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印度54年的中国老兵,迷路误入印度,无奈在印度娶妻生子

《1914年麦克马洪线下的王琪:被遗忘的战地老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年后,清政府彻底倒台,中华民国成立。在这一年,英国还在统治印度,为了阻止俄国势力南下,确保英国商业利益,英国决定出兵藏南,打算拿下西藏,以此作为印度的屏障,避免印度受到俄国的侵害。

英国这个出兵的时间挑得很准确,此时中华民国刚成立,局势尚未稳定,西藏此前刚发生过动乱,并未归心中国政府。英国一来,刚好把局势弄得更加混乱,大家都在混乱中争抢最大的利益。

争了一段时间,谁都不服谁,大家发觉还是得坐下来谈判才行,不然老打下去,两败俱伤。于是在1914年,英国、西藏、民国三方各派代表开了个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出现了一条名叫麦克马洪线的边境线,直接把中国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到英属印度,这9万平方公里土地俗称藏南。

中方自然不同意把藏南划给英属印度,但是英方偷偷做了手脚,中方在错误情况下签了麦克马洪线的协议草案,此后,矛盾就此展开,而且矛盾越来越大。

这个矛盾后来影响到一个中国人,他叫王琪,在这场矛盾中,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去为这场久远的矛盾战斗。因为一次“意外”,这位中国老兵被迫滞留印度54年,鬓发皆白后才能回到故乡。

这个事情很奇妙,当麦克马洪线被划出来时,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这条线背井离乡54年。相比于这条线,这个人的历史更让人唏嘘,因为他的人生,他的生活背景,他的选择,和麦克马洪线的历史一样深重。

王琪,原名王养院,1937年出生,排行老三,在那个困难的年代,王琪家里还有闲钱供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读书,应该不是一般家庭。

而且王琪读完小学后,又读了初中和高中,这种学历在当时也算高学历了,但是王琪并未止步,读完高中后又进技校读了一年,专业为测绘专业。

这位高材生读了一年技校后,入伍当兵,他那奇妙的人生之旅从这时开始展开,但是他的奇妙之旅和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奇妙的结合起来,便带有一丝悲哀。

王琪入伍当兵的时间是1960年,此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非常非常多的人因为缺少粮食而饿死。王琪运气好,当了兵就不用愁吃喝问题,至少不会饿死。

1961年,印度打算实现麦克马洪线的区域划分,于是出兵攻打藏南,中国也出兵回击印度。在此之前,因为情况特殊,中方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英属印度在印度局势艰难的情况下,也只能模糊掉麦克马洪线的问题。

当印度于1950年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成立印度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承接英国统治印度时的领土划分,包括麦克马洪线的划分,因此,印度决定以武力夺取藏南,实现英属印度时的明确区域划分。

这个时候,1914年的麦克马洪线巧妙地和1961年的王琪联系起来,并影响王琪此后54年的人生。

而此时的王琪当了兵,并被编入独立工兵营二连,工兵营如其名,主要职责是进行道桥、布扫雷、爆破等野战工程保障任务,王琪所在的二连就是专门负责桥梁的,也叫渡河连。在藏南发生战争时,王琪所在的部队被抽去前线作战。

不过王琪是学测绘的,他在战争中的工作应该主要是测绘地形,搞这种测绘,应该对行军打仗过程中的敌我势力划分有所认识与明确。

但是很巧,王琪偏偏在自己专业的事情上栽了跟头,他在藏南的森林中迷路,而后误入印度,最后发现印度的红十字会车辆,并因此被掳去印度,这个说法很快引起争议。

根据王琪的说法,他在12月31号请假出去游玩,不小心误入森林,山高林密,他误入印方领地,因此被抓。而在31号时,中印战争基本结束,双方都在清理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一开始印方战争失利,中方向前推进到阿萨姆邦大平原,也就是传统的印藏分界线。

但是中方因为种种原因,停止战争,主动后退。在12月30号和31号,中方全部撤回达旺河以北地区,这个时候中方的防御状态就是沿着达旺河北岸进行兵力部署,防止达旺河南岸印方的反攻和袭击。

既然有河,那就有桥。达旺河有钢索桥和简易渡河桥,还有唯一一条可以过车的桥,就是东新桥。但不管有桥没桥,想要去到达旺河沿岸,也就是印方控制区,就得过河,王琪的渡河连就是遇水搭桥的,他应该对桥的位置和达旺河的位置很清楚。

这也是王琪的争议所在,他在中方占领地的森林迷路,遇到印度红十字会车辆,中方的占领地怎能会出现印方的车辆?这意味着他此时所在地方处于印方控制区,意味着他已经过了桥,过了河。

在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位置尤其敏感,过了河就是敌人占领区,那就不应该过河了。即使迷了路,那也应该在我方位置摸索出来,而不是下了河谷,渡过达旺河,再遇到印方人员。

王琪是渡河连的士兵,还是学测绘专业的,对达旺河的地理位置、敌我双方占领地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但是仍然出现在印方占领地上,实在令人疑惑。

而且迷路了也可以根据地标来确认自己的位置,这个地标就是达旺镇的达旺寺,这个寺庙建立在半山腰上,位置突出,十分显眼,而且12月份不是雨季,没有大雾,天气晴朗,迷路了也可以根据达旺寺的位置推断出自己的方向。

这些情况下,王琪的“失踪”说法让人难以信服。但是联想到历史情况,似乎他的情况会比较好理解。王琪此前经历了大Y进,三年困难时期,死的死,伤的伤,这也许会让他对现实有了自己的另一种想法。

而印度在独立后,靠着英国统治时期留下来的工业化底子,加上政府的经济策划比较合理,印度发展蒸蒸日上。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促成他的另一种选择,当然这只是基于现实情况的猜测,但是生活远比这个复杂得多。不过有一个例子倒是可以提供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和王琪同龄的老兵,叫刘树荣,他于1963年由不丹方向进入印度,之后也在印度娶妻生子,不愿再回到中国。

根据王琪的描述,被捕后,他被带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并遭到印度方面的审问,他不回答任何问题。为了获取情报,印度方面试图通过灌醉王琪来迫使他交代,但是王琪睡了一觉之后并没有吐露任何信息。

最终,王琪被以间谍罪名投入旁遮普邦的监狱。在监狱里,王琪过得相对安稳,不需要做苦力活,有饭吃有地方住。虽然他与家人失去联系,但至少有自己的生活。

但是印度政府不放过王琪,让他在流亡地生活了54年,无法回国也无法离开印度。他的生活穷困潦倒,衣着破烂,过着与家人隔绝的生活。

然而,王琪的家人一直在努力为他寻找回国的机会,经过多方努力和媒体报道,王琪终于于2013年拿到了护照,回到了中国,与家人团聚。

这个故事让人感慨万分,一个普通人被卷入了历史的漩涡,成为了被遗忘的战地老兵。他失去了家人、家园,流落他乡,面对着命运的无情嘲弄。

但是,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后,王琪终于重获自由,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他的故事是一个坚韧和奋斗的象征,也是一个悲壮和坎坷的人生之旅。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努力追求,最终我们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王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他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人的顽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被遗忘的战地老兵,让我们记住王琪的坚韧和勇气。他的故事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困境中永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印度   中国   麦克   西藏   英国   领地   中方   家人   无奈   位置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