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国际交流员走读甘肃:做多重角色“摆渡人”

2023年9月,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学员参观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甘肃省外办供图

中新社兰州9月14日电 题:国际交流员走读甘肃:做多重角色“摆渡人”

中新社记者 丁思

时隔三年,36岁的马特拉伊莫夫·阿布杜拉克曼,作为第十五期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学员,再次回到了曾经生活和学习十年的“第二故乡”甘肃兰州。

参观考察甘肃省历史文化古迹、工业企业、新农村建设、文化科研教育机构……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体验式走读甘肃,现任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丝绸之路发展基金会主席的马特拉伊莫夫·阿布杜拉克曼说,他感受到甘肃变化发展很快,希望今后能以更多角色在文化、教育、经贸等多领域,为两地交流发展搭建桥梁。

14日,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成员走入兰州社区、农贸市场,来自新西兰、白俄罗斯、伊朗、美国等国家10余名代表近距离了解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毕业于兰州大学的马特拉伊莫夫·阿布杜拉克曼汉语流畅,如今的他是比什凯克一家汉语培训机构负责人,为当地学习汉语的学生提供最佳语言学习环境。同时,他还坚持走出去,到访中国山东、四川、甘肃等地,找寻机遇推动彼此合作。

此次研习班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官员、教师、企业代表等。在为期20天的研习中,甘肃政府官员、科研机构专家、高校学者等为学员们讲授甘肃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内容。学员们还前往敦煌、临夏、兰州等地实地考察,与理论课堂实现“知行合一”。

2023年9月,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学员走入甘肃新农村,采摘大棚蔬菜。甘肃省外办供图

抱着对甘肃中医药的好奇,左膝有些疼痛的加纳卫生部规划师夸杜沃·阿杜·贾姆菲在中医药课堂上体验了针灸。

“很神奇,我的腿就不疼了,现在可以参加比赛了。”13日,他还与兰州一中的师生们切磋足球技艺。他说,在加纳,中医药服务多为私人诊所提供,此行希望能够和甘肃政府、高校、企业对接,将中医药引入加纳,分享于当地民众。

体验古筝传统艺术、学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国际贸易发展局经理赛莱斯特·努耐丝用“超乎想象”形容10天来的研习感受。她还有了一个中文名:赛茉莉。

边走边拍的赛莱斯特·努耐丝说,她要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国后分享给家人朋友们,告诉他们中国的真实模样。

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是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的国际人才交流培训项目。自2006年以来,共有来自62个国家的335名交流员参加培训。

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马聪说,该研习班的举办,密切了甘肃与各有关国家,特别是甘肃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彼此间了解,增进了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甘肃   国际交流   加纳   比什凯克   敦煌   甘肃省   外办   汉语   兰州   中医药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