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看!这些“创新科技”将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亮相”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视频加载中...

新一代飞行汽车、桥梁智能化巡查、清洗无人机、“鬼探头”检测……这些实用又新颖的智能交通“创新科技”,都将于10月16日起,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亮相。

2023年10月16日—20日,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将在江苏苏州举办。这场有交通界的“奥运会”之称的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是由亚太、美洲、欧洲地区智能交通国际组织发起,自1994年开始,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每年举办一届,在世界三大洲轮流举办。这场世界性的大会,是智能交通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交通前沿技术和产品展示平台。苏州是继北京之后,第二座代表中国举办该大会的城市。会议期间,来自全球各地的交通官员、产业人士、专家学者将来到苏州,感受中国智能交通最新发展成就。智能交通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未来城市愿景?记者在大会开幕前夕来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提前探访大会上的科技亮点。

“聪明车”+“智慧路”,国际国内科技亮点闪耀会场

“聪明车”+“智慧路”,是现代交通发展的美好愿景。聪明的车,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汽车的智能网联,甚至无人驾驶。智慧的路,就是建设智慧道路、智慧路网,以此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实现两者联通的路上,将会有许多关于交通的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式。

在展览主场馆,记者被一片展示着高速公路与自动驾驶车辆的沙盘吸引。“沙盘上展示的都是激光雷达可以运用的交通场景。在驾驶过程中,面对道路突发状况,我们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信息收集、感知预测、决策执行三个步骤,然而,在天气恶劣、道路复杂的情况下,驾驶者可能很难做出精准判断。激光雷达可以成为自动驾驶车辆精准的‘眼睛’,极大程度地避免误判,使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升1~2个等级。”在“图达通(Innovusion)”展台,该公司产品与市场全球负责人袁星向记者介绍。“激光雷达与摄像头的不同之处在于,摄像头是捕捉太阳光的反射,而激光雷达是发射出激光,然后再去捕捉反射回来的激光,这样就可以描绘出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袁星介绍,产品中的猎鹰灵动版已经实现量产上车,作为蔚来ET7、ES7 及ET5Aquila蔚来超感系统标配量产交付。

在“中国中车”展台,一列32米、货真价实的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开”进了场馆。流线的车头设计,三节车厢首尾相连,这列拥有精美外观和宽敞内部空间的列车,即将成为城市地面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展台负责人告诉记者,眼前的这一款SRT由中国中车旗下核心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全新推出,外形虽然酷似地铁,但它只需要虚拟轨道就可以行驶。据介绍,列车采用了创新自动循迹技术,包括先进光学视频识别和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能够精准约束列车沿预设虚拟轨道线自动循迹行驶;另外,列车的核心转向控制系统技术,让安全性得到保障。车辆可运用于公交骨干线路、点对点瞬间大客流运输、地铁线路的补充和接驳、特定园区和旅游线路等场景。

前沿智能交通产品亮相,户外展区创新满满

大会期间,主办方还在会场边开辟了15000平方米的专属演示区域,展示新一代飞行汽车、自动驾驶游船等前沿的智能交通产品。10月15日,一些展台已经陆续摆出。在本次大会上,“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成为受人关注的技术亮点。在国际博览中心B馆门口,停放了往来苏州北站的演示车辆,这些L2++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由总部位于苏州的轻舟智航提供。在“轻舟智航”的户外展台,来自德国、在苏州工作了12年的Frank流连忘返,作为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粉丝,他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期许,因为希望能看到自动驾驶技术在市区道路上有更好的表现,他很想在此次大会上体验自动驾驶巴士。“我们期望能打造更适合中国道路场景、更具量产落地优势的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轻舟智航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带来的“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应对多种城市复杂交通场景,具有无保护左转、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红绿灯识别、窄路及拥堵路段通行、自动绕障等多项功能。

在口头指令下,左右旋转、自主行走、上下摆动“双臂”,对于这款小巧的机器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不仅如此,这款机器人还能“笑眯眯”地向你打招呼。在南京蓝泰交通的展台,一排排交通隔离机器人向现场观众展现着自己的本领。该公司科技副总徐海黎介绍,本次演示的交通隔离机器人,能够24小时工作,自动返回充电仓充电,结合了多传感融合、高精度导航、无线mesh自组网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交通隔离机器人由路侧交警控制,可以移动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形成包围式隔离,利用声光电装置更好提醒后侧车辆避让,事故处理结束后自动退回路侧充电仓内。此外,机器人还可以用于校门口交通安全疏导场景,上下学时段,如需要临时封闭车辆掉头开口或隔离来向与对向车道,遥控机器人至开口处形成车道隔离即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安全的通行便利。”便携可移动式路测设备、自动驾驶摆渡车、无人物流车……在清华大学的户外展区,智能化的路测设备与一系列自动驾驶车辆组成了一幅车路协同的美好愿景。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网联汽车课题组工程师王映焓介绍,在此次展示的产品中,在应用场景上最具创新意义的就是自动驾驶摆渡车。

“摆渡车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如在校园中、科技园区里,需要用车时,摆渡车会自动驾驶过来“接驾”,但上车后转为人工驾驶,到达目的地后,摆渡车再自动驾驶回到停靠地点。“在车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也建立了一个安全评估的算法,自动避开障碍物、选择安全的路线。”王映焓说。

敢为人先,智能交通已走进江苏人的日常生活

在此次大会中,来自江苏、运用于本土的科技也带来了很多技术亮点。在“苏交科”展位,一个倾斜45°的展台上演示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所使用的设备,从传感器获取信号,并进行数据采集、信号调理、数据分析,最后将处理后的桥梁变化数据呈现在屏幕上,展位模拟了桥梁在线监测系统的一套流程。

“如现在我们看到的界面是江阴大桥的主梁振动数据,可以实时观察和掌握车辆、大风等外部荷载对桥梁产生的影响,时刻关注桥梁的安全运营。当振动异常时,系统自动做出报警,告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维护动作。”展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轻量化监测技术也是一个热点,在一些中小桥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多半是车辆超载、船舶撞击以及桥梁自身结构性能退化导致的。此次苏交科带来了轻量化、低成本、易安装的一体化监测装备,能够实现对重要结构参数的实施监测和报警,有效保障区域级桥梁结构群的全面覆盖监测。

在苏州相城区展位,观众惊叹于这一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示范城市的“中国方案”。作为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自10月12日起,全国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在苏州市相城区投入使用。在苏台高速S17上的全息感知路段,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车辆能够依靠车路协同的方式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即进行“高度自动驾驶”,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无需人类干预。除此之外,相城区还发布了全省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开启了国内路程最长的无人公交(轻舟无人小巴)试乘体验,省内率先发布了无人移动送餐车示范应用场景,获批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

智能交通,已成为苏州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智能驾驶应用场景不断落地,科技感、未来感触手可及。据悉,本届大会预计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嘉宾参会,近140家企业带着最新技术和产品在苏州进行展示。一系列合作交流、项目对接活动也将陆续开展,江苏的科技力量也将有机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闪耀在国际舞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杨易臻/文、图

编辑: 张红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大会   轻舟   苏州   展台   桥梁   场景   车辆   智慧   交通   世界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