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是怎样一位皇帝(4)

咸丰初年,形势险恶,太平军横扫江南,建立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太平天国政权;清军屡战屡败,无力回天。这对咸丰帝来说,真可谓亡国大祸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为他撑起半壁江山呢?

一位貌不惊人、出身湖南农家的前"二品文官"投笔从戎,开始成为晚清时代大潮里的中流砥柱,他叫曾国藩。

在传统士大夫眼中,曾国藩是一位堪称"完人"的不朽人物,那么,曾国藩的意志品格是怎样炼成的呢?对时局心灰意冷的他为何又投笔从戎,起兵救国呢?

咸丰初年,洪秀全的太平军连败清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顺长江东下,占领武昌、南京,横扫半个中国。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消息传来,咸丰帝无计可施,失声痛哭。

早在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前,鉴于国家的"正规军"-﹣八旗、绿营兵太不中用,杜受田等人就一再劝咸丰帝下诏命令各地举办团练,咸丰帝接受了这一建议。

什么是团练?

团练是中国古代的地方武装,是正规军的一种补充,一般由地方官倡导,地方绅士牵头主办,将自己的佃户、本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加以军事训练,用来保卫家乡,防御土匪强盗。团练都是临时招募而成,事后解散,战斗力可想而知。此时咸丰帝下诏办团练,也是希望以此保境安民,对国家正规军的军事行动有所策应,并没有对团练寄予厚望。所以,咸丰二年秋,咸丰帝一口气任命了四十多位"团练大臣",这其中就有曾国藩。

当时,咸丰帝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宝"押对了,曾国藩由此组建了湘军,为残破的大清王朝撑起了一片新天地,曾国藩也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

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历是1811年。

曾国藩曾被清政府奉为"中兴名臣",享有极高的政治声望与地位。即使今天,我们依然承认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您看曾国藩的画像,您能看出政治家的风度、军事家的气派、学者的气质吗?您会不会说这不就是个农民吗?确实,曾国藩出身农民,一辈子不改农民本色,但他的政治、军事、学术造诣均罕有人能匹敌。按传统标准衡量,一个人要想"不朽",需要"立德"(树立崇高的道德)、"立功"(建立杰出的功勋)、"立言"(提出真知灼见),而曾国藩三样全占了。

自打祖父那辈起,曾国藩家庭的经济条件好了起来,成了地主,当然,并没有今天人们想象的那样富裕,仅仅是不愁饥寒而已,一家人也不脱离生产。曾国藩小的时候就经常放牧、砍柴,当然,除了干些零活儿以外,年幼的曾国藩主要是跟爸爸读书。曾国藩的爸爸是读书人,想考秀才,但一直考不上,只好在家乡开了个私塾,曾国藩就到爸爸的私塾里面读书。

父亲考不上秀才,就寄希望于儿子,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而曾国藩自我要求更严,刻苦攻读。据史书记载,曾国藩小时候并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肯用功,达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一天夜里,曾国藩家里来了个贼,曾国藩在灯下背课文,这个贼没有机会下手,只好耐着性子潜伏在窗下,等主人睡觉后行窃。但曾国藩一遍一遍地背,最后连这个贼都能背诵下来了,曾国藩还是背诵不下来,背不下来就不睡觉,这个贼又困又气,心里骂:"天底下竟有这样笨的人!"然后悻悻而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三年,22岁的曾国藩考中了秀才(其父前一年考上),这个年纪的秀才不算小,但转过年来,就考中了举人,真是科场得志。不过,接下来运气又不好了,道光十五年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次年恩科,再次名落孙山,不得不回家乡。这时,从一件小事能看出来曾国藩的与众不同。在回家的途中,路过南京,曾国藩看中了一套"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但在京考试两年,花费不小,借了不少外债,买不买这套书呢?曾国藩心一横,借钱把这套书买了下来,然后用扁担挑回了家乡。

曾国藩居住在北京两年,准备考试,花了不少钱,最终落榜而归,一无所获,却借钱买了一套"二十三史",爸爸的脸色难免不好看。但爸爸毕竟是读书人,总不能责怪孩子买书,于是,阴沉着脸冷冷地说:"你借钱买书不怕,我可以帮你还,但你要圈点一遍,就算对得起我了。"曾国藩知道此书来之不易,真的用一年的时间把这套"二十三史"圈点了一遍。几千年的兴亡成败激荡着曾国藩的心怀,他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成为对国家、对民生有益的人。这对曾国藩来说,真是受益终生。这套书没白买!

