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农民起义 古代统治者在“剿”与“抚”之间犹豫不定的根本原因

当二十世纪就要到来的时候,中国人的思维却进入了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混乱时期,以至于整个国家的历史在那段日子里每一天都显得扑朔迷离。

对于农民的造反,帝国政府要强硬镇压是有其必然理由的。因为距离义和团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造反是太平天国,而太平军的农民们给大清帝国带来的动荡和威胁,其阴影至今还没有完全消散。当山东的农民打起义和团旗帜的时候,帝国的掌权者至少看见了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农民造反的“神灵”背景。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换代的农民运动,无一例外地都有这样一个背景,这个背景的含义具有无法想象的鼓动力量。

义和团的北方农民与太平军的南方农民不同的是,前者憎恨上帝,后者热爱上帝。不管热爱还是憎恨,帝国的统治者明白,被绝望的生活现状逼上梁山的农民无论高喊的是什么口号、攻击的是什么目标,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现实生活的所有方面全都打它个稀巴烂,如果顺便能够把当权的朝廷也打垮了当然就更妙了———这就是“巨祸”的含义。

在一九○○年一月以前,大清朝廷发出的涉及义和团事件的谕旨,口径是一致的:镇压。

但是,一九○○年一月,帝国的京城内发生了一个微妙事件:慈禧企图废黜光绪皇帝。

与此同时,帝国的京城内还发生了另一个微妙事件:洋人坚决反对慈禧废黜光绪皇帝。

而这两件事发生的前因是:在那个短暂的春天里,这个古老的帝国第一次出现了变革维新的声音。

于是,一个将使帝国遭遇重创的“借刀杀人”的政治手腕悄悄地在慈禧的心中形成了:不管义和团的农民们造反的目的是什么,至少他们攻击的目标是慈禧眼前非常需要也非常愿意看到的,那就是洋人!

后来的史书中有这样的话:那时,义和团的力量,已经是腐败的清政府不可抗拒的了。这完全是国人百年之后的想当然。

把几乎占领了整个南方的太平军都镇压下去的清帝国政府,如果他决心对付几个散漫的北方农民团伙,完全可以“一纸严诏即可消弭”,清帝国的军队打不过洋人是事实,但还完全不至于连农民的造反都解决不了。

农民有头,政府有刀,钢刀下去,“贱民”尸横,帝国的军队一天之内杀数村老幼、半城平民的事情不绝史册。但是,如果支持这伙把矛头对准洋人的农民,不要说在政治上绝对是一种冒险,就是那些洋人也不是好得罪的———一八四○年以来,中国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所经历的每一次屈辱,无不让朝廷只要想及便会战战兢兢。

这就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面对大规模的农民造反,统治者第一次在“剿”与“抚”之间犹豫不定的根本原因。于是,大清帝国政府陷入了一个极其矛盾的旋涡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太平军   义和团   光绪   目的   犹豫不定   农民起义   帝国   统治者   洋人   朝廷   慈禧   古代   农民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