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6年终成霸业!成就全球第一,美国为何要将其打压至今?

引言:

最近,全球芯片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芯片巨头纷纷推出新一代300层4D NAND闪存芯片,相比上一代232层3D NAND闪存,新芯片在存储密度、读写速度等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标志着芯片技术正处于快速迭代之中。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企业也在加紧追赶,长江存储仅用6年时间就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232层3D NAND闪存量产的企业,一举打破外国巨头的技术壁垒。

但是,就在中国芯片企业蓄势待发之际,美国却出手打压,通过各种手段切断长江存储获取核心技术的渠道。在新一代300层4D NAND闪存上,长江存储又一次落后。这预示着中国芯片产业要实现自主可控,必须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加速自主创新。

本文将深入剖析中美芯片产业的较量,解析中国要实现芯片自主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建议。

三星等推出新闪存,实现技术跃升

近期,全球存储芯片的几大巨头 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相继宣布,他们即将推出采用300层堆叠技术的新一代4D NAND芯片。这些新推出的芯片在同体积下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最高可以达到TLC 1Tb和QLC 2Tb。与上一代232层3D NAND闪存相比,这些新款300层4D NAND闪存的存储密度提高了约41%,单位面积成本降低了50%以上。

除存储密度外,新款闪存的读写速度也较之前代产品有了大幅提升,随机读写速度最高可达100K IOPS,连续读写速度最高可达1200MB/s。功耗和访问延迟等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这次全球存储芯片龙头企业推出的新一代300层4D NAND闪存无疑将会对整个行业造成深远影响。

在消费级市场,高密度的闪存意味着固态硬盘的单位容量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届时消费者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大于1TB甚至大于2TB的移动硬盘。在数据中心等企业应用场景,存储密度的提升也能带来存储成本的降低,其超高的读写性能也能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存储需求。

由此可以预见,这一新一代闪存的到来势必会加速SSD在存储领域的普及,使得尚在使用老旧机械硬盘的用户加快固态转换的步伐。而那些仍处于3D NAND时代技术的中国存储厂商,包括长江存储在内,也将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压力。仅凭借老旧技术很难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国产存储芯片产业面临的困境

长江存储是中国本土较早涉足3D NAND领域的企业。早在2016年,长江存储就宣布实现了32层3D NAND闪存的量产并形成规模化应用,而当时三星等国外巨头仍处在技术验证阶段。

到了2019年,长江存储又奇迹般地实现了232层3D NAND的量产,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家进入该技术节点的厂商,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强烈冲击。业内专家认为,长江存储仅用了6年时间就完成了从32层到232层3D NAND技术的跨越,可谓“六年奇迹”,预示着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迎头赶上,有望打破长期以来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长江存储异军突起之时,中美贸易战与技术封锁也悄然展开。2017年起,美国商务部将长江存储列入实体名单,大幅限制其向美国企业购买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在关键时刻被切断技术供给,导致长江存储在新一代300层4D NAND的研发上陷入困境。

而其国外竞争对手三星、SK海力士等在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下,已经提前完成了新技术的产业化部署。这也导致长江存储在如今的4D NAND技术节点上再次落后。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中国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具备强大的创新实力,但由于遭遇美国的技术打压,依然难以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

实现芯片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这场围绕长江存储展开的中美博弈,实际上折射出两国在全球芯片霸权争夺中的较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巨大的芯片市场需求,而市场的控制权直指产业主导权。因此,中国芯片行业的崛起对美国构成了潜在的战略威胁。

美国出手打压长江存储,就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提前掐灭中国芯片产业的野心。事实上,历史反复表明,一个国家要真正掌控产业主导权,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由于长期处于美国技术封锁之下,中国至今仍严重依赖进口芯片。一旦发生技术禁运,将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受到损害。

因此,实现芯片技术的自主可控,是中国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这不仅关系到经济主权,也关系到国家尊严。具备自主的芯片技术,中国才能掌控产业优势,进而掌控产业未来。

这会让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对抗西方主导的不平等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独立。因此,必须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构建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只有独立自主,才能赢得尊重。这是中国芯片产业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发展方向。

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芯片技术的自主可控,中国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必须增加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以突破芯片制造的核心工艺和设备制造能力的局限。国家需要设立专门的研发基金,聚集业内顶尖人才,依托国家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展应用性强的技术研发,实现成果转化。同时,构建产业联盟,打通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制造的协同创新链条。

第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引进海外高端芯片专业人才。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置芯片学科专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芯片专业人才回流。充分挖掘国内人才资源潜力,也要大力引进芯片设计制造方面的世界级人才。

第四,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为中国芯片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环境。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在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控制等领域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也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需求,实现双循环发展。

结语:

中国要实现芯片技术自主,还需要解决装备和材料等产业链上游环节的短板。

自主创新需要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营造有利的创新生态。

中国芯片企业还需加快提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打开局面。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理论请自己查证,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三星   长江   美国   霸业   新一代   闪存   中国   年终   芯片   成就   自主   产业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