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悲歌,这个世界会好吗?

#首发创作赛#

#古籍里的历史#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本来是写大汉帝国系列的,但是最近巴以冲突又起,互联网上争议极大,有感而发,写一篇世界史内容,以后的主要精力还会放在中国史上,这一篇是孤篇,不会出合集。

耶和华问该隐:你的兄弟亚伯在哪里?该隐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人?

——《圣经》


当苍穹塌陷的时候,当群星陨落的时候,当海洋混合的时候,当坟墓被掘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前前后后所做的一切事情。

——《古兰经》

俄乌冲突未了,巴以战火又起。

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开战之初,人们只会认为他是一场地缘冲突,但最终它们都发展为战争,过去几十年中,地缘冲突同样存在,但是大趋势是冲突就是冲突,其区域和规模被限制,而近几年,国际局势明显升温,大趋势发生改变:地缘冲突的大趋势是向更大规模的战争演变,这绝不是个好兆头。

本文以巴以冲突为切入点,想说清楚几件事:第一犹太人的历史,第二巴以冲突的根源,第三分析近些年冲突向战争演变的原因。

神的子民

本次巴以冲突的主角之一犹太人以神的子民自居。

这里的神,当然指的是上帝耶和华。

如今,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泛指整个基督教体系,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等)的至高神,也是唯一神。

但中国著名学者顾准先生在研究中认为:耶和华在最初也并非是犹太人祖先的唯一神,在最初那个多神系统中,耶和华负责的部分是战争,但是后来因为犹太人的祖先频繁经历战事,所以,所以对战神的崇拜更多,耶和华也便成为了唯一神。

这就要说到犹太人的起源了,在这里,我试图把:犹太人、以色列、希伯来、巴勒斯坦、犹太教、基督教等概念的一并说清。

犹太人的祖先是生活在地中海周边的闪米特人,闪米特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古埃及与古巴比伦文明正盛,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强大的文明往往靠近大河,而闪米特人的运气不太好,居住地旁边没有大河,他们不得不四处迁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古希伯来人就是闪米特人的一支(另外两支是腓尼基人和阿拉伯人)。

希伯来人居住的迦南地位于约旦河谷附近,也还算比较适合居住,但与旁边强大的古埃及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很多希伯来人前往古埃及工作生活。

在古埃及的希伯来人有自己的一套小圈子,不愿意融入埃及人的大圈子,并且在私底下搞一些小动作,这让古埃及法老感到不安,于是开始限制甚至迫害希伯来人,这期间,希伯来人中出了一位叫摩西的英雄,他将故希伯来人的宗教完善,并以此凝聚希伯来人跟随自己离开埃及,回到迦南地生活。

这段历史被《圣经》描绘为轰轰烈烈的《出埃及记》,而说到摩西,就不得不多说几句。

摩西在基督教语境中是一个受到神指示的先知,他负责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并让以色列人接受“十戒”,尊崇上帝耶和华,而神也自然会给予他们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

该说说以色列这个词的来源了,摩西在希伯来人中间传教,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是神所创造,但他们偷吃禁果被惩罚来到人间,来到人间的他们仍不思悔改,与神之间联系越来越少,所以才会遭遇如此之多的灾难。

上帝以大洪水惩戒人间,诺亚受到神的指示造方舟救人,诺亚的后代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小儿子雅各曾与上帝摔跤,并受到神的青睐,神为他改了名字叫“以色列”,既与神角力的人,而作为雅各的后代,都称为“以色列人”。

按照摩西的说法,人背叛了上帝,与上帝的联系越来越少才会遭致如此多的不幸,想要避免灾祸,就得重新接受与神的“约”,这份“约”便是《圣经旧约》,犹太教的教义随着《圣经旧约》的出现被系统确定下来。

以色列人的这个说法来自《圣经》,而犹太的说法更多来自于部落,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根据以色列人的记载,曾经有一支从大海上出现的巨大,称: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中有一位名为大卫的杰出君主带领以色列人打败了巴勒斯坦人,大卫的儿子开始建立神庙,让以色列人的精神纽带更深,在大卫王后人的带领下,以色列一度建立起一个还算强盛的部落制国家。

