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阴阳两面:一手贞观之治,一手玄武门之变

《春日望海》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被白居易叹为“圣人有作垂无极!”的,唐代最有作为的君王唐太宗李世民,在后世的评论里一片赞叹之声。他随唐高祖晋阳起兵,在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李世民从这时称为秦王,而这样的一个帝王,开创贞观之治的被称作为政治完人的帝王,也有自己得阴面,这个阴面就是玄武门之变。这贞观之治的阳面和玄武门之变的阴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唐太宗。

唐朝初建

一、玄武门的遗憾

司马光《资治通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玄武门之变

根据《资治通鉴》,唐高祖取得天下,大多数是因为秦王李世民的功劳。而太子李建民,对于秦王心生妒忌,联合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终于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杀死了齐王李元吉,李世民终于被立为太子,并在两个月后执掌了整个唐王朝。而李世民杀兄弟的举动,在后世多受诟病,也成了李世民晚年的心病。

二、贞观之治的辉煌

北宋·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北宋·苏辙:“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经过了隋朝末年的大乱,新建立的唐朝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新局面,李世民面对的复杂局面使得他更加的励精图治,最终隋朝末年动荡局面得到终结。而司马光对唐太宗的评价也非常的高,而苏辙更是说唐太宗是西汉以来的第一人。而唐太宗善于纳谏言,更是被传为后世美谈。

三、光明下的阴影——太宗继承人之争

蔡东藩:高宗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李世民在即位为帝之时,即册立皇太子李承乾,但是李世民犯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的错误。李世民对魏王李泰十分宠爱,甚至允许李泰设置文学府,可以自行招揽学士。魏王李泰因太宗的宠爱,慢慢的对皇位有了想法,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试图暗杀魏王李泰,事情不成,又转而想效仿玄武门之变,进行逼宫,最终事情败露而失败。李世民为了保全长孙皇后的三个子女,最后选了仁厚孱弱的李治作为太子。李世民晚年经历的继承人之争,就如同玄武门的再现,也是光明之下的阴影。

四、小结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后世交口称誉的一代贤君,创立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太宗却同样很难处理好,以至于太子走上了他玄武门之变的老路,不可不谓一种遗憾吧。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贞观之治   长孙   秦王   阴面   王朝   隋朝   继承人   后世   唐朝   两面   太子   阴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