道光十八年,曾国藩终于中了进士,但殿试的名次很不理想,名列三甲。按照清朝的制度,国家在选拔、任用官员的时候,三甲出身不占优势,恐怕终身难以成为国家的部院大臣,仕途前景不乐观。所以,曾国藩高兴之余也很懊恼,一度心灰意冷。

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的仕途一路高歌,平步青云。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至道光二十七年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相当于八年间从一个"县团级"干部提升为"副省部级"干部,提升速度确实太快。曾国藩靠什么飞黄腾达?靠业绩?他一直做京官,职位限定他不能一展宏图。靠关系?对了,曾国藩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

前面说过,穆彰阿是道光朝后期最得道光帝信任的人,他是曾国藩中进士时的主考官,也就是曾国藩的老师。老师固然要照顾自己的学生,但穆彰阿的学生很多,为什么偏爱曾国藩?可以肯定,曾国藩不会给穆彰阿送钱送物,曾国藩不仅不善钻营,他也无力钻营,当京官这七八年,俸禄有限,甚至年年靠借贷度日,他拿什么送礼?我想,穆彰阿提携曾国藩,恐怕还是对曾国藩才华的欣赏和为自己命运所做的一个长远投资。

在清朝,做京官基本没有搜刮民脂民膏的机会,生活水平较低;优点是工作轻松,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但曾国藩跟一般京官不一样,他不逛琉璃厂,不参加无谓的人情聚会,不攀比车马、服饰、饮食,他把时间抓得很紧,他每天忙什么?他忙于"修身"。

中国儒家有个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终极目的,而修身是这一切的前提。

曾国藩刻苦修身,他对自己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第一,写日记。每天晚上坚持写日记,以此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与人发生了不和谐的事,不管是友人、仆人还是家人,他都从自己这方面找原因,反省自己,引以为戒,避免再犯。

第二,静坐。每天静坐四刻,差不多一小时,以此达到忘我的境地,修炼自己的耐力。

第三,克制欲望。做一个像儒家圣贤教导的"寡欲"的人。曾国藩还把克制欲望视为养生的一种手段,他说要节劳、节欲、节饮食。

第四,早起。天不亮就起床,吃完早饭天才放亮。

第五,读书。曾国藩强调读书要注意这样三点:首先,一书未读完,不看他书;其次,"日知其所无",这是清初大学者顾炎武的话,是说每天都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事儿,就是增长见识的意思;最后,曾国藩读书侧重于经史。


第六,谨言。从字面上看,是少说话的意思,但不同于清朝官场的"多磕头少说话"。这是强调做一个沉默持重的人,沉默是金,轻易不夸夸其谈,这也是谦虚的一种体现。

第七,夜不出门。夜不出门干什么呢?主要是写日记、读书、静坐、睡觉,否则,"旷功疲神",有害无益,也就是说既耽误时间又伤身,一定要戒除。

第八,每月作诗文,每日饭后写字。

经过努力,曾国藩收获很大,思想有了飞跃,认识有很大提高,他悟出了很多道理。比如,他研读《道德经》,常提这样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就是说,"柔"的最高境界不是柔弱,是"刚强";刚强的极点也不是刚强,而是"脆弱"。人世上有许多棘手的事情,既然用强有力的手法解决不了,何妨用迂回、间接、柔弱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呢?这不就是"以柔克刚"吗?

曾国藩认识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做事就要留有余地。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因为一旦把福享尽,一旦把事儿做绝,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会走下坡路。

曾国藩还认识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为人处世就要谨慎、谦虚。当然,说起来容易,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自己谦虚,但当他身居高位的时候,他的脸色是不是和气?说话是不是盛气凌人?能不能倾听别人的倾诉?收到来信能不能及时回复?对待下属、仆人能不能和颜悦色?这才是考验一个人是否谦虚的试金石。

曾国藩特别强调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处事,发自内心地诚,这就叫"血诚"。曾国藩一生对君主、对部下做到了一个"诚"字,他后来做到位极人臣的地位,但他对君主忠心不二;同样,他的部下对他也忠心耿耿,无论艰难险阻,甚至面临生死的考验,他的部将也没有一个人背叛过他。

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曾国藩的人格魅力依然感人。您想,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谄上欺下、不盛气凌人、不搞阴谋诡计,而是虚怀若谷、开诚布公、勤奋工作、小心谨慎,他能不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吗!

