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观景与人文历史

这里是青海循化,属于海东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汉、藏、回、蒙,撒拉等民族在这里居住,其中撒拉族占人口的65%。

公元122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西征时在西域征拔归顺的几十万色目人开始第五次对西夏进行征讨。当时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都是西夏王土,在和西夏拼死作战后,蒙古大军终于占领了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1227年成吉思汗回师拿下了西夏国都宁夏,西夏王朝就此彻底灭亡。成吉思汗也在这一年病死。在征战西夏王朝时,色目人出生入死,英勇奋战,为蒙古大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一支来自土库曼斯坦撒鲁尔部落首领尕勒莽率领的队伍,仅剩下不到一千人,蒙古首领感念他们的战功,就把他们征战西夏王朝最后到达的积石州封赏给尕勒莽,允许他世袭达鲁花赤(军政首领)。从此这些色目人就落脚在循化黄河边这块土地上,这就是现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撒拉族先人故事。

撒拉族以这里的骆驼泉为自己部落的崇拜圣地,以带来的古兰经手抄本为自己精神信仰,在这片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处繁衍生息,由当初不到一千人,发展到今天的16万多人。在中国有些少数民族消失了,如契丹、党项,而撒拉族能够逐渐发展起来,这与这个民族的适应环境能力有很大关系,他们从事游牧农耕,善于经商,到明朝改朝换代时,他们与世无争,交出元朝的官徽,在官方要求使用汉姓时,他们90%都改成韩姓。与成吉思汗的“汗”谐音。这个民族不追求纯血统,定居这里后允许和汉、回、藏、蒙通婚。在循化建了不少清真寺,其中在最大的街子清真寺里珍藏着700多年前的古兰经手抄本。在多民族聚居区,他们既保持了自己民族独立抱团性,又与世无争,从而使本民族得到发展。

这次到循化河湟地区,看到了清真寺周围和商贸街道上有很多车牌郑州豫A和南京苏A打头,我跟老伴说,你看河南和江苏在这偏远地区经商的人不少,结果仔细一看,上车开车的,都是穿撒拉族服装的人。撒拉族的经商能力可见一斑。在循化的白庄镇,干净宽阔的街道商店里,挂满了了牛羊肉,还可以看到店铺里很多党参,黄芪,枸杞子,冬虫草,花椒,线椒,薄皮黑桃,三套碗,茯茶,盖碗茶配料,等。在白庄镇对面有个旦麻古塔,(也叫阿育王舍利佛塔)供奉着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的佛位。循化牛犊山旅游景点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家乡和出生地。离县城20多公里,就是青海有名的孟达天池。山上森林茂密,华山松等各种乔木,遮天蔽日,松鼠在树间跳越。爬到天池海拔是2600米左右,天池周围山林耸立,海拔更高。我们谢绝了80元上山的骡子,坚持靠两条腿攀登,最后比年轻人多一半时间爬上了天池,并沿着高低起伏的木板栈道绕湖一周。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群峰倒影,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浅游。风景如画。太阳下山前我们从山上安全走回到车站接送点,大巴为了等后上山没有下来的人,专门调来一辆小车,拉我们在山下等车的五人回到服务区,为我们开车回到县城争取了时间。

曹孟德名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诗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我在这里摘录的是两位伟人对人生短暂的叹息。比较消极。其实看看自己差不多全白了的鬓发,何尝不对人生的短暂而感慨呢?

年轻人不要只看他们诗词中感叹人生短暂部分,曹操这首诗下面还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政治家都有不服老的雄心壮志。我们这些普通草莽已经进入人生的老年。感觉是不一样的。

老了就老了,这是自然规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读书不多,但是趁着还没有走不动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去感受大自然吧!路上有读不完的历史人文知识,有令人惊叹的美丽风景。这次13天西北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行,真的是收获不少,感慨良多。


孟达天池山门


孟达天池


孟达天池景区


天池景区


孟达天池上山骡子


天池景区栈道


孟达天池古树


回到服务区


旦麻寺


旦麻寺


清真寺


走在街上的撒拉族女性


黄河浪尖的循化人


循化赋


循化黄河大桥


循化黄河


哈哈[笑][笑]

游记,加感慨,夹七夹八。

谨以此文,献给想看的读者朋友们! 谢谢!

23年8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撒拉族   成吉思汗   天池   色目人   蒙古   王朝   河西走廊   青海   西夏   人文   民族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