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为何老百姓们都摆出看戏姿态:列队欢迎,拍手叫好

清光绪二十六年,英俄日法、意美德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以镇压国内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为名,理所当然的联合起来向中国发起侵略战争,试图在这个关口上狠狠敲诈一笔。

这次侵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耻辱的开端,也深深的影响了许多中国人,一些人自此之后决心痛定思痛,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战争中,为国家而战,一些人却因此更加一蹶不振,默默地等待和承受着列强的侵略。

那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时,各方势力的态度具体如何呢,我们一一辨明。

01 开端·民间冲突引发战争

19世纪末,在地球的东方,一座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大厦将倾。在王朝内部,最高权力者沉默的放任一切的发生,久而久之,在北方地区率先兴起了一支“反清灭洋”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这就是义和团。

义和团是一个自发组织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从成立的那天起,组织内部上下统一围绕着一个宗旨,就是“反抗清政府,将洋人赶出中国”。

民间组织的力量不容小觑,义和团自开始行动之始,便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和洋人、清政府对战的过程中,也痛杀许多清朝官僚和外国洋人。

清政府持续的腐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自觉的加入到队伍中来,一时之间,义和团以一种迅猛的发展趋势迅速席卷了全国。

如此一来,义和团在民间的名气和威力便树立起来了,可与此同时,义和团也树了不少敌手,不光是清政府想要除掉义和团,外国人也将义和团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02 各国列强·八国联军

对于西方列强来说,义和团虽然和清政府同为中国人,却是生来对立的关系,他们不止一次要求清政府自主剿杀义和团.

在清王朝这里,慈禧太后作为最高权力者代表,听取了洋人的意见,多次发布各种谕令在民间围剿义和团。

然而,义和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清政府的出兵已经完全不足以构成他们的威胁,第三视角下的列强们,眼看着清政府已经没有实力镇压义和团运动,便不再寄希望于清政府,开始寻求机会自己出手除去这一威胁。

一直到他们找到了一个“出口”。

太平天国队伍最初是以某种“宗教”为交叉点聚集起来的,自此之后,清王朝便因此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宗教列为邪教,不得在中国境内传播,许多国内的“反洋教社团”也大都打着义和团的名义在秘密开展“传教”活动。

洋教士自1858年《天津条约》开始可以在大清自由传播,后又被允许可以在境内购买土地,修建教堂,这一政策鼓励了更多的洋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同时也引发了宗教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国内中国民众大都信奉历史悠久的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对于洋人的各类宗教并不感兴趣,洋人传教士一方面寻求更多手段让更多的中国人加入新教,不惜采用金钱诱惑、威逼利诱等各种方式。

如此也引发了坚定信仰国内宗教的中国民众的愤怒,在他们看来,洋教士诸如此类的做法是在动摇中华民族的根基,他们用一些物质和利益企图来驯化中国人,从文化和思想上改变中国人的灵魂。

事实显而易见,洋教士带着西方列强明晃晃闯入中国,无非也是为了日后更加迅速的殖民掠夺,因此,义和团的攻击的目标又新增了一个“邪恶的洋人传教士”。

由此,义和团直接威胁到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觊觎中国这块“肥肉”的也不止一方势力,数十个西方国家都想要成为瓜分中国地盘的第一人,他们迫不及待地以义和团“杀害”本国传教士为名,名正言顺的发起对义和团的攻击。

03 清政府·持续不作为

义和团和西方军队的冲突一触即发,为了彻底消除西方洋教士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义和团将铁轨拆除,将目标直接指向了西方国家在中国境内派遣的军队,发起了围攻。

事发仓促,西方列强压根没有想到义和团没有任何预告便发起了攻击,在围攻之下,西方军队只能不断先后撤退,一直从山东地区撤退到天津地区,在这里,各国使馆都受到了义和团不多不少的袭击。

