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晚期·咸同时局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腐朽统治,引起清朝内部权力结构重大变化

清朝由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满洲贵族掌握军政实权,居于主导地位

八旗绿营官兵羸弱和满洲官员庸碌无能,时局危机迫使清朝重用汉臣

文庆肯定曾国藩作用,保荐胡林翼、袁甲三和骆秉章等汉臣

肃顺把王闿运、郭嵩焘和高心夔等视为时贤,延揽为门客

1860年咸丰不再恢复江南大营,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与恭亲王因皇位继承问题不和,重用肃顺载垣端华等掌握朝政

肃顺等未能制止官场腐败现象,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恭亲王留京督办和谈

恭亲王笼络留京王公大臣和统兵大员,树立威信、开阔眼界,改变传统观念

英法联军撤出北京,清朝中央实际形成热河北京两个权力中心

1861年咸丰病逝,载淳继位,年号祺祥,命八大臣总摄朝政、辅佐幼主

八大臣排斥恭亲王,不许后宫干政,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激化

9月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遭到肃顺等驳回,恭亲王与两宫太后密谋

10月两宫太后携幼帝回京,肃顺护送咸丰灵柩随后,恭亲王获得外国支持

11月辛酉政变祺祥政变,两宫太后免除八大臣职务,垂帘听政,改年号同治

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尽,肃顺处斩,穆荫戍边,其余四人褫职

北京政变是清朝内外矛盾激化和最高统治层权力斗争演变而成宫廷政变

得到多数文武大臣支持,采取不事株连政策,政局平稳下完成权力转移

西方各国放弃中立立场,以政府名义公开支持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61年咸丰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总揽全部洋务事宜

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没有隶属关系

总税务司署,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

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学校

一方面继续依靠曾国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对外改变道咸和战不定政策

一方面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合作,实行以和为主,保持中外和局政策

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扳倒八大臣掌权,继续支持以曾国藩为首湘军势力

1861年任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四省军务,节制文武

调整满洲贵族和曾国藩湘军关系,湘军成为地主阶级当权派最大实力派

曾国藩掌握军政大权,湘军势力迅速膨胀,扶植李鸿章淮军势力

湘淮军转战南北,取代八旗绿营清朝主力,湘淮系掌握地方军政

湘军官至总督巡抚者数十人,道员总兵以上百余人,武职三品以上数万人

湘淮势力从长江中下游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等北方省份

湘淮势力崛起,根本反映汉族地主阶级在清朝统治阶级权力结构地位上升

封疆大员满族官员比例大幅下降,汉族官员比例回升,满汉势力此消彼长

湘淮势力控制地方削弱清朝中央集权,造成晚清内轻外重、督抚专政局面

兵归国有变为兵归将有,军饷自筹进一步巩固兵归将有、各私其军格局

督抚掌握地方大权,监督衙门职能丧失,实开北洋军阀割据纷争先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太平天国   咸丰   满洲   湘军   时局   总督   太后   晚期   大臣   清朝   势力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