转眼道光王朝落幕,咸丰帝登基,曾国藩也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他苦恼的是国家形势的危急。咸丰帝清洗了前朝宠臣穆彰阿,这没有影响曾国藩的仕途,他反而因积极响应咸丰帝的建言献策的号召而受到表彰。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心急如焚的曾国藩认为,咸丰帝兴利除弊的力度不大,再一次上疏皇帝,指责皇帝不重视朝廷大臣的意见。咸丰帝十分生气,要处分曾国藩,被军机大臣苦苦劝住。曾国藩得到消息后,十分消沉,他写了这样一句诗:"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可见,他甚至想辞官归家务农。

这时,心灰意冷的曾国藩突发思乡之情。他已经14年未回故乡了,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怀念家乡的山水、亲人。但他走不了,这不仅因为"官身不由己",即使他敢于辞官而去,他也没法回到万水千山之外的故乡。为什么?他没有路费。

此时的曾国藩官居二品,政治地位不能说不高,但他的经济地位却未能跟政治地位有机地结合,在北京任职期间,他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清朝一个二品京官的收入并不高,一年的俸禄加各种补贴有五六百两银子,曾国藩又没有别的来钱门路。另外,他的经济负担很重,他自己九口之家(七个儿女)的租房衣食开销,维持官场最起码人际交往的应酬已经让他难堪重负。此外,他还要孝敬远在家乡的老人,负担几个弟弟的学费,所以,尽管曾国藩刻意节俭,但依然入不敷出,只能靠借贷度日。据《曾国藩家书》记载,这时他还欠着1000两白银的外债,回一趟故乡又要几百两银子的开销,他向谁张口去借呢?

机会来了,咸丰二年夏,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乡试正考官,主持全省考选举人的考试,这是个肥差事,即使不拿陋规,光是补贴的金额就很可观,而且,咸丰帝批准他主持完乡试后可以回故乡省亲。曾国藩十分高兴,他安排完家务,前往江西主考。不料,一个半月后,他走到安徽太和县境内,接到了母亲病逝的噩耗,立即痛哭失声。

按照清朝制度,官员父母亲去世,官员必须立即离职回籍守孝三年,这叫"丁忧"。曾国藩一面报丁忧,一面星夜兼程,赶往故乡奔丧。此时的曾国藩差不多身无分文了,幸好经过江西的时候,江西官员凑份子给他凑了1000两白银,曾国藩拿出一半还账,剩余一半用于办丧事。此时,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战线犬牙交错,曾国藩回乡途中凶险不断,甚至差点儿被太平军抓住。

曾国藩历经艰险,回到了萧条冷落的故乡,料理完母亲的丧事,闭门读书。咸丰二年腊月中旬的一天,一阵马蹄声惊醒了寂静的山村,原来是湖南巡抚的差官带来了咸丰皇帝的谕旨。

曾国藩换下丧服,跪听圣旨。

据《清文宗实录》记载,咸丰帝的谕旨说:"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现闻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该抚(指湖南巡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清文宗实录》卷77,咸丰二年十一月乙亥)

曾国藩叩头谢恩,送走差官,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皇帝给他的任务是"帮办团练"、"搜查土匪"。这是个"弼马温"性质的差事,甚至可以说无职无权。而且,团练这种地方武装势单力孤,散漫难以约束,对战局不可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自己现在重孝在身,按礼法本应闭门思亲,读书习礼,如果再奔走官场,为礼法所不容,难免会被士大夫讥笑。总之,于事无补,于大节有亏,何苦为之呢?

曾国藩表现出湖南人的那种倔强性格﹣﹣不干!

又过了几天的一个傍晚,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踏着积雪走进了曾国藩居住的山村,只见他步伐稳健,中等身材,面貌和蔼,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烁着果敢、坚毅、智慧的目光。他敲响了曾国藩的家门,曾国藩开门一看,惊讶地大喊一声:"伯琛!"然后二人相拥而泣。

来人是谁?是曾国藩当年在岳麓书院的同学,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启蒙思想家的郭嵩焘。"伯琛"是郭嵩焘的字。

郭嵩焘

郭嵩焘比曾国藩小八岁,当年在岳麓书院同窗期间,二人情同手足。和曾国藩不同,郭嵩焘聪明绝顶,个性十足,提起清政府的腐败,恨不得跳脚大骂。当然,他痛恨的是清政府的不争气,他走的也是科举的道路,中了进士之后在北京做个七品芝麻官,现在丁忧回籍,不甘寂寞,正在湖南巡抚衙门帮办军务。此时来访,是奉巡抚之命,劝说曾国藩出山。

曾国藩把郭嵩焘让进上房,闭门深谈。得知郭嵩焘来意,曾国藩连连摆手,表示要安心守孝,闭门读礼,不问世事。

郭嵩焘早就料到曾国藩不会轻易答应,他不强求,而是对时局作了深入的分析。

郭嵩焘先把清政府大骂了一番,在他看来,太平军之所以能冲出广西,席卷长江流域,并不是太平军有三头六臂,主要是因为广西当局和各路清军将领腐败无能。他说,现在官不尽力,兵不用命;富者吝财,贫者吝力,天下不大乱才怪呢。听广西将领周天爵说,广西空虚已极:提到兵,省城仅有八九百老弱病残;提到将,全是一群木偶;提到饷,省政府拨出的军饷简直朝不保夕;提到官,全省都是该杀之官。在武宣,太平军未到,全县除了知县以外都逃避一空,周天爵质问知县,问他做了哪些预备?知县哭着说只预备了"一根绳"!你看看,腐败如此,洪秀全若不成气候,简直没有天理了。

曾国藩沉默不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恐怕比郭嵩焘还了解,简直腐败到怎么痛斥都不过分的地步,但多年的教养使他对此只是保持沉默。

郭嵩焘接着分析,清朝虽然腐败到了极点,但太平天国绝对不能成大气候。为什么呢?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太平军以"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号召饥民,颇能鼓动人心,但这些话只是说说而已,岂能真正实现?相反,太平军所过之处,人民一概编入军中,分成男营、女营,夫妻不得同居,你看,这不是违背人性的举动吗?

