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锋往事:62岁出狱后享局级待遇,老家盖了两层小楼,86岁病逝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导言

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有一个名字饱受人们瞩目,他叫关锋。这个名字并非他的本名,而是他的笔名,但却成为了他的人生代表。关锋,一个汉子出生在山东,从小就热衷于文字。然而,他的生命轨迹却颇具曲折。本文将以一篇文章为线索,带您走进关锋的人生,探讨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风云人物。

早年经历


20岁的关锋,那时还叫周玉峰,在山东乐陵县工作。他取了笔名关锋,意味着锋芒毕露。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笔名会成为他的代表。在山东工作的早期,他积攒了一些基础,但真正的机会是在1956年,当时他被调往北京,加入了政研室。这个地方汇聚了理论研究的精英,只有在理论或文笔方面出类拔萃,才能进入政研室。在这个智囊班子中,关锋迅速崭露头角,步入了巅峰。


人生巅峰

当37岁的关锋进入政研室的时候,他遇到了陈伯达,被同事称为“陈老夫子”的人物。初见时,老夫子并没有对这位年轻的后辈有太多印象。然而,关锋在哲学领域有深厚的研究,与陈老夫子的兴趣不谋而合。两人常常讨论中国古典哲学,老夫子对关锋的欣赏逐渐升温。1958年6月1号,《红旗》杂志创刊,陈伯达成为总编辑,同时也将关锋调入杂志社。这个机会让关锋迈向了人生巅峰。


关锋初入杂志社时默默无闻,但陈伯达看中了他的潜力,提拔他为编委。在杂志上,关锋的文章思想深刻,文风活泼,与众不同。195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向”的文章引起了伟人的关注。伟人批示肯定了他的观点,从此关锋名声大噪,被提拔为杂志社哲学组的组长。这一年对他来说是幸运的一年,他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首长级的人物。


然而,成功常伴随着变数。在1967年,关锋发表了一篇社论,主张干预军队内部事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一举动激怒了伟人,军队被视为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容干扰。关锋的社论导致了混乱和武器抢夺,伟人表示震怒。他的下一篇社论更是火上浇油,最终导致了他被隔离审查。

厄运已至,浑然不知

关锋在江陈集团中扮演了急先锋和先遣队的角色,但他们并不认同陈老夫子的领导,因为老夫子不愿意培养势力,擅长文章而不擅长权谋。关锋于1967年1月10号发表了一篇社论,试图影响军队的指挥权,这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然而,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可能导致的后果,继续在边缘挑战权威。


1967年的7月底,他再次在《红旗》杂志上发表社论,更强调了干预军队内部事务的观点,引发了更大的争议。这篇社论对军事机关产生了冲击,甚至导致了公开的武器抢夺事件。这次社论引起了林帅的不满,伟人也表达了愤怒。江陈集团试图推卸责任,但关锋作为作者,无法逃脱责任。1967年8月26日,他被要求写检讨,并被隔离审查。与他一同被隔离的还有王力。


晚年生活

1982年初,62岁的关锋终于出狱。他被安置在北京的沙滩北街2号院,这是《红旗》杂志社的宿舍。他和妻子、儿子一同居住,刚开始每月领取150元的生活补助,后来增加到500元。虽然他最初计划回山东老家度过晚年,但因身体原因未能兑现。1988年底,他的待遇才得以落实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岁出   夫子   老夫子   社论   山东   伟人   杂志社   巅峰   老家   军队   待遇   本文   往事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