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清朝老照片,带你看看历史中真实的大清末年长什么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芳洲

编辑|t


引言

大清到底长什么样?真的就和影视剧里面演的那样,混乱、无知、落后世界几百年?

眼下还没有科研机构研发出,能够将爱因斯坦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穿梭机,所以想看看旧世界旧社会,只能寄希望于曾经无意间留下的记录。

照相机发明于1839年,但是最开始的功能非常单一,而且拍摄画质也非常一般。在1846年时,照相机由法国人儒勒第一次带入中国。虽然它的到来很早,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能说是一波三折实属不易。

(清朝相机)

中国人旧时代的留影更多依赖于画作,写实性是一大优点。但时效性上就要差很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好保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用得起的方法。

可是照相机拍的太过真实,给人一种把人抓进机器的感觉。这一时期的照相机是一定要装配“爆闪”的,否则就拍不出照片来,可这就让谣言更像了。

如果照相的时候,眼睛看镜头,被灯光闪到,你的魂魄就被吸走了。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照相机,在中国一点不受待见。

但随着西方的新鲜玩意越来越多的,进入国人的生活,大家对相机的谣言逐渐动摇,也慢慢开始选择用这样省事省时省力的方式,留存记录。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跟随镜头去一起认识一下百年前的旧中国,看看大清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一、码头赶集

(码头赶集)

赶大集是北方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小商贩们趁着这个时候多挣点银子,老百姓也要在这一天到集上,买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当然了,逛街花钱,一些“非必要”的小玩意也同样受到大众青睐,拨浪鼓、糖葫芦、糖人……。

上图就是,当年外国人在天津卫码头抓拍的旧照,记录了最真实的社会风貌。大清还没亡,男人们还要留着长长的鞭子,老百姓清一色的粗布衫,满脸倦容。除了赶集的人,其中还夹杂着码头干装卸工的苦力。

二、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7月3日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的大学。作为当时大清最高水平的学府,京师大学堂的授课不再局限于国内知识,同时还引入了新式教育,如外语、数学、科学等科目。

对了,还要补充一句,这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一个词语概括,那只能是遥遥领先。上图是京师大学堂第一批学生和老师的集体大合影,当然眼尖的同学或许已经发现,其中不止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的面孔。

是的,这就是几百年前的外教老师。

虽然京师大学堂已经足够优秀,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也足够先进,但落后西方百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所以想要成为一流的学府,仅仅学习中国的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教授西方的理论学识。

三、“行走的寝宫”——帐轿

(老佛爷的帐轿)

轿子是流行千年的古代中国原创交通工具,虽然没有申请专利,并收取一定的版权费,但西方人却不是很认同这样的方法。一来不方便,二来还费人。

这倒是,人家工业革命的时候,咱们还驴拉破车呢。再说了,当时国外人口本身不多,也禁不住这么造。

上图是当年“老佛爷”慈禧太后出宫时,被外国记者留下的影像资料记录。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上来了呢。其实本质上这也是轿子,但又不能算是轿子,因为一般的轿子在它面前,显得有点过分的“发育不良”。

帐轿,顾名思义,像帐子的轿子,怎么理解呢?蒙古包都见过吧。

你就想像这是一个用人力抬着的能够行走的小型蒙古包。一般的轿子是个交通工具,老佛爷的可以近似等于最早的房车,最少24个人才能勉强前进的“房车”,也算是领先世界了吧。

四、抽大烟的“死鬼”

(抽大烟的“死鬼”)

鸦片这东西,并不是清朝才来到中国的。人家早在公元前139年,就跟随张骞出使西域的队伍,化身“洋玩意”来到了中国。但当时这东西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慢慢的也只是应用到了医学和食品上,且用量极小。

1800年以后的大清,已经鸦片泛滥成灾。图中是当时富家子弟,典型的“聚众吸毒”的场景,就这么躺着,啥都不干,就是抽,一口接一口。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眼眶深陷,一看就是实打实的病秧子。

你不用担心他们,因为沾了这种东西都会走的很“安详”,不需要你瞎操心。不过你不能以为只有富人没有穷人。因为没有人会去拍照一个没钱还抽大烟的穷人,再说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没人在意穷人的死活。

五、会跑的“洋马车”

(会跑的“洋马车”)

汽车这玩意,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大家都叫它“洋马车”,这个名字起的倒是很接地气,符合大家的认知。毕竟在此之前,谁都没想过,不用牲畜和人力拉动的车子,能自己往前跑,那车头里肯定藏着匹马才说得过去。

这张照片是当时上海滩的富人区中的场景,富丽堂皇的建筑,光鲜亮丽的穿着,守旧的长辫子,新鲜的“洋马车”,这一切堆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又异常合理。

穷人可没机会坐车,这都是富人的玩具。大清没有自主生产能力,都是“真正”的高端进口车。

六、旧社会的“租界”

(旧社会的“租界”)

“租界”其实就是中国地界上的小国家罢了,在当时的上海,成片的租界地皮连起来,形成了格外新鲜的“上海滩”。毕竟老外用的东西都是从外面进来的,什么汽车、电灯、电车、电视、电影院……感觉离了电上海滩会瘫痪。

所以你就会看到在黄包车奔跑,宽阔的马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架起许多杆子,这上面除了电线还有电话线。

底层人民永远也用不到,能不能看到还得看运气,毕竟富人区拒绝对穿着不“体面”的人开放。

所谓的大清跟上世界,不过是老外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开始自己普通且平常的生活,和清朝的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七、马戏团的大狗熊

(马戏团的大狗熊)

民间杂技团并不是洋人带来的新鲜玩意,中国古代的民间戏班子和杂技团,在基本功能上与马戏团可以说是完全重合。耍猴的技巧,也是民间杂技团的一绝,但是西方的马戏团几乎用全方位的完美表现,碾压了中国的“老古董”。

老外不仅会猴戏,还有老虎狮子,甚至是狗熊都能乖乖听话,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一些技巧性的动作。上图就是北京城中洋人的马戏团,在做表演预热,希望用这样的方法吸引更多人买票前来观看。

人们笑的很开心,因为这真的很新奇,会吃人的狗熊耍大刀了。只不过老百姓只能明白,猛兽会吃人,其实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也会“吃人”。

清朝的历史永远不能被轻易翻篇,耻辱柱上的过去永远在耻辱柱上,翻篇意味着遗忘意味着逃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上海滩   租界   轿子   马戏团   京师   狗熊   清末   照相机   学堂   中国   玩意   真实   历史   张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