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血性的大地主,率全家抗日,结果自己和六个儿子全部都战死

猎户地主:一位不平凡的抗日英雄

每当提到近代地主,绝大多数人都视他们为反面形象,称他们是一群寄生在老百姓身上的吸血虫,无恶不作。然而,在这些地主中,也存在一些热血之士,他们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毅然走上了抗日战场,为此不惜亲人、孩子血洒沙场。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地主,在家乡老百姓眼中,他是一位“大好人”,经常无私地接济穷人。这位地主名叫戴万龄,祖籍山东人,乾隆年间其家族逃到吉林敦化。尽管几代人的打拼,到了戴万龄这一代已经颇为富裕,成为远近有名的大地主。

戴万龄常年担任沙河沿百户长,性格豪爽,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对古代英雄非常崇拜。如果不是“九一八”事变爆发,戴万龄很可能一直当个乐施好善的地主。然而,由于东北军不抵抗,东三省很快沦入日军之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32年2月8日,原东北军第六十三团第三营营长王德林成立了“中国国民救国军”,自任总指挥。

第二年,王德林来到敦化,戴万龄和他是结拜兄弟,于是设宴款待。席间王德林慷慨陈词,戴万龄深受感染,于是决定举家追随王德林浴血抗日。说干就干,戴万龄将家丁、猎人等组织起来,加入了“中国国民救国军”。

王德林见戴万龄如此血性,随即任命他为乡团大队大队长,这支部队以给戴万龄看家护院的炮手队为主力,又编入了200多名乡村青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猎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戴万龄率部多次参加了战斗,转战宁安、东宁、穆棱、安图、汪清、延吉等地。

1933年1月,面对日军的疯狂“围剿”,王德林率部撤到苏联境内,他希望戴万龄与自己一起去。然而,戴万龄不为所动,他说:“我生为中国人,死也是中国鬼,绝不到外国去!”此后,戴万龄率部不断往家乡方向进发,他于1937年春秘密回到家乡敦化沙河沿一带,之后积极为抗联搜集情报、筹措物资等。

不幸的是,由于汉奸的出卖,戴万龄被日军俘虏。在酷刑面前,戴万龄始终不为所动,最终英勇牺牲。此后,戴万龄的六个儿子(戴克勤、戴克俭、戴克吉、戴克志、戴克远、戴克政)也先后战死抗日战场。

举个例子,六子戴克政后来成为了抗联第五军团长,他很早就参加了抗战,被称为“英俊活泼之战斗员”。戴克政在1938年8月12日壮烈牺牲,年仅23岁。抗联第五军军长周保中悲伤欲绝,他在日记中写道:

“……当此抗战深入东北游击运动及其吃紧之时,余对戴克政同志寄望甚深,不幸为时未几,少壮将星殒折。为民族国家解放牺牲光荣,堪同日月齐光,惟今五军栋梁摧毁,后继乏人,殊为感概也。”

戴万龄和他的儿子们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身体力行”的抗战精神。他们不顾地主身份,毅然投身到抗日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我们永远值得怀念的英雄。

参考资料:《中国国民救国军》、《满门忠烈:东北戴氏家族举家抗日英雄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安图   猎户   敦化   地主   中国   沙河   东北军   血性   日军   全家   战场   国民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