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多爱自己,看他怎么花钱

家境一般,700元买一条裙子,过分吗?

前几天,一个女孩在抖音问粉丝,激起热烈讨论。

有人说,难得喜欢,贵就贵点,其他地方省一下就可以了。

有人说,既然超预算了,就不该买。

还有人说,自己月入两万都不会买这么贵的裙子,家境不好,还是省省吧。

听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买或者不买,本身也没什么对错。

但从一件衣服上,折射的是我们对物品的态度。

而我们对物品的态度里,其实是我们对自己需求的态度。

不能好好对待需求的人,怎么了

我的朋友小小,是一名程序员,收入挺高的。

但她对需求的态度,就很敷衍。

衣服大多都是网上淘的。

上周搬完家,她跟我说,除了羽绒服,基本没有一件超过200块钱。

不止衣服,书喜欢淘二手的。

手机用杂牌的。

当然,买便宜东西是一个人的自由。

但重要的是,她买的东西自己都不喜欢,也看不上。

可她一直忍着,没想过要去买自己真正喜欢的。

来源:全景视觉

为什么?

她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小时候家里很穷,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哥哥们剩下的。

连内裤,都是拿哥哥穿旧的改小了再给她。

妈妈每次洗衣服,都要把她的衣服放在最后洗,因为妈妈觉得“女孩儿身上更脏”。

她没有自己的玩具,没有自己的房间,连发卡、头绳都没有。

因为妈妈嫌麻烦,一直是自己给她剪最短的短发。

她反抗过,但最终都是挨打挨骂,说她自私、不知足、不孝顺。

有一次,她憋了很久跟妈妈要三块钱买一本字典。

刚张口,妈妈就转身过去抹泪。

二哥在一边儿说:家里这么穷,你就别这么不懂事儿了,看把妈都气成啥样儿了。

那一刻,小小觉得自己就是个只会为难父母的罪人。

小小说,如果我小时候能被好好对待的话,我绝不会这样对待自己。

被好好对待的女孩,是什么样?

小小分享了一条微博给我看。

在一个简陋的出租屋内,爸爸和哥哥为妹妹搭建了一个漂亮、梦幻的“仙女屋”。

哥哥还亲手写上了“此屋住着漂亮的小学霸仙女”。

来源:网络

小小说:

你看,穷和爱真的没关系。

这样的女孩儿长大以后,肯定能够追求和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像我一样,各种凑合,忍耐,将就。

两种父母,养出两种孩子

为什么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对待,长大就不能好好对待自己呢?

因为,一个人的需求被如何对待,影响的是他对自己的体验。

在自体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经验组织原则

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是由经验带来的。

而经由这些经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成为了我们的经验组织原则。

简单说,就是:我们的需求被怎样对待,就会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

就像小小,想给自己多花点儿钱,内心总是会冒出这些声音:

“你怎么又乱花钱了?”

“你怎么这么自私?”

“你总是贪得无厌”。

小小的经验组织原则就是:我是个女孩儿,我很差劲,我应该被随意对待。

说到这你可能会好奇,难道需求满足不了,都会留下一辈子的创伤吗?

当然不是。

孩子的需求是否被满足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需求被如何对待。

拒绝孩子需求时,父母的态度一般有两种:

1.带着愤怒和羞辱拒绝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你太自私了”

“你凭什么要?”

这种拒绝就是在说:

“你的需求是不应该的。你提了一个坏需求,你也是坏的。”

这样的拒绝里,充满否定,不仅仅是否定这个需求,同时也在否定这个人。

来源:全景视觉

2.不含敌意的坚决

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不含敌意的坚决”。

父母当然可以拒绝孩子,但不要带着敌意。

上周我去见朋友,她和孩子的互动让我挺有感触的。

大家一起坐地铁,孩子想在地铁上奔跑。

朋友怕危险,制止了她。

孩子很大声地说:我生气了!

