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被害57年后,孙子最后笑道:祝你活到110岁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6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瀚来到河南漯河市,他打算登门拜访一位老人。

老人叫做杨钦典,听到杨瀚介绍身份后,他慢慢站起来,颤颤巍巍地哭着说:

“对不起,当年是我对不起杨虎城将军。”

自从杀了杨虎城,即便是过去了57年,杨钦典内心还是十分的愧疚,他放不下这件事。

令杨钦典感到惊讶的是,杨瀚并没有怪罪他,反而笑着说:“祝您老人家活到110岁。”


那么,为什么杨瀚会选择原谅这个杀害杨虎城的凶手呢?

抱有同情,尽力帮助

1948年,杨虎城被秘密转移到了白公馆继续关押,无论如何蒋介石都不会轻易放过折磨他的机会。

想当初,杨虎城和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武力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蒋介石本来就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怎么可能不报复他们,后来先是囚禁了张学良,没过多久杨虎城也被囚禁到现在。

而另一边,杨钦典在警备团干着日常的工作,突然收到了要把他调到白公馆,负责看守里面的人。


对于杨钦典来说,当兵这么多年来,只要哪处缺人手,经常把自己调来调去,他已经习惯了。

杨钦典作为普通的小兵,他也不是很了解白公馆,只知道里面关押的人很重要,听说来头不小。

等他到了白公馆,才发现自己要看守的是杨虎城一家,而杨虎城如今的状态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杨钦典之前听说过杨虎城的事迹,暗中也佩服他的勇气,在印象中觉得他应该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可是现在,杨钦典发现杨虎城的身体状况挺糟糕,而且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一看就是吃了很大的苦头。


杨钦典即便看见了又能怎样,他知道自己只是个小人物,他什么也做不了,安安生生地做看守。

不过,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注意到了杨钦典,觉得这个人虽然是敌人,但是和白公馆其他的看守有很大的不同。

在白公馆里,大多看守一个不顺心,就会随便挑个人打骂一顿出出气,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找自己的事,虐待里边的人都是常有的事。

可是,杨钦典不一样,他每天做着自己分内的事,不会欺负虐待犯人,把他们当做人看。

同时,杨钦典还会尽可能地帮助犯人,给他们买点需要的东西,或者把书信送出去,不会收钱才去办。


杨钦典虽然说在国民党手底下办事,但是他守得住本心,骨子里还是个很善良的人。

杨钦典自己也知道,关在白公馆的人很难有活命的机会,最后难逃一死,他对此深深同情,所以想着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点。

宋绮云经过一番观察和考虑后,决定试着争取一下杨钦典,便开始经常和杨钦典聊聊天,改变一下他固有的思想。

随着时间的发展,杨钦典和监狱里边的很多同志,像罗广斌、王朴和周从化等也熟悉起来。

杨钦典和罗广斌最能聊得来,也愿意听他讲一些革命的道理,还有共产党人的事迹和为革命所付出的努力。


每次听完,杨钦典觉得自己的思想提高了,他自小家里穷没怎么上过学,也没机会接触先进的思想,他觉得关在监狱里面的人很多都是英雄,并不是所谓的有罪之人。

渐渐地,杨钦典越来越愿意帮助监狱里面的同志,有时就算知道书信里面可能夹杂情报,他当做不知道悄悄地传递出去。

尽管杨钦典很想多做些什么,但是他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杨钦典只是白公馆小小的一名看守,不过他做的这些,对于被关押的同志已经是雪中送碳了。


发动事变,遭到囚禁

想当年,蒋介石是找什么理由囚禁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呢?1936年以后,日军在东北站稳脚跟,便大举南下入侵,企图快速占领中国,抗战形式越来越严峻了。

而蒋介石的举动让人大跌眼镜,他还是忙着发动内战,根本不想抵抗日本侵略者,坚持不抵抗政策,让日本人轻而易举地占领大片的国土。

我党一边组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一边还要抵御蒋介石发起的围剿,蒋介石这个冥顽不灵的反动派非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他简直糊涂。


好在杨虎城和张学良能够看清局势,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抗击日军。

在1935年时,张学良和我军交手多次,之前他也是想在蒋介石面前邀功,但是不断地吃败仗,他也意识到我军实力不容小觑,这样打下去只会让日本人捡了便宜。

张学良和日本人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日本人故意设计炸死了他的父亲张作霖,接着又害他回不去东北老家。

那时候,张学良还下不定主意要不要和共产党合作,还是在杨虎城的劝说下最终想办法联络我党,停止了西北地区的内战,一起抗击日本人。


为了让蒋介石停止内战,张学良在1936年多次去和蒋介石商量,希望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可是,蒋介石完全不听张学良的劝说,每次见面双方都在争吵,张学良气不过还会指着蒋介石的鼻子骂,可是蒋介石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威胁他再提此事,就把他调离西北。

多次不欢而散之后,张学良对蒋介石感到失望,找来杨虎城商量,问他:“蒋介石还是不愿意停止内战,我们该怎么办?”

