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两种思想的碰撞


原创不易,有劳看官点个关注,一起交流![作揖][作揖][作揖]


傅国涌先生写了一篇《我所理解的胡适》,文中将胡适和鲁迅这两位大师比较评论了一番。我读了感触很深,却又意犹未尽,于是忍不住还要在这里着墨一通,谈一谈我长久以来形成的看法。因为我和傅先生一样,对胡适和鲁迅这两位大师一向都是抱有别致的感情的。

有人称鲁迅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双子星座”。这话不假。新文化运动作为近代中国最重大的思想变革,期间涌出了一大批有才识的文化名流,他们对以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而这群名流中,独熠熠光耀于众人之上者,毫无疑问,当推胡适和鲁迅了。

有人又说,胡适和鲁迅分别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发展道路。这两条发展道路殊途而同归。这话我也认可。我在这里正是想就二人所代表的这两条道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胡适和鲁迅

如果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两人的思想,我想用“深”和“远”。深是深刻,远是长远。鲁迅是“深”,胡适是“远”。由这两种思想主导,两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笔上,自然就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鲁迅是犀利的,是横眉怒目的,是锋芒毕露的;胡适是温柔的,是温文尔雅的,是冷静平和的。单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言,这两种风格和它们各自对应的思想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鲁迅之深刻,在于更多地揭示和暴露问题,尤其是旧中国遗留下的国民劣根性问题,更直接一点说,就是“奴性”问题。这种深刻常常表现为横眉怒目的谩骂和无可奈何的冷嘲。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因为有这种“哀”才会有这种“怒”。

是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真的不由得你不痛心不发怒。但凡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当你看到麻木的国人围观别人杀害自己的同胞取乐而无动于衷时,当你看到无知民众花去毕生积蓄购买沾了为振兴中国而献身的革命志士鲜血的馒头来治病时,你焉能不哀?焉能不怒?鲁迅先生用他犀利而丰富的文笔将这血淋淋的一幕幕呈现在国人面前,其用心可谓良苦。

刚从旧社会转变过来的中国仿佛是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必须有一个老僧时时敲打唤醒贪睡的他,而鲁迅,就是那个老僧。他的谩骂让人自愧自省,他的自嘲让人心酸欲泪。

鲁迅

这就是鲁迅。他总是不断地揭示问题,暴露问题,然后毫不留情地批判造成这些问题背后的恶势力,以期警醒麻木的国人,警醒愚昧无知的民众。这份振聋发聩的大功正是鲁迅之所以不朽的原因。

正如斯诺写给鲁迅的挽联上说的一样:“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一句“中国何人领呐喊”就是鲁迅一生贡献的盖棺之论。

而鲁迅的功劳也大概就止乎于此。——当然,这份功劳已是不小。

中国古代的小说或戏剧常常是以善终的,就连感天动地的“窦娥”都能在死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鲁迅则相反,我们读鲁迅,读到的结尾几乎全是悲剧,这点从《呐喊》和《彷徨》里面就可以读出来。这些悲剧的后面隐藏着鲁迅深深的彷徨和无力的哀叹。

所以我说,读鲁迅读多了,容易振奋也容易萎靡。振奋是激励于他声嘶力竭的呐喊。萎靡是感染于他无力的伤叹。因为鲁迅深刻地揭示和暴露出一大片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之道。

诚然,有人会举出譬如《拿来主义》《药》以及《记念刘和珍君》里面的一些文字来驳斥,说鲁迅也有指出前路。的确,这种朦朦胧胧的文字是有的,如果我们硬要带着自己的意思去揣摩,也可揣摩一二。

但就整体而言,鲁迅的思想里并没有一种明确的政治信仰,对中国到底该走向何方,他自己都是说不清楚,并为之感到彷徨不安的。而在这点上,胡适与他就大不一样,这也许正是两人各取一筹之处。

