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亲征途中驾崩,贴身侍卫马云3条妙计,拯救明朝!

前言

寒风呼啸,京城笼罩在冷冽的雾气中。这是大明永乐二十二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宫廷萧条,四处弥漫着低气压。近日,边疆传来捷报,永乐帝亲征有功,蒙古入侵渐歇。然而,皇帝迟迟未归,宫中却也无人知晓帝王的下落。

这日清晨,宫门外突然多了些喧嚣。原来一辆载着大木桶的马车悄然来到宫门前,车夫神色慌张而警觉。几名侍卫上前查问,得到的却是支支吾吾的答复。他们试图打开木桶查看,却被车夫死死拦住,两方争执不休。这究竟是何人何物?在这风雪交加的寒夜,此行又抱着何种目的?

木桶中所载之物,是否暗藏玄机?它又将揭开怎样一个惊天剧变的序幕?


朱棣最后一次出征

永乐二十二年三月,漠北传来边警急报,蒙古部队频繁侵扰边境,掳掠百姓。民不聊生,哀嚎遍野。时年已六十有四的永乐帝勃然大怒,誓要亲征蒙古,为百姓解后顾之忧。

朱棣自知身体日衰,久病缠身。但他无论如何也要報这一箭之仇,为国家赴汤蹈火。次日黎明,朱棣提笔写下诏书,命太子朱高炽监国,自己则亲率十五万大军远征漠北。

军士们闻讯,也都意气风发。他们错误地以为这会是一次轻松的游击战。三月春和,万物复苏。浩浩荡荡的大军自北京城出发,气势如虹。起初,大军行军顺利,在草原上屡战屡胜,收复了许多失地。士气大振,军心稳固。


然而,当他们跨过月牙河,进入深山老林时,情况急转直下。道路崎岖,拖延了行军速度。野兽出没,断了粮草运输。还有越来越多的军士染病倒下,疫情蔓延。朱棣也频繁发烧,只能勉力支撑。

三月行军变成六月苦战。大军在茫茫草原上寸步难行,找不到敌人的踪影。战事胶着,军心涣散。此时此刻,朱棣无比希望能立刻痛击蒙古首领,一雪前耻。但对手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信。

八月中旬,大军已经行军半年有余,深入敌境千里。然而至今一无所获,士气低迷。朱棣自知大限将至,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此役徒劳无功,甚是遗憾。


可就在大军班师的路上,老天爷开的一个玩笑,让撤军变成了生死攸关的事情。

朱棣突然驾崩

八月暑气未消,榆木川一带天气潮湿闷热。这日午后,朱棣在行军帐中突然晕厥过去,高烧不退。左右侍卫手忙脚乱,用冰水为他降温,可皇帝已经虚弱地睁不开眼。

深更半夜,朱棣的情况急转直下。在侍卫的哭喊声中,这位英明的君主,永乐的创造者,就此驾崩。时为八月十八日庚申时辰。

皇帝驾崩的消息像晴天霹雳,将全军击得片甲不留。朱棣的心腹马云在震惊和悲痛中,首先冷静下来。他立即召来两名朱棣最信任的大将——杨荣和金幼孜。


三人商议之后,决定在军队中暂时隐瞒皇帝死讯。他们担心此事一旦传开,必将引发军心动荡。大军还在深入敌后,一旦士气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京城政局也并不稳定。太子朱高炽经验尚浅,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则野心勃勃,虎视眈眈。一旦得知皇帝驾崩,京城必将陷入兄弟相争的混乱中。

为了巩固太子地位,稳定军心,金幼孜从夜袭返回京城,通知朱高炽准备即位。杨荣和马云则想办法对朱棣的死讯进行封锁。


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避免遗体腐烂变质。经过深思熟虑,杨荣提议利用金属锡制成的大桶来盛装和保存皇帝的遗体。当时军用大锡桶用于储存粮草,可以密封保存数月之久。

于是杨荣下令,要求全军将士上交家当中的锡器皿,士兵们不明所以,但也只能照办。接着,马云命人将这些锡器熔炼,制成一个大得可容一具成年男尸的圆桶。

天蒙蒙亮时,朱棣的遗体就这样被悄悄装入桶中。所有知情的工匠和侍卫随后都被杀口,永远保守这个秘密。日复一日,他们仍让人假装向“朱棣”帐中送饭,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尚在人世。


运送朱棣遗体回京

与此同时,朱高煦在京城早有动作。他从各方探听到皇帝染病的风声,意图在其驾崩之际发动兵变夺位。他对朱高炽不屑一顾,认为必能成功。

然而他完全被蒙在鼓里,不知朱棣已死数日。金幼孜已抢先返回京城,通知朱高炽加快登基预备。到了八月底,朱高炽已经部署就绪,稳固了自身地位。

这时马云和杨荣正小心翼翼护送着“朱棣”的灵柩进发京城,生怕一路上露出破绽。白天他们故作镇定,经常让侍卫把饭食送到“朱棣”帐中;夜晚则加强戒备,严防奸细窥探。


一路上确有许多奸细混在护卫队伍中,意图探听皇帝的情况。但所有的一举一动都似乎如常,他们什么也没发现。

十月中旬,运送“朱棣”遗体的队伍终于抵达京城。太子朱高炽迎接父亲灵柩入城,众臣哀悼痛 。直到朱棣下葬之日,朱高煦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失算,让皇位就这样飘摇。

十二月,朱高炽正式登基称帝。朱棣的死讯才公之于众。朱高煦终究兵败如山倒,无力回天。京城重归平静,人心稳定。多亏了马云等人的妙计,保全了太子的地位,避免了一场腥风血雨。


马云等人秘不发丧、护送圣驾的策略,无疑是极具勇气与智慧的杰出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明江山,在动荡过后,重归太平。

结语

那一年,朱棣归来无踪,有人痛失至亲,也有人夺得天下。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权倾朝野的永乐帝,终究难逃生老病死。朱棣一生建功立业,却无缘看尽其绪。他孤独地离去,前路茫茫,不知归途。

多少英雄豪杰,终成灰烬。谁来守护,这江山社稷?争权夺利,永无止境。大明宫中,风云变幻,谁主沉浮?历史终有定数,朝代循环,看尽兴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侍卫   大明   明朝   蒙古   京城   军心   妙计   遗体   永乐   贴身   大军   太子   途中   皇帝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