到峰顶;押错了,就可能掉进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此时已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押了一宝:大嗓门地向东京发电:一定要镇压叛乱啊!

有人说,东条是统制派主力,肯定会主张镇压。但实际上是很多统制派被当时叛军血腥的行动吓晕了。陆军17个师团,只有梅津美治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5期,大分县人)的仙台第2师团和谷寿夫(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5期,冈山县人)的熊本第6师团向陆军省表示支持镇压叛军,其他师团长则处于观望状态。此时东京的形势转瞬即变,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


在东京,真崎甚三郎显然取代荒木贞夫成为皇道派的总瓢把子了。兵变前,他就得到消息,但没阻拦;叛乱后,青年军官们邀请他出山。到底是老狐狸,他感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妙,因为那么多大臣都死了,天皇什么态度?他狡猾地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只是说同情叛军,但出山的事,还是再看看吧。

荒木贞夫坐不住了,死活拉着观察动态的真崎跑到戒严司令部,“奉劝”不要镇压叛军。这时戒严司令部的主事参谋是谁呢?石原莞尔(这时候已经当上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课课长了)。两位大将都来了,但石原一点面子也没给他们。

正如真崎所料,昭和天皇先是吃惊,随后是生气,最后被激怒。

这个历史节点上的陆军大臣是川岛义之(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0期,爱媛县人)。此人可能是日本陆军史上最没名气的大臣,但偏偏在“二二六兵变”时担任这一要职。事变后,他一下子就傻了,被叛乱士兵堵在家门口,最后差点给揍一顿。还好,他的副手也就是次长古庄干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4期,熊本县人)给解了围,但此人明显支持皇道派。

建议向叛军妥协的,除小畑敏四郎外,还有已经当上天皇侍从武官长的本庄繁、东京警备司令官兼戒严司令官香椎浩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2期,福冈县人)、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部长山下奉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8期,高知县人),当然还有远在台湾的驻军司令官柳川平助。


昭和天皇这次谁的话也没听,他警告这些人:如果陆军不将这些无法无天的小兵收拾了,他就要亲自带近卫师团出马。

除外面的东条外,支持镇压的还有陆军参谋本部次长杉山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2期,福冈县人),这是这个呆板又没什么主见的陆军不倒翁做过的唯一一件灵光的事。和他站在一起的,是军事参议官寺内寿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1期,山口县人)。寺内是名门之后(明治时元帅、首相寺内正毅是他爸),谋略一般,但作风硬朗,喜欢傻笑。后来和杉山一样也干到元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直做在东南亚作战的南方军最高司令官。

结果是,叛军投降,安藤辉三、香田清贞、栗原安秀等15名头目被枪决,叛军背后的村中孝次、矶部浅一、北一辉、西田税被处死,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小畑敏四郎、柳川平助等人被勒令退出现役,镇压不力的川岛义之、香椎浩平,以及天皇侍从武官长本庄繁三人从本职上卷着铺盖走人。


但山下奉文在寺内寿一的保护下溜了:被流放到驻朝鲜军当旅团长,过起成名前漫长而郁闷的日子(太平洋战争中横扫马来亚[9])。前面说到的那位陆军省次官古庄干郎因川岛义之的顶雷而没被惩处,但中日开战后指挥日军在华南作战时他还会出来。寺内当仁不让地成为兵变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的陆军大臣,在随后的肃军中把皇道派扫除。

兵变虽然流产了,但皇道派的愿望很大一部分奇异地实现了。

广田内阁恢复了一项规定:军事行政机构的最高首脑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大将担任。

在组阁时,如果陆军和海军拒绝提供两大臣候选人,那么新首相将没法完成组阁;而如果一届内阁中,陆军大臣或海军大臣辞职,那么这个内阁就倒台了。军部就这样巧妙地控制了内阁,毛茸茸的小手搭在了政府的肩膀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日本   司令官   叛军   士官   兵变   东京   凶残   天皇   事变   自己人   首相   大臣   海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