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巨贪王亶望:半年收取1万9千人“监粮”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导语:

清朝历史上,和珅是备受瞩目的贪官之一,但在他的阴影下,还有一个名叫王亶望的官员,他几乎可以与和珅媲美。王亶望,一个出身官宦世家的山西人,在乾隆时代堂而皇之地掀起了一场贪污风暴,将整个甘肃省卷入巨大的腐败漩涡。本文将为你展开这位贪官的生平及其罪行,以及最终他的悲惨结局。

王亶望,这个名字或许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些黯然失色,但他的故事,却是清朝腐败史上一个极为鲜活且令人不齿的篇章。与和珅齐名的他,生于山西临汾,家世显赫,其父曾任江苏巡抚,为官宦之家的少爷。


1750年,乾隆十五年,王亶望考中举人,但不甘平凡的他很快用金钱买下了一个知县的职位,从此踏上了官场的黄金之路。在他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金钱似乎是他的法宝,让他一路畅通无阻,历任山丹知县、皋兰知县、武定知府、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等重要职位。

1773年,乾隆帝临幸天津,王亶望机智地进献了一枚金如意,镶嵌着珍珠。虽然乾隆帝并未接受,但王亶望却因此获得了提拔,晋升为甘肃布政使。而甘肃这块官场,存在着一项名为“监粮”的潜规则,即小民献上一定数量的豆麦,便可获得国子监生的资格。王亶望在此大展身手,争取到了在全省范围内恢复“监粮”制度的机会。虽然表面上是收粮食,但实际上他将其兑换成白银,不仅贿赂上司,还对下属官员保密,只分给部分官员,而他个人则独揽大部分利益。


短短半年时间,王亶望就收取了一万九千人的“监粮”,八十二万石豆麦。这个数字让乾隆帝大为震惊,不禁怀疑甘肃穷困,土地贫瘠,怎么会有近两万人献粮?他还提出了质疑,将这些粮食借贷给百姓,保留在民间,任其自行流转是否更有利于国家。乾隆帝甚至向陕甘总督勒尔谨发难,然而,勒尔谨也被牵扯进了这场巨大的贪污漩涡,为王亶望谋取私利。在官场尔虞我诈之下,贪污如潮水般滚滚而来。


不仅如此,王亶望在浙江巡抚任上,也展现出了极度的奢靡品味。乾隆帝南巡时,他为皇帝提供了奢侈的住宿和食品,激起了皇帝的愤怒。乾隆帝警告他不要再奢华浪费,南巡的目的是视察民风民俗,而不是游玩。然而,王亶望似乎并不受规矩束缚,他的贪欲之心仍然燃烧不息。

母亲去世后,他请求回乡守丧,百日后回来监督海塘修筑。乾隆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将广东巡抚李质颖调任浙江巡抚。然而,在监督海塘修筑的过程中,王亶望与清廉的李质颖发生了严重分歧。李质颖弹劾王亶望丁忧期间,妻子儿女都没有回老家,违反了古代礼制。乾隆帝大怒,罢免了王亶望的官职,命他监督修筑海塘,然而,这仅仅是贪污案的开始。


1781年,大学士、刑部尚书阿桂前往浙江检查海塘修筑工程,发现嘉湖道台王燧和嘉兴知府陈虞盛趁机贪污公款,于是向朝廷弹劾这两个官员。乾隆帝得到奏报后,怀疑王亶望在任内纵容了这两名官员。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乾隆   海塘   巡抚   知府   知县   甘肃   浙江   官场   清朝   千人   官员   本文   半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