朋友没有生气,反而是很温和地说:我听到你大声说生气,我知道你生气了,没关系,你可以气一会儿。

这个拒绝里是在说:我无法满足你,但你不是错的,你的需求很正常,你也可以有你的情绪。

你没有被满足,不是因为你的需求不对,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爱你。

而是一些客观原因。

当父母不含敌意的拒绝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挫折”。

创伤与恰到好处的挫折之间的差别,就是养育者的态度。

如果这个态度是积极的,可消化的,那对孩子来说,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经由这个挫折,孩子就理解了,并不是我所有的需求都会被满足。

来源:全景视觉

有时候我的父母也会拒绝我,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错。

如果我想要,我可以学着用别的方式来满足自己。

孩子可以在挫折体验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最终消化情绪,学会到如何理解规则,耐受挫折。

相反,养育者带着敌意的态度,“你可真烦人”“真拿你没办法”。

那么即便最后父母满足了孩子,仍然会让孩子体验到深深的羞耻感:

我不配,我不值得。

这就会给孩子留下创伤性的情感体验。

小时候没被好好对待,怎么办

小小最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她一直不喜欢男友,是因为一直觉得男友总是不重视自己,敷衍自己的需求。

有一次,她想买一件1000块钱的衣服,问男友,我可以买这个吗?

男友看了看衣服说,挺好看,很适合你呀,喜欢就买吧。

她又反复问,真的要买吗?

男友:想买就买呗,纠结啥呀,你自己买个衣服还用问我?

她开始发脾气,我问问你怎么了?

男友愣了一会儿,走过去,抱住她,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

你当然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你有这个自由,如果你希望我为你买,我也愿意给你买。

我是想说,你不需要问我你可不可以买。

你不需要得到我的允许才能买这件衣服。

否则,她就不敢去满足自己。

因为在她的内心里,有需求和满足需求,都是羞耻的。

而这,也是需求不被好好对待的人的通病。

成年后的我们,其实完全可以重新学着照顾自己。

来源:全景视觉

莎兰·汉考克在《权力关系课》中提到,可以从“需求”“边界”两个维度来疗愈。

首先,就是要确认和接纳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像小小一样,总是觉得,我的需求,只有被别人善待了,才能证明它是合理的、可以存在的。

我需要别人来同意、允许我的需求存在。

但这是一个误区。

别人对我们的回应/满足程度,跟我们需求的合理性无关。

跟我们自身的价值,更是两回事儿。

要知道,生而为人,想成长,我们本身就会有很多很多的需要。

科胡特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存活都需要自体客体(可以简单理解为环境或者他人)回应。

我们对周围环境的需求,是每个人心理存活和成长的基本营养物。

比如,抖音女孩儿想买那条700元的裙子,她有让自己变得光鲜亮丽的需求,不管网友说该买还是不该买,她的需求都没错。

你可能也有休息、刷剧、买买买的需求,不管别人或者现实是否允许,你的这些欲望和需求,本身就合理。

你需要的就是看到和接纳自己的需求。

来源:全景视觉

比如你可以这样做:

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尝试去回忆那些需求没被好好对待的时候,看到那个受伤的羞耻的无助的自己,温柔地告诉自己:

嗯,你想要被关注。

是的,你想要被看到。

你想要吃很多好吃的,你想要得到很多很多漂亮的衣服。

你想要被好好的照顾,想要很多很多的爱。

这些都是可以的。

无论别人怎么对待我的需求,它们都不是可耻的。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慢慢形成新的经验组织原则:

我的需求是合理的,我不需要为我的需求感到羞耻。

而且,我可以决定是否满足这些需求。

其次,划清我们的价值与他人的反应之间的边界。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羞耻感,往往时因为,我们觉得被拒绝就是我们自身价值低。

但其实,别人的反应不能证明我们的需求是否合理。

同样的,外界反应也不能定义我们的价值。

来源:全景视觉

怎么才能更确定这一点呢?

我们需要找到并不断确认自己的内在价值。

比如,你可以养成记录自己“内在价值”的习惯。

经常把想到的优点或者价值点记录下来:

“我很善良”“我擅长写作”“我特别真诚”“我很努力”等等。

注意,这些价值是内在的不受外界影响的价值,所以不要是“我能哄爸爸高兴”“别人都很喜欢我”。

当我们自我怀疑的时候,不确定的时候,都可以翻出这份“价值清单”。

不断告诉自己:我是有价值的,不是不值得的。

这样的时候越多,我们越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越能不在意他人的反应。

生而为人,我们从不应该被贴上“羞耻”的标签。

去学着满足自己的需求吧。

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吧。

作者:高晨;来源: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全景   敌意   挫折   态度   衣服   父母   需求   来源   价值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