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多东北义勇军万里归国,路上冻死一半,国人长跪路边迎接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被迫撤退到苏联境内,却被苏联当作“战俘”对待,生活困苦。为活下去,

许多人不得不出卖劳力,艰难度日。他们曾抱着能在苏联重整旗鼓,继续抗日的希望而撤退,却落得如此下场,

心中无比伤感。 苏联不仅没能很好地接纳4万多名义勇军官兵和随军家属,反而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就连如厕也需经允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六人被活活冻死,令人唏嘘。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努力适应,

把苦难当作不得已的选择。只是,那种创伤久久不能平复,常在梦中或内心呼唤家人和故乡。生活条件艰苦不堪,

每人每天仅获400克面包、两碗汤和少许茶叶糖,连孩子们也难以吃饱。为改善生计,许多人去林场农场做零工,

有的步行两小时还要起早贪黑,换来的不过是吃不完的三餐和几个土豆。但在那样的环境下,这已经是最大的慰藉。

有人为多得一点食物养家,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留下的家人只能改嫁他人,新郎下跪感谢新娘,

令见证的老兵至今回想依然泪流。这段历程给义勇军留下深重创伤,伴他们一生。他们为了生存,付出了太多,

却始终无法抹去心中的悲戚——他们原本抱着为国效力,继续抗日的信念而来,却被迫停滞,无法前行。然而,

他们仍然咬牙挺过,这份韧性和毅力,令人敬佩。他们的遭遇并不罕见,但却书写了义勇军的传奇。

这篇文章从义勇军官兵在苏联的生活困境开始,讲述了他们艰辛的归国之路。

文章首先描述了义勇军官兵和家属在苏联的生存状态,由于工作机会有限,

他们不得不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与当地民众交易,甚至拿出自己的衣物和饰品来换取食物,生存状况极为艰难。

1933年,他们能吃到的年夜饭就是野兔和乌鸦,有的人还要捡拾废菜叶为年夜饭增色。等待多时,

终于得到可以回国的消息,高级将领可以乘飞机回国,大部分人需要乘船和火车返回。归途中的艰辛令人心酸,

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度,医疗条件差,一旦生病就意味着牺牲,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离世。由于资源有限,

在火车上也面临饥寒交迫的环境,导致部分人因饥饿晕倒身亡。最后200公里的路程最为艰难,

需要牲畜拉爬犁行进,在严寒天气里长时间露天行军,受到的磨难不言而喻。虽然苏军给的食物是四天,

但实际上行进了十天,有的人吃光所有食物,后续路程更加煎熬。最后几天,大多数人断了炊,

一些官兵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将所有的食物和衣物都给了妻儿,临死前还抓着亲人的手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

让他们烧纸告知自己。据统计,最后200公里路上牺牲的将士占75%。作者问道,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这些人在积雪中艰难行军是回到抗日战场,还是祖国有亲人在等待,或者是强烈的生存欲望,

可能几者兼有。不管怎样,这场长征创造了义勇军鲜为人知的历史。十天后,义勇军终于进入新疆,受到热情招待。

后来,世人几乎听不到义勇军的消息,一方面是蒋介石要求就地安置,许多官兵就此定居;另一方面,

大多数人已无斗志,也不想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不愿回内地继续战争。

如果说他们留在新疆是被当地民众的热情感动,也不为过。结语部分,

作者表示义勇军的官兵在国家危急时刻誓言不放弃抗战,他们的战斗与撤退经历,写就了中华民族永不服输的气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国人愤怒。在东北,有一支军队早已准备就绪,

他们就是义勇军。义勇军起义于1932年9月18日,由东北各地流亡军人和青年学生组成,

他们深知抗日救国的重任,誓与日寇拼命。义勇军采取游击战术,以少胜多。1937年8月,

义勇军发动牡丹江战役,成功歼灭日军近千人。这场胜利鼓舞了民众,义勇军声名大噪。然而,随着日军增援,

义勇军阵亡将士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入山林。在此后的5年里,义勇军依旧坚持抗日,为东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1943年,义勇军与八路军会师,并入东北抗日联军。他们的牺牲和努力,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民众欢呼解放。然而,很快地,

人们便遗忘了这些为国捐躯的义勇军将士,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

我们要纪念这些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在国难面前,个人利益应置之度外,

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值得我们代代相传。那么,

你是否也应当好好学习这段历史,并将其延续下去

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义勇军   苏联   为国捐躯   铁粉   将士   官兵   民众   国人   路边   艰难   食物   路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