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温小娟 实习生 杨莹莹

在9月17日举行的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主论坛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以《探源工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认为探源工程最大的成果是提出了新的文明标准,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王巍说,探源工程最大的难点是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世界上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城市、冶金术、文字三要素。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印加文明没有文字。说明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三要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各地可以有自己特色的进入文明社会的表现。文明探源工程就是要根据中国的考古材料,归纳总结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

距今5000年前后是进入文明的关键阶段,当时中国有几个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为研究中原地区文明演进提供了新线索,约5300年前出现了“河洛古国”。良渚古城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实证。

良渚遗址的稻作农业发达,已经采用了犁耕技术。良渚手工业技术发达,进行分工精细的社会生产,对高端手工业制品和稀缺资源(玉料)进行垄断管理。在高度一致的原始宗教信仰下,社会结构贫富贵贱分化悬殊,已经分化为不同的阶级。良渚古城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址,超大型工程反映的是王权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调动能力。以王为核心,形成覆盖整个社会的控制网络。良渚古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具有强制性公共权力的区域性政体——国家。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理事会关于良渚古城遗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这样的: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王巍说,良渚社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这给我们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提供了一种方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传统“文明三要素”的桎梏,根据中国的考古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在演讲中,王巍还介绍了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史前农业发展;手工业取得显著进步,部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专业化;出现城市,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邑;社会贫富、贵贱分化日益严重;出现礼器和礼制;社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集军事指挥权、社会管理权和宗教祭祀权力于一身的王;在社会的基层,血缘关系仍然保留,人们聚族而居,聚族而葬,形成族邑;暴力与战争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规模逐渐扩大,军事指挥权成为王权形成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王权   社会   国家   手工业   遗址   中国   古城   标志   标准   城市   工程   文明   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