杨虎城坚定地说:

“为今之计,我们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蒋介石来到西安,武力扣押他停止内战,抗击日军。”


张学良思考了很久后,拍了拍桌子说:“好,就这么办,是他蒋介石先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了。”

在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召集起部下,宣布兵谏的命令,部下们也表示同意。

接着,张学良和杨虎城派兵控制住西安城,然后将蒋介石控制住,逼迫他停止内战。

蒋介石被逼无奈只好同意,满脸不情愿地签订停止内战的协议,自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按照蒋介石的要求,亲自护送他回到南京。


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反咬一口,将张学良囚禁起来,他要出心中的一口恶气,不过他并不敢杀张学良。

因为张学良的身份,十几万的东北军听从张学良的指挥,要是杀了张学良,东北军势必兵变,蒋介石不敢冒险。

蒋介石把张学良囚禁起来后,便马不停蹄地要找杨虎城算账,随便找个理由卸掉了他的军职。

蒋介石装出一副好人的模样,说:

“虎城啊,最近大家对你的非议很大,我觉得你还是出国考察吧,暂时避避风头。”

杨虎城就这样强行被送去国外,所有的动向都要受到监视,但是他知道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他作为将军,怎么能够在国外过安生日子,让中国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杨虎城开始频繁地写信请求蒋介石同意他到前线去抗日,蒋介石无一例外地驳回了。

后来有次,蒋介石觉得时机成熟,等杨虎城再次请求时便同意了,他从头到尾想着的都是报复杨虎城。

杨虎城收到回复后,急匆匆地带着一家老小回国,他刚回来就直接被扣押了,才知道这是蒋介石的一个阴谋。

很快,杨虎城就被秘密关押到重庆,蒋介石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对此消息严格封锁。

为了避免杨虎城逃脱,关押的地方一直不固定,所以到了1948年,杨虎城一家被关到了白公馆。


心怀愧疚,弥补过错

杨虎城一家被关到白公馆,没多长时间又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监狱里的同志们知道消息都很担心他的安危,因为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蒋介石难免做出疯狂的举动。

在1949年9月,杨钦典突然接到杀害杨虎城一家的命令

,他虽然和杨虎城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他知道杨虎城是救国救民的好人,要是杀了好人,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可是,杨钦典知道如果自己敢当面推掉,便会性命不保。接着,他和特务们一起来到了关押杨虎城的地方,把杨虎城他们带到另一个地方秘密杀害。


特务先是一刀刺死了杨虎城的大儿子,杨虎城看到大儿子倒在血泊中,痛不欲生地和特务们拉扯,被他们狠心地刺了几下,英勇地牺牲了。

宋绮云恳求特务们放过杨虎城年幼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宋振中,但是特务们不予理会,一脚把宋绮云踹在地上杀害。

杀死他的儿子宋振中,也就是小萝卜头的任务交给了杨钦典,杨钦典掐住孩子的脖子迟迟下不去手,一旁的特务见状推开他说:

“连个小孩都杀不了,真是没用的废物。”

接着,特务心狠手辣地掐死了小萝卜头。杀害杨虎城一行人的任务完成后,特务们高高兴兴地领着奖金回去了,只有杨钦典高兴不起来。


杨钦典回到白公馆后,不知道如何把杨虎城被杀害的消息告诉罗广斌他们,他们肯定不会原谅自己,自己的手上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蒋介石知道国民党的大势已去,在台湾地区前下令把白公馆关押的所有人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每天都有同志遭到特务的杀害,牺牲在了解放的前夕。杨钦典看到这样丧心病狂的场面,心里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他忘不了杨虎城被杀害的画面,深深后悔为什么自己不能多做一些事情。

杨钦典想要把狱中的朋友解救出去,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当时,白公馆的特务几乎全被抽调去另一处执行任务,钥匙交到了杨钦典手里,命令他好好看守这里。


等特务们前脚刚走,杨钦典就把钥匙交给罗广斌,说:“我待会儿上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听到我跺脚的声音,你就赶紧带着他们逃吧。”

在杨钦典的帮助下,罗广斌等19个同志成功逃出来监狱,而过了一会儿,杨钦典赶来和他们会面。

很快,重庆解放了。罗广斌和其他同志联名写了一封信,说明杨钦典在白公馆期间所做的一切,让杨钦典带着这封信前去自首,将功补过。

重庆方面的同志看到来信后,对杨钦典表示了感谢并没有怪罪他,知道参与杀害杨虎城的行为不是出于他的自愿,还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杨钦典备受感动,婉拒了这番好意,他觉得自己是个有罪之人,只想回到河南老家去种地,简简单单地过完一辈子。

直到2006年,杨钦典才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杨虎城的孙子杨瀚亲自找上门来,想要见一见这位老人。

杨钦典知道杨瀚的身份后,赶忙站起来,泪流满面地说道:“孩子,我对不起,我对不起杨虎城将军。”

杨瀚摇摇头说:

“老人家,我没有怨恨你,相反我祝您活到110岁,健康长寿。”

杨钦典疑惑地问:“你为什么不恨我啊?”杨瀚微笑着回答说:“我看过《红岩》,知道你当初的事迹,你不要再自责了。”


《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正是杨钦典当年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下的同志,他在回忆录中专门对于杨钦典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小萝卜头   西安事变   红岩   安生   孙子   特务   日本人   内战   蒋介石   年后   本文   同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