曾国藩好奇地问:他们那个天王也受此约束?

郭嵩焘回答:天王当然例外,不光天王,诸王都例外。

郭嵩焘接着说:第二,太平天国要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全军上下皆以"兄弟"相称,说只有"天"可以称"父",此外,不管父亲、母亲,即使一家人也要以兄弟姐妹相称,这不是灭了人伦吗?

第三,太平天国取消私有财产,家产一律充公,实行什么"圣库"制度,说"田皆天王之田,货皆天王之货",这不是违反了社会的公理吗?

第四,太平军所到之处捣毁孔庙,此外,什么关帝庙、岳王庙一概捣毁,佛寺、道观、城隍等无庙不灭,无神不毁,说是反对偶像崇拜,要大家独拜上帝,郴州的孔庙刚刚被毁,你说,这不是跟中国人的信仰作对吗?

曾国藩听得惊心动魄,有些情况闻所未闻,但他还是不动声色。郭嵩焘继续说:太平军将中国数千年来的礼仪、人伦、诗书、教化扫地荡尽,这难道仅仅是大清朝的灾难吗?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大变故,我孔子、孟子当痛哭于地下,只要是读书识字者又怎能够袖手旁观!吾兄素有澄清天下之志,现在如果不乘机而出,拘泥于古礼,怎么能够有益于国家?再者,穿着孝服领兵,这是自古就有的制度。

此时,曾国藩已经动心,正在矜持之间,郭嵩焘痛心地告诉他武昌已经被太平军占领了。曾国藩顿时感觉如冷水浇头。他知道,武昌是九省通衢,往南,连接中南各省;往东,是长江下游的屏障。武昌一失,安庆、南京皆受威胁,太平军一旦占领长江下游,中国就要分裂,就可能陷入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曾国藩的父亲也在场,他表示完全赞同郭嵩焘的意见,要求儿子服从皇帝的旨意,戴孝从军。至此,曾国藩完全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决定出山。其实,曾国藩不愿出山的重要原因还是怕世人说他不孝,现在这个顾虑消除了,但他表示不能满足于仅仅帮办团练。

郭嵩焘好奇地问他有何打算?曾国藩斩钉截铁地说:大局糜烂如此,八旗、绿营兵大势已去,即使是圣贤也不能使之重振雄风,试想军兴以来两年有余,时间不算不长,消耗军饷不算不多,调集兵力不算不众,但见贼即溃,没听说打过一场硬仗,没听说过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不过就是从后面尾追,用大炮、鸟枪轰击,效果如何?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断不能收拾大局。我打算建军,建设一支能与太平军一决高下的新军!

曾国藩扼要地说,我有一个初步的打算,仿明朝戚继光带兵之法,书生领兵,乡民入伍,一改绿营的虚骄之气。我不信太平军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坐视神州陆沉,读圣贤书,以身许国,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郭嵩焘完全赞同,并表示目前各地正在招募乡勇,可在此基础上建设新军。

咸丰二年腊月十七日,曾国藩和郭嵩焘离开了故乡,踏上了前往省城长沙的征途。途中,在湘乡县城,曾国藩遇见了罗泽南等人,罗泽南比曾国藩大三岁,虽然连秀才都没有中过,却以学识广博名满湖湘,连年厄运却百折不回,是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子。此时,罗泽南应湖南巡抚之命募集了上千乡勇正欲开赴长沙驻防。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彻夜长谈,彼此一拍即合,决意建军救国。罗泽南召集乡勇,请曾国藩上台训话。曾国藩毫不推辞,登上土台,对着家乡子弟兵慷慨陈词,最后,说出了振奋人心的三句话:"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现场欢声雷动。这些人就成了曾国藩创建湘军的基础。

上千山野村夫拿着简陋的武器,向长沙进发,曾国藩起兵了!

以曾国藩这样一位从未涉足过军旅的书生,一个没有一尺一寸地方军政权力的在家守孝的前"二品京官",要想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来完成救国家于危亡的重任,其难度可想而知。他将怎样实现自己的抱负呢?他建设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咸丰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武昌   京官   天王   团练   道光   湖南   清朝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