大卫王本身所在的部落就叫犹太,古巴比伦崛起,大量以色列人部落被占领,再后来波斯人又打败了古巴比伦人,大部分以色列人不得不接受波斯帝国的统治,其中一个保持独立时间相对较久的部落就是犹太部落,久而久之,欧洲和北非的人们愿意以“犹太”来统称所有以色列人。

此时的犹太人就居住在所谓上帝赐予他们的那块“充满奶和蜜”的应许之地上,但是苦难并没有远离他们,此时的犹太人的命运仍是周围那个文明崛起,他们就要被征服,期间也有反抗,但是犹太人能够组织的反抗有限,无法对核心强势文明造成致命伤害。

起源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崛起后,犹太人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由于罗马太过强大,一些犹太人也认为应该归顺罗马,成为罗马治下的一个保留一定自治权的行省(事实上罗马共和国治下的行省自治权是很大的,比中央集权下的中国古代郡县大得多)。

犹太人如是做,与当时罗马共和国的宗教制度有关,为了融合更多文明,罗马共和国是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既所有被征服行省的神都可以保留,并进入罗马的万神殿,按照罗马的宗教制度,犹太人的上帝耶和华当然也能够进入万神殿。

但是一部分坚持不与罗马人合作的犹太人则坚决反对罗马的那种多神教体系,他们坚称:耶和华是唯一神,归顺罗马等于背叛上帝,要与罗马人斗争到底。

大约是在罗马共和国末期,犹太人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起义,耶稣应该是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后来起义失败,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但是耶稣的信徒们并没有放弃抵抗和传教,他们为耶稣的故事续写了新的篇章:耶稣是神之子,他以神的血为人类赎了罪,如今上帝通过儿子耶稣与受苦的人们重新约定,只要信奉上帝都可以获得神的庇护,完成救赎。

这便是《圣经新约》,相比于《旧约》,《新约》有了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它排除了民族的排他性,耶和华不再只是犹太人的神,所有信奉上帝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基督徒。

是否承认《新约》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水岭,犹太教具有民族的排他性,认为只有犹太人是天选之子,他们只承认《旧约》,不认为耶稣是神的儿子,也不承认《新约》。

而基督教没有民族排他性,所有民族都可以信奉上帝耶和华,只要他们信奉包括《旧约》和《新约》在内的《圣经》。

千年流亡

说回犹太人,虽然犹太人起义的时候罗马共和国内忧外患,但其统治仍非犹太人可以撼动,随着凯撒、屋大维等人稳住局势,罗马人将总是搞起义的犹太人赶出家园,并将犹太行省改名为“巴勒斯坦行省”,巴勒斯坦就是那个传说中与大卫王战斗的海上巨人,罗马人此举有羞辱犹太人之嫌疑。

自被罗马帝国赶出后,犹太人失去了他们的“应许之地”,开启了世界流浪的生活,流浪的犹太人散布在欧洲大陆各处,他们依托共同的宗教信仰抱团取暖,在当地从事商业等活动,做过生意的都知道,在经商时,有一个彼此信任并能相互扶持的组织很重要,中国古代也有大量商帮,而犹太人凭借抱团取暖的特点,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

于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国土上有一群人,非常抱团,且有自己的一套信仰体系,在这套体系内是水泼不进,也就是说你无法通过文化同化他们,而且这群人还在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财富,你会不会紧张?