义和团声名在外,还未实际对抗,便已经吓退了不少西方列强,德国军队首当其冲,“迫于”义和团猛烈的攻击,他们没有选择直面,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希望由清王朝出面镇压义和团,德国便坐等渔翁之利。

只是德国人一方面不想要出兵与义和团直接对战,想让清政府出面替他们扛下来这一切,另一方面又不想要让其他国家和义和团看出来,他们是因为害怕义和团势力,就悄悄乘着轿子往清宫里赶去。

可笑的是,清政府的守兵也在防范着义和团的势力侵入,结果查到了假装乘着轿子出行的德国人。

双方原本打算站在一起共同抗击义和团,结果都误以为对方是义和团假装的势力,没说清楚就开战了。

德国人没本事,一来一往就被对方杀害了,这也成为西方列强联合起来出兵中国的理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掀开帷幕。

04 百姓·列队欢迎

毋庸置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一场纯粹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八国联军和清政府分别作为对战双方,而义和团和中国民众作为“战外”势力,在此次侵略战争中的态度和结果让人匪夷所思。

1900年6月10日,八国列强的西方军队在天津地区聚集,合力向清政府所在地北京城发起攻击,短短4天的时间里,北京城沦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权力中心纷纷出逃,至此,北京城完全成为了一具空壳,任由西方列强在城内作威作福。

而列强的殖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迅捷的态度攻下北京城,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军队来势汹汹,直接吓退了清政府,逼得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直面对抗,就认怂逃跑了。

另一方面,中国民众对西方列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一大助力,列强入侵,清王朝群龙无首,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在城内冷眼相待,漠视这场战争的发生。

战争过程中,一些民众非但没有想过联合起来将列强赶出去,反而帮助西方军队搬运梯子、弹药等军用武器,甚至还帮他们补充粮食,让列强军队更快进入北京城的最中心,那为何中国民众会选择要与西方列强“同流合污”呢?

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一是西方列强首要目的是要给清王朝政府一个巨大的下马威,本质上他们想要的是在日后瓜分中国时有一席之位,因此此次入侵西方列强没有大肆攻击掠杀中国民众,而是将矛头直指清政府。

结果也可想而知,《辛丑条约》签订,八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本质上这几个西方国家也在按照较劲争夺,签订条约瓜分利益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公平和迅捷”的方式。

二是中国民众,对于中国民众来说,如果非要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势必会选择清政府.

只是此次八国联军并未对民众做出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给中国普通百姓们一个“帮助他们推翻封建政府统治”的错觉。基于对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失望,中国民众们已经对于这个羸弱的政府不抱任何期望了。

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对内强势镇压,对外却软弱无能,百姓们的失望积攒的太多,他们恨不得将清王朝统治者推下台。

因此借力发力,在西方列强的攻击之下,民众们希望清政府在此次战争中便可悉数瓦解,他们再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日后谁来建立新的王朝或者统治也不再他们的考虑范围,这是属于民众的局限性,却也是这一群体在那个通知环境下最为朴素的愿望。

对于绝大多数选择帮助西方列强的中国民众们来说,他们是对于清王朝太过于失望和寒心,却没有想到西方列强是永远不会与中国人站在一起的。无论何时,他们都是中国人的敌人,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要将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而已。

战争进展到后期,不出所料,慈禧太后逃跑之后一直密切关注着城内动态,只要她一日不死,清政府依旧是她的天下,于是在慈禧太后的不作为和授权之下,西方列强如愿以偿,签订了瓜分中国领土和财富的条约。

经此一役,清王朝更加不堪一击,在西方列强看来,清政府已经不足为患,他们更加放肆提出要求清王朝和西方列强联合起来,一同镇压和除去最大的威胁义和团。

至此,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联合镇压之下,义和团势力也系数瓦解,一个爱国主义运动组织消亡了,不知那些坐看西方列强入侵却丝毫不知反抗,甚至还出手相助的百姓们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的“冷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联军   义和团   北京城   拍手叫好   列强   洋人   中国   民众   老百姓   清政府   姿态   军队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