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落幕!2023年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展示大会,精彩集锦戳进来看→

2023年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展示大会10月16日晚在张掖市甘州区体育馆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传承陇原体育非遗项目,推进体育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由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掖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全程直播报道。

2023年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

与保护展示大会

第二场体育类非遗项目展演

01

裕固族拔棍

拔棍是裕固族青年男子在放牧场上的一种以角力为主的体育活动,源于游牧生活中的竞技游戏和战争中的角力。因其活动场地无限制、两人以上就可进行,而且拔棍所需木棍随处可备,从而成为裕固族流传较广的一项活动。

2010年,裕固族拔棍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秦安壳子棍

秦安壳子棍是中华武术西棍的一种独特棍法,流传于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高家山村、兴国镇郑川村和秦安县城。在秦安方言中,多把“折子”叫作“壳子”(即“模板”“模块”的意思),是指把棍法中的主要技法,按照固定的壳子编成不同的动作组合。每一个动作组合就叫作一个壳子,带有“一段”的意思。又按棍法的多少,分为大折子和小折子。壳子棍正是以这种形式传承技艺的,故以“壳子棍”命名。

2011年,秦安壳子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3

天启棍

天启棍又称“河州棍”“魏家棍”,是流布于我省临夏州的一种棍术流派。天启棍不是单一的棍术套路,是以折子、条子、棍子、刷桩等不同内容和技术方法组成的自成体系的棍术派系,被誉为陇上四大名棍之一。

2023年,天启棍被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宁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4

凉州条子

凉州条子又名五手条子,所谓条子,也是棍的一种,比棍略细,棍的长度按使棍者的身高所定,齐眉最合适。凉州条子舞起来动作凶猛,敏捷、粗犷、干脆、利索,上下左右,融会贯通,闪展腾挪,呼呼生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其棍法变幻莫侧,前戳后扫,棍打十字呈“米”字形,十抡八折打上中下三盘,宜于实战。

2007年,凉州条子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5

甘州八门武术(徒手)

甘州八门武术包括徒手功夫八门拳和器械功夫,徒手功夫要求“出手不见手,踢腿不见腿,拳打千招无定式,旋转定大妙无边”。甘州八门武术主张养、练、用三者并重,神、形、意、气、力法的高度统一,强调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气贯周身、法合自然,最终以本能发力出招进行技击,做到先裹后发、刚柔互化、招里变招、势里化势。

2018年,甘州八门武术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6

肃北蒙古族“和硕特”博克

蒙古式摔跤蒙古语称作搏克,是“结实、团结、永恒”之意,是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肃北蒙古族“和硕特”搏克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13世纪的摔跤风格和文化内涵。

2021年,肃北蒙古族“和硕特”搏克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7

河州天启棍

河州天启棍是从外部源流传入临夏州临夏县北塬片区的传统棍法,也是蜚声我国武坛“西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传承有序而自成体系,棍域达西北五省区,距今有二百多年的传承沿革,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天启棍不是单一的一个棍术套路,是以折子、条子、抡子、棍子、排子、刷桩等不同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组成的、自成体系的棍术派系,被誉为陇上四大名棍之一。

2011年,河州天启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8

兰州缠海鞭杆

鞭杆又叫“短棍”,是武术的短器械之一,制式分为三尺五寸鞭杆、三尺鞭杆、一尺鞭杆、袖里鞭杆。“缠海”意为:“海”为脑之髓,即脑海,是指在攻防方法上侧重于上肢及头部的击打和防护,“海”又有内容丰富、内涵深奥之意;“缠”为缠绕、纷繁不断的意思。兰州缠海鞭杆自成体系、独立完整,以“通备”劲道贯穿始终,行鞭走势、伸屈吞吐、迅猛疾速、变化快捷、奇妙莫测。

2017年,兰州缠海鞭杆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9

四家武术

四家武术,具有历史久远、传承谱系明晰、名家辈出、拳术器械种类体系完备、质朴厚重、强身健体、修养心性,陶冶情操等突出特点。

2017年,四家武术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0

李氏天齐棍

李氏天齐棍,是蜚声我国武坛的“西棍”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曾经传承有序,自成体系,被武术界誉为“西棍之冠”。李氏天齐棍棍法有打、揭、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

2020年,李氏天齐棍被白银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

孙氏鞭杆

孙氏鞭杆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携带方便,双头并用,把法多变,技击微妙,搬栏裹挑,变化多端,劈勾挂点,戳剁扣挂,撩挑击架,拨点崩推,摆按盖压,截拦划举,云滚裹挎,提抱背藏,扭搬换打。

2017年,孙氏鞭杆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

王氏软拳

王氏软拳属西北四大名拳之一,动作刚健有力,套路精悍,实践应用攻防严谨,招式多变,虚实相兼,风格独特,在形态和实战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尤其在技法方面有出招刚猛,变化无穷,奥妙莫测,威猛霸气,劲发四方,实战性强的特点。

2020年,王氏软拳被白银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3

陇西传统武术(连枷棍)

陇西传统武术(连枷棍)是流传于西北的武术,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融于套路中,展现了西棍的繁花特点。其技法主要以抡、劈、打、扫、缠、撩、舞花等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组成套路。该套路用力迅速、勇猛泼辣,棍花遮体,左右兼顾,边迷边舞,缠绕自如,抡转如轮,步轻势飘,是西棍中有代表性的优秀套路。

2019年,陇西传统武术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4

兰州八门拳

作为甘肃传统武术项目中的八门拳,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中期,强盛在民国,是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流传了600多年的地方优秀拳种。它以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创拳依据,因拳打“体、生、伤、死、惊、杜、景、开”八门而得名。八门拳是形成于兰州流传在西北地区的地方拳,故兰州人也称八门拳为“兰州拳”。

2017年,兰州八门拳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陇原大地上,各民族创造、延续、传承、发展了丰富的体育非遗项目,彰显了甘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甘肃省   壳子   兰州   天启   代表性   文化遗产   集锦   圆满   人民政府   名录   物质   大会   项目   精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