于是欧洲各王国内部轮番上演压制、甚至迫害犹太人的戏码,轻则通过税收等方式掠夺财富,重则像希特勒一样肉体消灭。

四处流浪的犹太人虽然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他们距离任何一个国家的真正核心权力都相去甚远,并被处处提防,处处压制,所以在犹太人中便涌现出了这样一种想法: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国家,犹太复国思想从18世纪就已经出现,真正付诸于行动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犹太人之所以想要复国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其一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让犹太人有钱了,其二则是当时那套混乱的世界殖民体系让主权问题变得十分模糊,似乎只要有钱,买一块土地建国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犹太人建国有很多种选项,南美方案,非洲方案,甚至我国东北的河豚计划,但是都因种种原因被放弃,最终犹太人仍选择在圣城耶路沙冷附近建国(既巴勒斯坦地区)。

一战前,就不断有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卖地定居,此时的耶路撒冷在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在此之前的一千年前,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便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为主,耶路撒冷同样是伊斯兰教的圣城,犹太人想回到耶路撒冷附近建国,难度依旧不小。

首先要搞定的英国殖民者,这倒还好说,犹太资本手里有钱,在犹太资本的反复运作下,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了一份宣言:简单说就是英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

但贝尔福也玩了好几个心眼,第一,这份宣言是贝尔福以个人身份发表的,第二,《贝尔福宣言》提到支持犹太人建国的前提是不损害该地区其他民族的权益。

无论如何,拿到背书的犹太人加速了在巴勒斯坦复国的进程,随着二战爆发,大量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犹太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国家的愿望更为迫切,1947年,犹太人复国运动终于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这个成果也是日后流血的根源。

喋血中东

二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以英法为首的老牌霸主退场,美苏作为新时代的霸主登上历史舞台。

犹太人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开启复国运动,以色列这个时间窗口抓的很好,新旧霸主都不反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地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圣城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托管,不属于任何一国。

犹太人十分支持这个决议,但是巴勒斯坦居住的阿拉伯人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反对这项决议,因为根据该决议,只占当地人口30%的犹太人获得了55%的土地,且国土相连,而人口较多的阿拉伯人只分得45%土地,且国土被分割。

1948年5月14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而阿拉伯人根本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于是5天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埃及、伊拉克、外约旦、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组成联军猛攻以色列,刚刚组建的以色列国防军仓促迎战迅速落了下风。关键时刻,美苏同时声援以色列,要求双方停火36小时,英国后来迫于压力也支持以色列,缓过一口气的以色列从西方获得大量援助并在随后完成了对阿拉伯联军的反杀,经此一战,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80%领土,大量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虽然赢了,但是跟中东国家的梁子也就此结下,1962年,以色列联合英法对埃及主动出击,既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这一仗美苏为了遏制英法强力要求英法撤军,实力不济的英法只得照做,以色列方面则以退出西奈半岛为条件,换取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两次中东战争导致大量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领导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拉法特。

巴解组织的出现让以色列十分不安,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直接打击支持巴勒斯坦复国运动的几个国家,削弱他们的实力,同时也获得更大战略纵深。

1967年6月5日,以军集中空中火力,对埃及、叙利亚、约旦空军发动突袭,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行动迅速,埃、叙、约空军损失惨重,以色列陆军迅速跟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城地区、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埃及、叙利亚、约旦军队丧失先机,只得被动停火。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战略纵深达到了6.5万平方公里,更多的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但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仇恨也进一步加深。

以色列以偷袭取得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阿拉伯联军则在6年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约旦、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突尼斯以及巴解组织组成联军,在犹太教赎罪日这一天猛攻以色列,这次轮到以色列人措手不及了,在战争前期,以色列损失惨重。

但随后以色列进行了全国总动员,以军以实力较弱的叙利亚为优先打击对象,最终兵临大马士革逼迫叙军就范,而后在集中力量对抗埃及,最终逼迫阿拉伯联军同意停火。

和平无期

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军在4次中东战争中积累了大量仇恨,但同时也有部分阿拉伯国家意识到彻底消灭以色列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埃及,之前对以色列的行动往往都由埃及牵头,但是随着4次中东战争的无功而返,埃及在对抗以色列的问题不再那么积极,以色列也以归还西奈半岛为条件,换取了与埃及的和解。

埃及在反以色阿拉伯联军中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埃、以之间和解,阿拉伯联军与以色列之间的斗争烈度有了下降趋势。