胡适

胡适的长远,在于他思想的冷静和朴素。唯冷静方能客观。唯朴素方能致远。傅先生谈到鲁迅一度被扭曲为“神”,而胡适则自始至终都是“人”。这“神”与“人”一说我深表赞赏。用今天的话来讲,与高大上的鲁迅不同,胡适是比较接地气的。这种“接地气”从头至尾都贯彻于胡适的思想乃至生活当中。

在生活上,胡适虽然年轻时就暴得大名,誉满士林,身居高位,却从来没有名人架子,对任何人都和蔼以待,以致“我的朋友胡适之”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这与汉朝时“登龙门”的典故甚为相似。读读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李敖的《播种者胡适》,季羡林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便可对胡适的这一和蔼可亲的形象有所感知。

在思想上,胡适提倡“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些都可看出他的务实和严谨。他不像鲁迅那样喜欢去深刻地揭示问题,但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一定用心去研究剖析,提出解决之道。

众所周知,胡适是不认同共产主义的,也不认同三民主义,更是反对暴力革命。他自始至终奉行的都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当然,他也希望这种制度能在中国施行。他的政治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姑且存而不论,但可以明确的是,胡适不是迷茫和彷徨的,他是有着自己明确的政治思想和国家理论的。

我们还记得他的那句名言: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胡适就是这样。他不谈主义,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也没有那么神秘。他是朴素的,诚恳的,平易的,冷静的,就连他写鲁迅式的批判文字《差不多先生传》时都是那么委婉含蓄。当然,这或许会让我们的好奇心受挫,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喜欢那些辉煌而又神秘的东西。

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也就是我说他“长远”的意思。他的思想,就是放到数百年以后再去探讨,也会让人受益无穷的。因为能够长远的东西必定是真诚的,朴素的,客观的。所谓辉煌和神秘,总是不成熟时候的追求。

如果以一个人的一生作比,鲁迅代表的是青年时的愤世嫉俗,而胡适代表的是中年后的平心静气。

对一个人而言,这两个年龄段都必不可少。没有前者,后者的平心静气就不会很真实;没有后者,前者的愤世嫉俗就总不能成熟。一个擅长揭示问题,暴露问题;一个擅长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两人的思想互为补充,犹如两座大山,耸立在中华文化的天空之下。

胡适

至于鲁迅和胡适为何会走上这种不同的思想道路,当然跟他们从小的家庭经历和出国的留学经历有关。

鲁迅从小是在父亲的压迫下长大的,你读《五猖会》,就明显感觉得到鲁迅自小受到封建父权思想的压迫。在这种思想压迫下,性格难免有些激烈。而且鲁迅留学去了日本,又是个十分尴尬的国度。

所见所闻,所感知的种种,联合了自小的家庭经历,便自然而然形成了金刚怒目的呐喊。

胡适虽也生在封建家庭,但从小没了父亲,他是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的。读胡适的《我的母亲》,能够看到胡适从小深受母亲那种顾全大局、宽容忍让的性格的影响。此后留学美国,接受的又是自由民主的思想,国内的那些残暴血腥,他更多的是耳闻而不是目睹。

这一切叠加起来,也就形成了他那种和蔼可亲、平易冷静的性格和思想,使他真正成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无怪乎有学者称:如果世间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鲁迅和胡适

一直以来,我总是倾向于胡适而不是鲁迅,当年甚至写下“恨不早生三十年,快然一睹胡适之”之语。对鲁迅一直不怎么感冒,甚至一段时间厌恶之,这是学校教育带给我的偏见。就像傅先生说的,我们的教育将鲁迅“神”化了,以至于教科书里都是鲁迅。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不仅不能接受这位“神”,反而连他这位“人”都不能接受了。

不过近年来我对鲁迅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从前对他的误解都是不对的。于是开始再读他的文字,重新捡拾起他的思想。虽然不一定认同。但他的精神,他那颗拳拳之心,是绝对值得我们后辈尊重和敬佩的。

我常常对学生们说,你们和我一样,可以不喜欢鲁迅,但是必须认识鲁迅,尊敬鲁迅。因为一个人呕心沥血为我们谋幸福,纵然他的方法可以探讨,但他的精神品质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   思想   中国   朴素   长远   彷徨   冷静   深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