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为什么都热衷于祭祀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历史与神秘如果你走过北岳恒山天峰岭,你会看到群山环绕、薄暮笼罩、充满神秘感的景象。这里是道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有修道者活动,汉代就有修道者在这里建庙筑观。恒山钟灵、物产丰富,仙家服饵之需得到了满足,庙宇达到了60余处。据道教史料记载,恒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为“太乙总玄洞天”。而唐太宗也在这里祭祀北岳,来祈求岳神佑助军事行动。从北岳的地理位置来看,它在中古时代占据着北塞南北交通的重要位置,因此唐朝皇帝对于北岳的祭祀、祈祷较其他四岳更多了捍御边防、巩固政权的诉求。除了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辽经北岳亲自撰文祭祀以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军事大臣也到北岳神庙祭祀,祈祷襄助。唐朝皇帝祭祀北岳亦与祈雨、祈晴的仪式密切相关。北岳恒山是明确载于祀典的名山大川,是其所在区域的必祭对象。祭祀由当州刺史、上佐主持,充分说明了北岳的祈雨之祭的官方色彩。在这里,神秘与历史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

唐朝时期,北岳恒山成为了重要的祭祀场所,不仅是中央派遣的祭岳使会在此举行非常祀,民间私人祷祀、岳神显灵之祭、求雨祈晴以及求子等等来自不同阶层、出于不同诉求的信仰活动也在此反复上演。那么,唐朝皇帝们为何对北岳恒山的祭祀如此看重?据考证,这与他们对道教的崇拜有关。道教的斋醮法事可以为统治者祈福禳灾,祷告天下太平;道教的炼丹、养生方术可以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死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李唐皇朝利用道教神话为其皇权制造合法的根据。唐朝皇室虽非名门望族,但他们却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李耳为唐王室祖先,宜称自己是神仙苗裔,借此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此外,一些道士为争取新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也纷纷制造所谓“老君显灵”的宗教神话和谶语,以迎合唐朝王室的需要。唐朝是中华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个朝代,由于统治者的明智和英明,它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唐朝统治者也有一些迷信和荒谬的行为,这些行为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弱点,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些有趣的轶事。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曾找道士制造符命,掌握政治舆论,以争夺皇位。唐高宗、唐玄宗和唐武宗都非常狂热地崇拜道教,甚至把道教视为国教,建造庙宇,封教主为大臣,令科举考试以《道德经》为正式科目等等。这些行为都暴露出唐朝统治阶级对于宗教迷信的崇拜之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弱点。我们应该明白,尽管历史总是充满了荒谬和迷信,但是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唐朝,一个被称为“黄金时期”的王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更是道教的盛行时期。道教的地位、人数以及规模不断增长,道教宫观遍布全国,有唐一代所造宫观约1900余所,度道士15000余人。然而,唐朝道教的繁荣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奢侈之风盛行、伪隐之风流行、服药之风盛行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政府的巨大资源,还诱发了一些人踏入仕途。更为严重的是,唐朝皇帝对道教的痴迷,为唐朝衰亡带来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那么,唐朝道教的盛行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

唐朝的衰亡与其道教盛行有何联系?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 在 看 ”,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恒山   祭祀   唐朝   道教   皇帝   北岳   统治者   道士   迷信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