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技近于道的人,他们也是最接近超凡之力的一批人物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说某项技艺或技术在达到顶峰后,就会接近道的境界。

而道是什么?

道即本质及规律,触摸到这一层,就会产生质变,表现出神乎其神的效果。

“技近乎道”如果用小说来划分这就是超凡如圣的级别。

这句话是从我们中国古老的道家哲学中,总结出的规律。

技与道,有某种相通的地方。那么到底什么是技进乎道呢?

我给大家几个“技近乎道”的高人,他们有些是传说有些确实史料真实记载,而他们的记载来自史料最为严谨的春秋战国时期,了解过中国史学文化的人都应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家是出了名的考证党和硬骨头,所以这个时期的史料有很大程度代表了“真实”。

第一位:詹何

很多人对这詹何都很陌生,甚至听都没有听过,我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他。

詹何战国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杨朱“为我”思想的继承者,他最擅长“术”,这个“术”就是算。

除其之外他还有一项神技,那就是钓鱼,如果说姜太公钓鱼,实际上钓的是人,并不是纯粹的钓鱼。那么詹何就是代表纯粹钓鱼技术的巅峰了。

詹何凭着一根单股的钓鱼线、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钓鱼钩、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为钓鱼竿,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便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装满一车的鱼

回头再看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讲过,蒲且子射箭,用弱弓细缴,借助风力把箭发射出去,一箭就射中青云边上的两只黄莺。 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不偏离目标。我仿照他射鸟的做法,学着钓鱼,学了5年才彻底领悟了他的技术。当我到了河边拿起钓竿钓鱼时,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钓鱼,把鱼线抛出去,让鱼钩沉入水中,手上用力均衡,不会忽轻忽重,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干扰我。鱼看见我的鱼饵,如同污泥泡沫,毫不怀疑地一口吞下。所以我能够用弱小的鱼具制服大鱼,用轻的东西取得重的东西。”


第二位吕梁男子

这位没有名字,只是相关记载出自《庄子》

孔子游玩于吕梁山,看见瀑布有几十丈高,流水冲出去四十里远,鼋(巨龟) 鼍(鳄鱼)鱼鳖都无法游动。却看见一个男子在瀑布之下游泳,夫子以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杀的人,便叫弟子顺着水流而下去营救他。

可是这男子游出了几百步又从急流中来到岸边,披散着头发在塘埂下边走边唱。

孔夫子赶上去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呢,但仔细一看还是人。那么我请问你是否有道术秘诀啊?"

那个男子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道术秘诀。我以水的流势起步,顺着水的波动而起伏,浑然不觉中也就成功了。我与漩涡一起进入水流的中心,与涌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流动方向而不是顺随我自己的方向,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

孔子问:“什么叫因势而生,顺势而长,不觉而成呢?”

男子说:“我生在山区丘陵就安心生活在山上,这就是因势而生;在水边成长就安心住在水边,这就是顺势而长;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成功而我却成功了,这就是不觉而成。”

第三位韩娥

韩娥是典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主人公,当然她也是最早一批的爱豆

韩娥春秋时期韩国女子,擅长唱歌。我们常说,说的比唱得好听,实际上歌声的感染力,要强过千言万语。

华夏古人十分重视礼乐舞,并不是像很多网友说的汉人不善舞,汉人的舞乐近乎失传,本来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在八国联军时期,保存在太常寺乐舞之谱都被小本子给抢走了,以至于现今很多音乐都要从小本子哪里找。

不过还好的是,现今文化觉醒了,文化也在跟着复苏,迟早有一天我们都会拿回来的。

“先王舞云门以祀天,舞咸池以祭地,舞箫韶以祭四望,舞大夏以祭山川,舞大濩以亨先妣,舞大武以享先祖。黄帝、颛顼、帝誉、尧、舜,是谓五帝。”