之所以将前4次中东战争与第5次中东战争分开说,是因为之前的4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只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于战争中,真正与以色列作战的是阿拉伯联军。

但随着巴解组织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开始有组织地对以色列进行武装反抗,他们以游击战的方式攻击以色列哨所、兵营及基础设置,这些巴解组织武装大多会把基地建立在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境内,让以色列很难对付。

为了打击巴解组织武装,以色列于1982年发动了第5次中东战争,目标是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武装,以军行动时,联合了黎巴嫩境内信奉基督教的长枪党组织,战争酿成惨剧,大量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被屠杀。

战争带来的仇恨不断在巴以两国人民间累积,但和平的曙光也并非一刻都没有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1992年上台的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均同意通过谈判手段和平解决巴以争端,谈判也取得了不小进展,拉宾和阿拉法特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在讲话中提到:100多年来,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好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战争和苦难让我们伤痕累累,但这并不能摧毁我们追求和平的脚步。

1995年11月4日,发表完演讲的拉宾在回到自己汽车途中遭遇以色列极端主义者刺杀,拉宾身中数枪,当场死亡。

和平之花尚未结出果实便已枯萎,强硬派的沙龙成为以色列总理,而相对的温和的法塔赫也被更为激进的哈马斯代替,战火继续蹂躏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两种叙事

在巴以问题上有两种叙事,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叙事方式十分不同:

巴勒斯坦人认为,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还是英国殖民时期,他们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犹太人无权将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分出一部分建国,更无权一次次侵占他们的土地,屠杀他们的人民。

以色列人从始至终都是这片土地的侵略者,无论以色列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们是侵略者的事实。

而以色列人的说法却是这样的:不止阿拉伯人曾在这片土地上居住过,犹太人早前2000年前就居住在这里,建国前,以色列人大量够买了巴勒斯坦的土地,而巴以分别建国的方案是经联合国讨论通过的,是具有合法性的,以色列人接受了这个方案,是阿拉伯人不接受这个方案主动发起的战争,既然阿拉伯人不想同意联合国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那就用武力解决,以色列也不必拘泥于当初划定的边界线,可以获得更多领土。

这两种叙事谁有理呢?很遗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谁实力强谁有理,实力更强的以色列靠着犹太人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自己的话语权,让更多人认为是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太极端,总是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以色列不得不被动反击。

人们总是喜欢用结果反推原因,以色列强,以色列富裕,这就间接证明了以色列的路是对的,以色列的“神话”也成为了全球犹太人神话的一部分,而犹太人的神话又构成了西方神话的一部分。

这是人们的思维惯性,你很难去评价它对或错,强者做了错事也会被弱者强行理解为对的,但这显然倒置了因果,强是果,是不断做出正确选择的结果,强并非是正确本身,强者不断做出错误决定也会变弱,当强弱逆转,哪种叙事更值得信赖就又得接受质疑了。

多事之秋

1989年的炎夏,一个叫福山的日裔美国人在撰写着一本名为《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的社论,他将西方所奉行的民主自由制度奉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它也将是人类历史中最后一种制度。

当时柏林墙已经岌岌可危,苏联这个巨人的生命也已经进入倒计时,作为胜利者的西方借此机会标榜一下自己的制度也可以理解,需要承认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确实迎来了一段长达30年的相对繁荣与和平。

这期间冲突当然也存在,但是其规模一般有限,更不会向全面战争演变,西方人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所主导的所谓世界秩序,但事实上,真正让冲突降温的是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繁荣。

冷战结束让人类暂时从核战争的阴云中摆脱出来,人们也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追求美好生活上,于是全球贸易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全球贸易需要的是全球合作,放下争端求同存异才能合则两利。

在这段时间里,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仍占有明显优势的西方国家依旧是这轮全球贸易的产业链上游,在以经济说话的总时代逻辑下,他们依旧拥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西方并未利用好自己的这种优势,资本至高的经济理念不但在掏空西方赖以傲视全球的工业优势,还让投机之风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大量资金和社会资源被投入无意义的概念炒作,真正的科技进步却停滞不强。

