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清代的总督仓场侍郎,以及京通十三仓

在电视剧《天下粮仓》中,有一个官名不十分常见,即“仓场总督”。那么,在清代的官制当中,是否有这样一个官职呢?御史结合相关的史料,简单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仓场总督官名的由来

自明代开会通河,始罢海运、陆运为河运,将沿江沿海之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八省所征之米石,由水陆运往京师。

此八省所征之粮称为“漕粮”,专供京师,也由此而形成了漕运、仓储两个新的系统。

漕运方面的内容不细表,从明代开始就设立了专管京师各仓的职官,即为“总督仓场侍郎,简称“仓场侍郎”,很显然,这与电视剧中的“仓场总督”不是一个概念。

顺治元年入关后,沿袭明制设总督仓场侍郎汉缺一人,九年设总督仓场侍郎二人(满、汉军缺各一人),至康熙十八年形成定制,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

从隶属关系上来讲,仓场属于户部的下属机构——户部仓场衙门,主掌管理京仓、通仓积储漕粮及北运河运粮事务。

尽管名义上属于户部,不过仓场衙门有很大的自主性,我们可以将它看成了是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衙门,直接向皇帝负责。

仓场侍郎职管着皇室、八旗以及王公大臣的粮食供应,职责重大,所以仓场侍郎虽然也是正二品,但论政治地位,丝毫不比户部左右侍郎低,甚至高于刑部、兵部、工部之左右侍郎。

仓场衙门的本部办公机构,与六部不同,不设郎中、员外郎以及主事等官,而以“科”为单位,分为东科、西科、漕科、详科、本科、堂房、印科、火房等单位,各科的负责人称“经承”。

仓场衙门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坐粮厅、大通桥监督、京通十三仓监督。

坐粮厅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一个衙门机构,实际上却通作官名,且级别还不低。按定制,坐粮厅所满汉各设一人,由六部、理藩院郎中内简用,品级虽然还是正五品,但地位比六部郎中略高。

由于坐粮厅是一个肥水极大的岗位,故而朝廷明令规定,坐粮厅任期为两年。主掌验收漕粮以及由通州至京师水陆转运事务并管理北运河河工。

各省漕粮由运河北上至通州,在“石坝”、“土坝”两个码头卸粮,所以这两个地方设有专门的官员加以管理,通常情况下,以通州州同、州判为专职官。

大通桥监督满、汉各设一人,并设经承二人协助办事,掌转大通桥之陆运。

京通十三仓

京通十三仓是京师漕粮仓储地,其中京师有仓十一个,通州有仓二个,故而称为京通十三仓。

京师十三仓具体为: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益仓;通州二仓为:中仓、西仓

关于京通十三仓,御史想多费一点笔墨加以介绍,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各大平台上介绍的不多。

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的记载,京师粮仓的总数应为十三个,所以有了“凡京仓十有三,通仓二”,总数应为十五仓,多出来的是万安仓和恩丰仓。

京师各仓根据漕粮等级以及用途分别贮藏,皇室成员所用的白米等级最高,分别存储于各仓,随时取用。

京师用粮数量最多的当属八旗和官员禄米,定制,京城内几及朝阳门外十一仓,贮满洲汉官俸米、八旗甲米;本裕仓、丰益仓,专贮圆明园八旗官兵以及健锐营、外火器营官兵,以及本仓看仓兵俸米。

通仓之西仓、中仓主要用于支放王工大臣俸米,以及贮内务府白梗米、御船水手口粮、本仓看仓兵米、通州运丁月粮、通州养济院孤贫米。

户部虽然管着国家的钱粮,但是户部并没有大型的粮仓,我们所熟知的户部三库是指银库、绸缎库、颜料库。户部粮仓规模不大,俗称“内仓”。

内仓主要用于外藩贡使口粮用米、供用各库匠口粮、光禄寺造酒用米、顺天府廪生口粮,等等。

同样,内务府也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粮仓,称为“恩丰仓”,主要支放内务府三旗人等口粮,以及宫内太监的俸米。

清代的粮仓贮存以“廒”为单位,会典中说“分以廒,廒实以万石”,就是说各仓设有数量不等的廒,每个廒最多能存一万石。

京通各仓规模很大,具体的廒数如下:

禄米仓57廒、南新仓76廒、旧太仓89廒、海运仓100廒、北新仓85廒、富新仓64廒、兴平仓81廒、太平仓86廒、储济仓108廒、本裕仓30廒、丰益仓30廒、通州中仓108廒、西仓142廒。

粮仓是朝廷的命脉,管理十分严格,每年漕粮入库时,京仓需在监察御史的监督下,按质按量入仓。而且每年的夏冬两季,皇帝还会委派专人查验,以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关于粮仓的具体管理办法,御史这里就不细说了,如果有需要了解的读者,可以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侍郎   总督   大通   通州   户部   口粮   粮仓   御史   衙门   京师   清代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