回到韩娥这个话题上面,有一次韩娥路过齐国,盘缠用尽,不得已用卖唱来筹集盘缠。她的歌婉转悲凉,极具感染力,路人纷纷感动落泪,慷慨解囊。

在韩娥离开之后,人们依然沉浸在她的歌声中,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连饭都吃不下。后来有人追回韩娥,请她再唱一首欢快的歌曲,人们才忘记悲伤,转悲为喜。此后当地也诞生了很多擅于唱歌之人。

第四位师文

师文是春秋时期郑国人,擅弹奏音乐。曾拜在鲁国著名乐师师襄门下。师文学了三年,却始终不能弹奏完整的乐章。师襄觉得师文没有天赋,要赶他走。师文说,我并非不能弹奏,只是我志在用音乐表达我的内心。

在我不能准确把握自己内心情感的情况下,不敢放手演奏,再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师文当众抚琴。当他弹奏代表秋天的音符,忽然吹来一股凉风,草木纷纷结出果实,之后四季变化、风起云翔,皆随音乐而动。


第五位偃师

周师时人,国籍不详,擅长人偶术。当年周穆王西出昆仑,返回时半路碰到一个叫偃师的人。偃师制造了一具会跳舞的人偶,献给周穆王。这个人偶外表与正常人无异,活灵活现,舞蹈也跳得很好。

人偶一曲舞罢,周穆王忽然发现它朝着自己嫔妃眨眼,似乎挑逗。周穆王大怒,要杀了偃师,偃师赶忙谢罪,当场拆了人偶,展示给周穆王看。只见人偶五脏六腑,无一不备,皆是假物。再组装起来,人偶又恢复灵动。

但是我个人感觉偃师并不是机关师,而是巫师

我为何会这样推测,因为这个傀儡竟然会眨着眼睛去挑逗穆王身边的妃嫔,而当时巫师巫术盛行

首先偃这个字在当时是和死亡有关

偃,僵也。——《说文》

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左传·定公八年》

在周朝能和死亡有关系的大概率就是巫师

而“采生折割”这个名词最早是出自于古代巫术:“以人祭鬼,求鬼于名利。”

《元典章》记载:“土人每遇闰岁,纠合凶愚,潜伏草莽,采取生人,非理屠戮。彩画邪鬼,买觅师巫祭赛,名曰采生。”

所谓的“采”其实就是搜寻、找的意思,“生”指的便是材料

“登上弇山。在返回途中,还没到达中国,路上碰上一个自愿奉献技艺的工匠名叫偃师。”

弇山现在一直认为这是天水齐寿山,而天水一带是伏羲一脉的起源,后来伏羲后代有一部分去了巴蜀之地建立了古巴国,而古巴国是巫文化极度盛行的一个国度

《山海经》记载巴国人都是伏羲的子孙后代,由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之后又生廪君。廪君又叫务相


第六位庖丁

庖丁这位,大家都很熟,毕竟经过了儒家道家甚至是史学家的宣传。

庖丁战国时期人,他的手接触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都哗哗地响,刀子刺进牛体,发出霍霍的声音。

没有哪一种声音不合乎音律:既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

当时文惠君问:“庖丁你的技术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呢?”

庖丁答道:“我所喜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它比技术进一步了。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了;现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触牛,不再用眼睛看它,感官的知觉停止了,只凭精神在活动。

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断骨头。

现在,我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啦,它宰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口像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

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虽说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处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轻,结果它霍地一声剖开了,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

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这就是“心流”,从心顺道,是养生也是技艺的研习之路

第七位聂政

这位是刺客中武力最高的一位,他是单纯的把武艺练到了极致

聂政本是一名屠夫,因为在老家杀了人,与母亲和姐姐一起逃到齐国避祸。后来被一个濮阳人严仲子知道了,就经常带着酒菜到聂政家来,跟他喝酒聊天,还拿出很多金银珠宝送给他母亲。

