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得肠癌,人过五十,不想惹上肠癌,5个恶习要趁早改掉

50岁可以说是人生后半段的开始,但同时也是癌症的“高危期”。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20年中国肠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胃癌,位居第二。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也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中国,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50岁后迅速上升,在80~84岁后达到高峰。在美国,50岁时的分界线更为明显,只有10%或更少的新诊断结直肠癌癌症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

结直肠癌属于生活方式癌症,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饮食结构不良、便秘、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有关。因此如果我们想降低患癌症的风险,那么久必须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提醒:人过50,不想被肠癌缠上,这几个恶习就要及时改掉

1、 烟酒不忌

吸烟和饮酒会显著增加中老年人患癌症的风险。这是因为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各种致癌物质,其中多环芳烃会破坏结肠上皮的DNA,破坏染色体稳定性,并增加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因子突变的风险。而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分解成乙醛,乙醛可直接破坏DNA链,诱导基因突变,进而增加患癌风险。

2、 饮食不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在饮食习惯上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以素食和粗粮为主,变成了经常性的鱼肉盛宴。而这种“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特点正是癌症的发病因素之一。

我们在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肉类会刺激大量胆汁的分泌,从而刺激肠黏膜;而过量摄入动物蛋白会增加粪便中的致癌物甲基胆蒽,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此外,如果饮食中的纤维较少,肠道蠕动就会减慢,从而导致肠道内容物的传播和排泄速度减慢。这就导致一些有害的致癌物质会在肠道中停留更长时间,更容易刺激肠道粘膜,增加癌症的风险。

3、 经常久坐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有些人甚至回到家也只坐着或躺着玩手机。然后,这种久坐的习惯很容易造成体内胃肠功能的下降,导致有害物质滞留在自己的肠道和粪便中,久而久之,就会刺激和损害我们的肠道粘膜,导致患癌症的风险逐渐增加。

4、 不爱喝水

早上喝一杯水非常重要,因为早起喝杯水不仅可以补充睡眠中损失的水分,而且也可以加快我们的新陈代谢,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进行补充,那么即使吃了许多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也无法排便通肠。此外,每天喝两千毫升水,还可以将癌症的发病率降低45%。

5、 压力过大

“压力大”问题是每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等。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负面情绪,如易怒、暴躁、紧张和焦虑。而这些负面情绪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肠粘膜血管收缩和功能障碍,容易导致肠炎、溃疡等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简而言之,肠癌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高度惰性的癌症类型,并且只需要一次结肠镜检查就可以保护自己在5-10年内不患癌症。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至关重要的。结肠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不仅与生活习惯有关,还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而且只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无法实现100%的癌症预防。因此,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癌症预防筛查,采用有效的筛查方法,早发现,阻断癌症的发展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肠癌   乙醛   粘膜   肠道   发病率   生活方式   恶习   癌症   压力   饮食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