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清代中国的美食家

清代有众多学者对食物感兴趣,也对烹制食物的原则感兴趣。袁枚(见图)就是那样的学者,而且是最为活跃的,说出来的话也最能服人。他为自己的食谱《随园食单》写了十多页的序言,全是对同时代人的告诫和警告,他称之为烹饪须知,是每个欲烹饪成功之人不可忽视的,其中的信息似乎既面向厨师,也面向那些对食物很敏感的读者。

第一要义是要懂得特定食物的自然特性:猪肉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白肚而扁身为佳。寻觅理想食材的结果是,“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作料的选择也同等重要,酱、油、酒、醋,都各有特点与缺陷。

用油的话,要选上等的苏州秋油;用醋的话,要谨防那些颜色甚佳,味道却不够浓的,因为它们失去了醋的“本旨”。镇江醋就为这种缺点所苦,江苏板浦醋必定是最好的,浙江浦口醋次之。食物的清洗和处理也很重要:燕窝显然要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肉要剔筋瓣,鹿筋去臊,鱼胆要小心处理,以防胆破而全盘皆苦。

说完这些之后,袁枚开始思考一些基本问题,也就是具体到一顿饭来说,如何让各种要素保持均衡。添加调料之时,要严格按照食物的本性,区别对待,不可含含糊糊。重点是独用和兼用,涉及酒与水、盐与酱;另一个重点是,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举例来说,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肉、猪肉之中,皆是愚蠢之行。味道过于浓重的食物,如鳗、鳖、蟹、鲥、牛肉、羊肉之类,皆宜独食。

袁枚

上菜之法也是袁枚心中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代的富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若作客在外,必须预备一种急就章之菜,以防客陡然而至,急需便餐,如炒鸡片、豆腐、炒虾米,及糟鱼、茶腿之类。上菜之时,不宜用过于贵重的明代瓷器,而应只用更为雅丽的清代陶器,使之大小各异,参错其间。物贱者器宜小,煎炒之物宜盘,煨煮宜砂罐而非铁锅。用贵物宜多,用贱物宜少。煎炒之物多,则火力不透。故用肉不得过半斤,用鸡、鱼不得过六两。其他食材当然要量大才行,不然无任何味道可言:白煮肉,至少要二十斤才行;粥亦然,非斗米则汁浆不厚。菜品做好之后,总是必须一样一样地吃,而不是大量堆叠于桌上一起吃。鱼或者其他动物有多少部位可以利用,厨师就应该尽量利用——就这一点来说,袁枚跟李化楠一样提倡节俭。如此上菜而成就优雅,也是袁枚的同时代人沈复所描绘的情况。

沈复强调道,顶级美食家用餐之时,必小酌而行酒令。他家中虽然相当贫穷,却往往得以与妻子坐而享受美食,即瓜、蔬、鱼、虾四物。

沈复对大量饮酒一事情坦诚得很,他承认,乾隆庚子年新婚之夜,大醉,未入洞房已不省人事。袁枚深知,纵酒则不知食物之味。但是他也深爱佳酿,坦言曾饮溧阳乌饭酒十六杯,复饮至眩晕方休。他平常并不饮酒,而在另一场合遇到了苏州陈三白酒,因其甘甜而粘唇,饮至十四杯。史景迁

(本文作者史景迁为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著名汉学家)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张光直主编 王冲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浦口   清代   大醉   溧阳   急就章   美食家   苏州   猪肉   厨师   中国   味道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