聂政知道严仲子肯定是有事求自己,于是对他说:“因为我母亲还在世,所以我不能随便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别人。”严仲子再三请求也没有用,仍然尽了宾主之礼才离开

公元前397年,聂政等到姐姐嫁人,母亲也去世了,才去濮阳找到严仲子问:“您的仇人是谁?现在我可以去做事了。”

严仲子说:“我的仇人是韩国宰相侠累,他家人多势众,守卫严密,我派了好几拨人去刺杀他,都没有成功。如果你要去,我多派些人手给你帮忙。”

聂政说:“这个事人多不便,万一有人被抓住泄露了您的底细,整个韩国的人都不会放过你的,到时候您的麻烦就大了!”

于是,聂政单人独剑,径直从大门里走进去,直冲大堂,一剑将侠累刺死。然后与府中的卫兵大战,又杀死几十个人,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聂政划破自己的面皮,挖掉眼睛,剖腹自尽而死。

事后,韩国查不出聂政的底细,于是将他曝尸于市,重金悬赏。他的姐姐听说后,不顾杀身之祸来到韩国,将弟弟的姓名籍贯扬之于市,然后也悲伤而死。

我想如果聂政不是因为有姐姐这个弱点,他能杀更多的士兵,且还能轻松离去。

而且聂政手中只有一把剑,侠累是韩国宰相自然守卫他的士兵也是精锐,至少是及戈剑盾甲都有,外加上他的门客也许多擅长击技之人,却挡不住聂政手中一柄短剑,可想而知聂政的武艺有多高了吧。


第八位养由基

养由基是楚国人,是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等词语的主人公

射箭一直在古代军事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连儒家创始人孔夫子提倡的“六艺”之中都有列入。

养由基就是把射箭练到了近乎于道的境界

楚共王带兵与晋厉公在鄢陵对峙,养由基和潘党抓住开战之前的空隙进行了一次比试。潘党先射三箭,三箭皆中红心。养由基以为不足为奇,当场表演了百步穿杨。潘党将百步外杨树的三片树叶涂黑,并标上数字。养由基在百步之外按照顺序射三片树叶,依次而中,让潘党无话可说。然后两人又较力,潘党一箭射穿了七层坚甲。养由基更厉害,一箭将潘党的箭剖开,再穿七层坚甲。

这个坚甲应该是犀牛皮甲涂上大漆,这种甲,光一层都足够抵挡普通弓箭射击,更别说七层了,养由基一箭破开前面潘党的箭再顺势穿透七甲,不神技乎?

曾经养由基有一次看到一块像兕(类似犀牛的一种动物)的石头,于是一箭射中石头,此箭力大无比,箭杆射进石头中,只有箭羽露在外面。

还有一次,楚王在园林中游玩,有只白色的猿在那里。楚王命令擅长射箭的人射它。箭射出去好几支,只见那白猿接住箭,嬉笑。楚王就命令养由基来射。养由基刚拿起弓,那猿就吓得抱着树木号哭起来。

第九位欧冶子

也许很多人会说欧冶子锻造的剑现代技术就能轻易打造出来,但是请别忘了,欧冶子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而且全靠人力,我想说在这方面欧冶子的锻造技术已经技近乎道了。

欧冶子是越国人,他当时的君主是勾践,勾践有一把剑被称为“中华第一剑”

这把剑在零星的记载和传闻中就是欧冶子所锻造出来的

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与《越绝书·宝剑篇》上的描述十分吻合,其坚韧锋利足以证明《战国策·赵策》对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的描述并非虚言

这把剑在地底下躺了两千多年,竟然丝毫没有生锈,依然寒光闪闪,而且还依然锋利无比,吹毛断发,即便是20多层的复印纸,一剑下去也可轻松切断。

这不是技术高超的表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神技   勾践   偃师   庖丁   鱼钩   楚王   刀口   韩国   超凡   最接近   人物   地方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