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雄安之六十六 童贯兵败雄州

宋辽自签署“澶渊之盟”以后,两国迎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时代,然而辽国北部的女真部落逐渐壮大,大辽却日渐颓势,天祚帝昏庸无度,君臣离心。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趁势崛起,以迅雷之势横扫契丹,在中京一役大败辽朝。皇帝耶律延禧向远离女真人的西北方逃去,经过燕山进入夹山之中。由于耶律延禧生死不明,契丹贵族只好拥立新皇帝,这新皇帝就是耶律延禧的叔父耶律淳。

耶律淳称帝的消息传到东京,徽宗认为穷途末路的辽国分裂,正是收复幽云的良机,再加上宰相王黼和童贯等人的全力怂恿,徽宗终于下定决心武力收复幽云。其实已经退休在家的蔡京反对这次出兵,而其子蔡攸却极力主张出师伐辽。

得知宋朝即将北伐的消息,耶律淳急忙派出使者,以废除50万岁币为条件,希望能与宋朝友好、和平相处,但徽宗认为耶律淳僭逆,“天祚见在夹山,燕王安得擅立”,下令雄州知州不得放辽使入境。

宣和四年(1122)四月,宋徽宗任命宦官出身的童贯为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企图效仿周世宗柴荣那样兵不血刃招降辽国军民。同时任命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都统制,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之副。五月,徽宗又任命蔡攸为副使,与童贯共领大军,实际上是充当监军的角色。不通军事的蔡攸盲目乐观,认为收复幽云不过是一次武装游行,辽军必定一触即溃,而燕京百姓则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大军开拔前,徽宗为蔡攸饯行,蔡攸看到徽宗身边两个妃子貌美,竟然无耻地提出,凯旋之日,请把这两个妃子赏给自己,而徽宗竟然也只是笑了笑,没有生气。

徽宗召见童贯,面授机宜:耶律淳不战而降,顺利收复幽云,此乃上策;耶律淳称臣纳贡,此乃中策;耶律淳负隅顽抗,则不可与辽军交战,即按兵巡边,全师而还,此乃下策。出征在即,徽宗依然幻想着大军压境,兵不血刃收复燕京。

四月二十三日,童贯领兵十万到达高阳关边界,童贯命宣抚司向辽国境内发了一份招降榜文,这份榜文是这样说的:

  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 比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我宣抚使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拘泥于)军兵百姓,虽未命官(虽不是官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应契丹自来一切横敛悉皆除去。虽大兵入界,凡所需粮草及车牛脚价并不令燕人出备,仍免二年税赋。

  榜文写的洋洋洒洒,大军征战真的会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后一段其实把徽宗和童贯的心态描写的最清楚了,“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就是已经命令将士不得杀戮一个人,如果有违犯的,就要军法严惩。既然是打仗,怎么可能不杀人?作为宣抚使的童贯可能是为了立下不世之功,把皇帝的话原封不动的发布了出去。也可能是赵良嗣的话让他自我感觉太好了,认为根本不需要动刀动枪,只要在边境上把10万军队一摆开,燕人就会乖乖的归顺过来。

  但是,童贯到了河北前线,河北的战备情况确让他大开眼界。经过一番巡视,童贯发现河朔宋军因为进入了和平年代都疏于训练,伙食供给也很简单,甚至连像样的武器也很匮乏,尤其是军事重器数量太少了。史书记载:“即见河朔将兵骄惰,不练敌阵,军需之用,百无一有,如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须旋舂簸,仅得其半。又多在远处,将输费力,军器甚阙,虽于太原、大名、开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适用,至于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盖河朔二百年未尝讲兵,一旦仓卒,责备颇难。”

总之,就是河朔一百多年没有打仗了,依靠这样的军队打仗,一旦打起来,恐怕要误事。这时,童贯的自信心一下子受到了打击,毕竟带兵二十多年,这种情况不容乐观,使他不由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童贯分兵部署,十万大军分为东、西两路军。以雄州和广信军为东西路军的防区。以种师道统率东路兵,驻扎白沟。王禀率领前军,杨惟忠率领左军,种师中率领右军,王坪率领后军,赵明、杨志率领先锋军。种师道以都统制兼东路军总指挥自领中军。

辛兴宗统率西路之兵,驻扎范村。杨可世、王渊统率前军,焦安节统率左军,刘光国、冀景统率右军,曲奇、王育统率后军,吴子厚、刘光世统率先锋军。并听刘延庆节制。

  童贯到达雄州时,诸路人马已经到齐。童贯和诸将商议进兵,种师道说:“今日之事,譬如盗入邻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且师出无名,事固无成,发踪之初宜有所失。” 童贯回答到:“今日之军事,上(皇帝)既有成算。第籍公威名以镇服耳(也就是借用你种师道的威名,让你出任都统制),。。。。。。因出御笔、俾不得辞(因为是皇帝亲手写的命令,你不能推辞)。”