如前文所说,强是不断做正确的事带来的结果,而非原因,但西方人似乎被强大的幻想迷惑,妄想由他们制定正确与错误的的标准,即便做了错误的事,也要通过强大的舆论将错误变为正确。

但这种颠倒黑白注定是自欺欺人,软实力是硬实力的副产品,当硬实力变弱,单凭软实力是断无法决定人们的认知的。

最近几年,世界局势似乎正在朝着不太平的方向狂飙突进,原本通过谈判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演变为冲突,以往规模有限的冲突则有向更大规模战争发展的趋势。

和平的理念不断受到挑战,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多事之秋。

是什么让和平的理念不断受到挑战?又是什么杀死了彼此信任,是什么消灭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终的答案仍是经济,繁荣与和平是一对孪生兄弟,当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和平的大厦也将受到挑战,当世界信奉的原则从互相帮一把彼此都获益的增量思维,转化为资源就那么多,你多吃一口我就得少吃一口的存量思维后,冲突就注定难以避免。

而冲突本身又是杀死繁荣的毒药,当冲突广泛存在,别说增量,能保住存量就已经不错。

以往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开始崩塌,西方人自己也一定在思考,问题出在哪呢?

世界上很多所谓的观念问题,说到底都是经济问题,西方主导的那种资本至上的经济逻辑事实上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当资本投机带来的收益远高于老老实实推动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错配就注定难以避免。

资本至上导致的资源错配又进一步催生了两极分化,合则两利的逻辑被推翻,而随着西方国家由于过份资本炒作导致硬实力的衰减,他们所制定的所谓国际秩序也注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挑战。

尴尬的是西方人仍旧沉浸在落后的思维中沾沾自喜,尽管自身的实力不济已经让他们的神话慢慢破碎,这一次以色列便面临这样的困局,被认为是一群散兵游勇的哈马斯武装已经能够熟练应用无人机,而以色列的战术理念却显得老旧,如果以色列地面部队大规模进入加沙地带,其势必会暴露出更多问题,而不进入加沙地带又会从另一个方面包括自己的能力不足,怎么做都是错的。

暗夜星光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地缘冲突的不断升级,习惯了和平生活的人们不禁要感慨一句:这个世界会好吗?

好与坏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与强和弱一样,都是结果,而非原因,冷战结束后30年的繁荣与和平的岌岌可危,说到底是西方那套以资本为核心的行为逻辑难以为续的结果,旧的秩序正在崩解,新的秩序尚未形成,这个过程也许会伴随痛苦,但如果给违背自然规律应该退场的旧事物强行续命,那么人类所要遭受的痛苦只会更多。

当资本至上被奉为永恒真理,资源的错配便不可避免;当西方语境里的政治正确被奉为圭臬,不同的声音便会被扼杀;当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压制一切其他理念时,一切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都将无处发声。

七万年前,我们的智人祖先走向非洲,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开枝散叶,期间人类经历了无数次天灾、瘟疫和战争,但大方向上看,人类始终能够往前走。

让人类一次次劫后余生的是多样性,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一种文明长期把持着经济、政治、文化、舆论上的霸权,这对世界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而西方所倡导的那种资本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恰恰又是最容易让人们安于享乐,只顾眼前利益的,它将无益于人类关于自身命运的思想出现与交流,人类社会也将被永久锁死在一个牢笼中。

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没有哪种文明能够经久不衰,只是在新旧秩序交替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会感受到痛苦,但人类的伟大思想往往又是在痛苦中迸发出来的,与其在注定难以为续的虚幻快乐中醉生梦死,不如去直面那些同样注定要出现的痛苦与挑战,当阵痛结束,人类将迎来新生。

历史老人步履稳健地推车前行,夜已深,灯光正在熄灭,但不必为此而惆怅,暗夜里,才能看见星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巴勒斯坦   犹太   以色列   阿拉伯   埃及   中东   罗马   悲歌   这个世界   犹太人   冲突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