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贪吏有多勇敢?竟然敢偷军机处的“财物”

贪吏是伴随着清朝社会制度的无所不在的影子。小管的小腐败和大官腐败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不过,敢于对小官腐败“破规”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的职位虽低,但身处关键部门,常常成为骇人听闻的“大老鼠”。



小官腐败的银行家

清朝光绪年间担任户部银行助理的史恩泽是一条“赚钱正道”的蠹鱼。作为国库财政部长,史恩泽在资金进出方面遵循老套路。无论钱进国库还是出国库,他都会从中受益。

入酷最重要的项目是各省和海关缴纳的税款。钱在运输和检验过程中难免会丢失。因此,仍有一些地方通过银行支票将税款缴入国库。



这位史库吏又夸大了全额转入银行的损失,以中饱私囊。然而,通过银行支票的税款并没有提取出来,而是继续存入银行收取利息,并偷偷地支付。当然,目前还不清楚史恩泽是否会向上级致敬。

至于从国库中拿出的税款,史恩泽更是咄咄逼人,索要回扣。光绪十二年十二月,时任山东巡抚张曜向朝廷奏报,特批户部库银100万车,用于黄河铁路的维修。当他和会计部官员去银行取钱时,史恩泽立即要求回扣一万两白银,即百分之一。虽然被断然拒绝,但按照这个关系,内务部每年拨款的数额惊人,而且财政部官员任职六年,所以史恩泽的身家也很丰厚。



财富可以通神推翻君主

时任内政部部长孙毅敬得知史恩泽的大胆举动后,立即将其抓获并严酷审问,但史恩泽拒不承认。于是孙一静“逼供”,要求史恩泽交出一万两白银,然后就放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即使史恩泽的贿赂请求没有成功,单凭小官提供一万两白银就足以证明他肯定是腐败的。但由于史恩泽并不是真想得到这100万两河南两,所以“他没有依靠证据,也不肯说出真相”。无奈之下,史恩泽被带到了刑事司法部,根据该部的决定,他只是被免职,并处以“一百根棍棒和三年缓刑”。

奇怪的是,次年,即光绪十三年二月,宫中下旨斥责孙宜敬,说他当时办案不当,引供。特权。



清末的毓庆宫是光绪帝读书、成长的地方。就这样,孙逸镜解除了太师的任务,彻底驱逐了权力核心,失去了接近皇帝的机会。

但即使孙怡静的招供是错误的,掌柜和国师也是完全不同的。最终,收银员获胜。当时人们说这是史恩泽暗中操纵撒钱如水造成的,但孙一静直到去世仍会为此担忧。至于史恩泽,他被关押一年后才被释放,过着像富翁一样的生活,“连栋房屋,多层庭院……下雨下雪都不用盖,还有漂亮的女演员烧烟”。每天都有他。”



皇帝的眼睛在灯下很暗

老北京有句话:小房子有树,粉刷一新就不再旧了,一看就是内政部。这是用来讽刺内政部暴发户官员的样子的。由于内政部官员绝大多数是旗人或八旗前三名的官员,裙带关系严重,层层保护,官员互相保护。因此,他们成为皇权体系中的“灯下黑”,缺乏权力监控。

据《谏书稀庵笔记》记载,光绪帝大婚时,内政部购买了婚礼所需的一切物品。当时,内政部官员已经制定了一份购物清单和预算,其中的开支和金额已经“爆炸”了很多。但时任内政部医生的苏某看完后摇摇头,问起草该文件的同事:“你能吃够一辈子吗?”同事们都很满意。但首相却说:“你已经够了,但我还不够,在十字架上加一,改成一千。这个东西是我的,我一个人承担罪责,与你无关。” ”真是勇者压死,胆怯者饿死。



类似的事情,在齐如山的《清宫史话》中也有记载。光绪大婚期间,有人求救。他联系了内相府的郭老师,找到了一份为坤宁宫洞房绣门帘的工作,总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门帘做好后,非常漂亮,管家就让郭和绣娘多做点账。郭大胆地开了一张500多两的账单,管家却说太少了,退回了账单。后来数量减少到五千两。呈给内政大臣时,被人嘲笑他小气,于是五千账上又加上了两万。

如果腐败是拿着钱袋子的部门最常犯的错误,那么其他部门呢?

以国子监为例,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由于清末大规模的捐赠模式,在国家税收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富商都会将国子监的囚犯捐赠给自己或子孙以维持生计。这些钱往往是朝廷的一半,而经管的太监则私下保留一半。就连该国名义上的最高教育机构也变成了如此肮脏的地方,而其他政府机构也在努力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这些官员虽然官位低下,但并不在意自己名誉的损失。他们只想拥有丰富的家庭资产,造福子孙。至于他们为何如此大胆,没有其他原因,无非就是效仿而已。



太平天国金印被盗

人类的贪婪是无限的,小官就是这样。这些高官为了赚钱拼命,甚至胆敢窃取国家财产。同治四年10月25日,内务部通报称,军机处张经警卫室金印不翼而飞。内政部当即下令将涉案的仆人、太监等人带到刑司问话,因为这枚金印意义重大。那是一年前被抹掉的太平天国金印。上面写着“太平天国金印万岁”四个字。这是朝廷平息心腹烦恼的证据。

那么到底是谁偷走了金印呢?如果金印再次被毛残得到,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此事性质严重,经过严格审讯、走访,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经调查发现,金印丢失后,出现在京东四牌坊的万盛昌珠宝店内,被一位姓萨的官员熔化成10根金条。后来得知,金印被萨姓官员的叔父军飞行员张敬和刑部尚书萨隆加从警卫室偷走,并打算将其熔成黄金以谋取私利。 。花费。真是又蠢又大胆。



即使面对国难,他仍不肯罢休

除了这些贪官自取其辱之外,还有各种官僚陋习作为这些高官的赚钱方式。即使国家陷入危机,他们也不会停止。 1901年,由于前年的庚子事件,北京城坑坑洼洼。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后,太后和皇帝要回北京。但花园、宫殿、街道皆已成废墟,遂请兵部尚书回京。景丰和他的前任顺天府刺史陈夔龙负责修葺。

据初步估算,仅修复天坛和地坛就需要花费约100万两。兵部尚书景丰欲根据实际需要,将工程造价增加至120万两。跑去弥补庚子事件中的损失。但陈奎龙以国家困难为由极力劝阻,最终项目资金流向问题未能解决。陈奎龙和景峰也从此结下了仇家。



可笑的是,景丰身为满族人,并不珍惜满族国家,还准备占便宜。大批满族官员的贪得无厌,早在乾隆时期就已为世人所知。乾隆六十年,闽浙总督乌拉那因贪污隐瞒福建祸患,造成福建腐败腐败。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福建大学成员几乎都受到了指责。


参考:

【1】《清代档案史料选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近代笔记过眼录》徐一时中华书局

【3】《梦蕉亭杂记》陈奎龙中华书局

【4】《清宫史话》齐如山中信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内务部   国子监   内政部   太平天国   光绪   军机处   恩泽   国库   税款   财物   清朝   腐败   官员   勇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