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外体胚胎……这场科创圆桌派聚焦医疗科技“新花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6日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李文淇)干细胞疗法、外体胚胎、人工智能心梗预警系统……医疗界有哪些“新花样”?近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第86期人才沙龙之科创圆桌派举行,特别邀请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教授、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程腊梅,中信湘雅生殖中心副主任顾亦凡,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首届会长黄庆玺等嘉宾,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医疗界的科技新浪潮。

2020至2022年,全球共同见证了医学界新兴科技奇迹频出,从新冠疫苗的“迅速面世”到穿戴式的心血管疾病预警设备,一个又一个医学界的新发明、新实践、新想法获得成功。

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在医学界被称为“种子细胞”。“干细胞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在新冠病毒暴发期间,国家成功将干细胞运用于治疗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程腊梅介绍,目前干细胞药物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全球已经上市的干细胞药物不足10款,其安全性方面还存在很多未解问题,仍须深入研究。对于盲目前往国外进行“干细胞治疗”的乱象,程腊梅提醒公众需要进行甄别,不要病急乱投医。

辅助生殖作为治疗不孕不育、缓解出生人口下降压力和优化人口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备受大众的青睐。“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起步晚、发展快,经历30多年发展,已走在国际生殖医学领域前列。”顾亦凡表示,我国目前通过辅助生殖出生婴儿占比2%至3%,特别是试管婴儿成功率位居世界第一梯队,约达40%左右。

活动现场,有观众提出对于试管婴儿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从出生至今已有45岁,国内第一列试管婴儿目前也已经35岁,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顾亦凡认为,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婴儿在技术安全性上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技术仍需要更长时间,甚至几代人来验证它的可靠性。

访谈中,各领域嘉宾就“未来20年医学领域哪些前景较好”展开想象。程腊梅教授认为,由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情况可以看出未来生物医药方面应该大有可为,预计mRNA等类型疫苗将会逐渐替代传统化疗和放疗手段。顾亦凡表示,在辅助生殖领域,今年西班牙全球首例机器辅助受精试管婴儿成功出生,并且由机器人PS5游戏手柄完成操作,它的部分流程突破了人工操作限制,虽然整体效率还有待提升,但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同样应用在辅助生殖领域,提高精度的同时降低人工操作成本。

大科城人才沙龙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通过录播式圆桌访谈、沉浸式互动交流的方式,聚焦科技热点、产业链需求,紧扣产业链人才、管理、技术、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截至目前,累计超3000人次参与人才沙龙,涵盖高校专家、产业链代表、高校学生和企业人才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31

标签:干细胞   试管婴儿   腊梅   圆桌   胚胎   医学界   产业链   沙龙   安全性   疗法   领域   医疗   人才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