  杨可世向童贯请求:“事起之由,毫发未尝预,一旦临利害。若仓卒失计,我辈要领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国为重,愿熟计而後行。”童贯不说话,知雄州和诜在座嘲笑道:“你平时自夸能敌万人,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拉枯朽,今日观了你只不过是一个懦夫。”杨可世这才默然不语。童贯即以和诜为种师道的副手,以杨可世为前军统制。同时下令招募勇士在边境上来回驰骋,散发招降的檄文,军队不得过界挑衅。

五月十三日,童贯派辽国降官张宪和赵忠持赵良嗣撰写的《谕耶律淳福祸书》前往燕京招降,耶律淳览书大怒,下令将二人斩首。

张宪和赵忠死讯传来,童贯依然不死心,再派马扩前往燕京招降,同时分兵两路,种师道的东路军趋白沟,辛兴宗的西路军趋范村,企图以武力逼迫耶律淳投降。

五月二十五日,前军统制杨可世听说燕人早就准备迎接王师的到来,若王师入境,必箪食壶浆以迎。于是率领轻骑数千,直欲取之。至兰沟甸被辽国宗室耶律大石所掩杀,大败而还。

 五月二十九日,种师道进兵白沟河,接到报告说:河北有军情,种师道节制诸军,不得杀辽国一人一骑。杨可世即遣骁将赵明率军持黄榜旗前往边境招降,实际上赵明所率宋军和辽国军队已成隔河对垒之势。赵明占据桥头向辽军招降,还派人把黄榜旗送到辽军那里去。辽军将领看了后大骂:“不用废话,不就是死吗。”话语未完,矢石如雨就向宋军射来,宋军不曾防备,又拘于命令,不敢还击,损失不小。

前军马上把这个情况报告了种师道,种师道说:“既然两军交锋打起来了,怎能束手就死?还击的有功。” 诸将又吵嚷着说:“如果兵不血刃和平招抚燕京,那么和诜等人吃现成的,坐在那里等着奖赏。而我们还要来干什么?” 这边杨可世勒令所部将士临河布阵,分遣赵明麾众还击。

辽国军队隔着河岸挥舞军旗指挥军队作战,骑兵随着旗帜所指的方向向西奔驰。杨可世对诸将说:“下流必有可涉水渡河之处,须分兵据之。” 随后会合了种师道派遣来支援的泾原路将领赵德说:“立刻前往迎敌。”赵德还未及前往,辽军已渡水驰骛。赵德是老将,知道形势不妙,又退回来了。

杨可世大呼骂道:“匹夫怎么往反方向退呢,何以报国。”于是放弃守卫桥头,亲自前往迎战。辽国骑兵很快分左右翼围把他们围了起来,赵明兵少也被打垮,杨可世胸腹中了铁蒺藜箭浑身是伤,以至于靴子里都是血水,还被打掉了两颗牙齿,亦手杀数十人得以幸免。

当天夜里辽军还准备实施突击,因为种师道的军阵四周敲了一夜的军鼓,辽军怀疑宋军要出击,才没有出动。直到天亮,才知道受骗了,再要进攻,因为当时宋军已经合成一个铁桶阵,才没有成功。

  第二天,西路辛兴宗驻军范村,和辽军展开激战,前军王渊中枪几乎堕马,胜败未决辛兴宗遣中部将杨可世援之,又亲出军门以上将节钺督战。

看到东西两路军战况不利,种师道决定连夜退兵回雄州,辎重先行,种师道率精锐断后,但是还是被辽军发现,用轻骑追击宋军大乱。好不容易回到雄州,辽军又突然赶到,宣抚司下令诸军不能进城,估计是怕被辽军乘机攻进城来。但是这时城外大乱,杨可世率人马迎击辽军,辛兴宗也率领胜捷兵援救。当时天黑暗,北风大雨,震雹如拳,可惜宋军当面不能相视,自中午至晚上风雨更急。此战,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计。

辽国方面,耶律淳一方面担心金军趁机南侵,一方面也不想扩大事端把宋朝逼急,所以下令追到雄州的辽军撤回,宋军才没有全军覆没。

打了败仗,童贯将责任全部推给种师道,使其被贬官,嘲笑杨可世的和诜也被处分,宋徽宗听闻宋军战败,立即下诏班师,宋军第一次北伐燕京以失败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女真   契丹   燕京   榜文   兵不血刃   河北   将士   大军   军队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