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烤串、干板鱼、撒拉餐!在平安驿,体验河湟民俗文化+特色美食

在古“丝绸之路”上,有一个重镇——位于青海海东的平安驿,它也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这里地处甘青要道,黄河、湟水河和大通河在这里相拥流经,史称“河湟谷地”,同时也是黄河四大文化之一的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3条,青海省海东市的河湟民俗文化之旅入选“诗意栖居”主题线路。走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青海省海东市平安驿,回顾当地千年历史,体验河湟民俗文化↓

重现千年历史风貌 体验河湟民俗文化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青海海东的平安驿,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也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在这里交汇交融。现在平安驿被打造成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

步入正门,城堡上的“平安”两个大字,十分醒目。随后,漫步在石板路上,仿古式的门楼、黄土夯筑的土庄廓、民国风情的古城小巷以及极具藏、回、土等民族风格的建筑,重现了老平安驿的历史风貌。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0年,即汉宣帝神爵二年,在这里设安夷县,清代改为平安镇,其名沿袭到今天。

昔日的安夷,今日的平安。深秋时节,沿着石板路漫步在平安驿韵味悠长的街巷里,仿佛置身于展示河湟文化的博物馆。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副总经理 王蕙:今年我们国庆期间每天都会有一些常态化的演艺,比如民俗的演艺。安排一些商户跟游客进行互动,比如说我们做月饼,因为正好今年是国庆节和中秋在一起,然后会让游客到店铺里进行体验。跟2019年比,(预计游客量)大概有20%的提升。

平安驿:河湟特色美食“大观园”

作为一座千年古驿,平安驿拥有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在这里,沿着青石板路漫步,青稞面搓鱼儿、韭盒儿、搅团、手工月饼等等,这些青海本地的美味小吃,应有尽有。而除了集中三百多种河湟特色小吃,平安驿还引入了河湟地区的风物特产和民间作坊,游客可以体验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沙柳烤串、焪洋芋、撒拉餐、柴火鸡、炮仗、干板鱼……行走在平安驿的小巷里,映入眼帘的是青海各类特色小吃。

游客 哈珍:这里离市区也不远,节假日的时候带家里人过来转一圈。刚才试了一下,每一道小吃感觉都不错,味道挺好的。

收拾干净的鲫鱼,在热油里呲啦作响,刚出锅的时候,再撒上店家秘制的香料,香气四溢。这就是这里的特色小吃——干板鱼。

干板鱼店铺老板 马志英:今天大概能卖1000多条。十一(假期)期间排队特别多,我们累(但是)特别高兴。

平安驿里面的月饼,也是极有特色。平安当地的月饼,其实是一种花馍馍,将红曲粉、姜黄粉、香豆子粉一层层叠入白面饼,蒸出来色彩丰富,切开更是漂亮到让人不忍下口。

西宁游客 马婷:转了一圈我觉得特别好,吃的也多,玩的也多。刚刚在这边也看到了这个(月饼),就是有一种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平安驿里小吃多,店面的名字也是简单明了,卖什么起什么名。一到节假日,在这条“美食欢乐谷”中,几乎每个铺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

据统计,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目前园区总计有180多家商户,民宿、购物一应俱全,光特色小吃就有380多种。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副总经理 王蕙:(游客)在这边住上三个月,每天的小吃都能不重样。整个园区的店都是一店一品,没有重复的。我们是为了保护园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而且也是为了本地文化和特色更好地展示,(同时)这样也能防止一些恶性竞争。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在平安驿,这里除了集中了青海河湟地区的各种特色小吃,更是把这一区域中常见的风物特产和民间作坊也搬了进来,像是豆腐坊、油坊、辣椒坊等,百工百艺,琳琅满目。

走进辣椒作坊,一进门,香辣味道扑鼻而来。

辣椒作坊工作人员 南小玉:我们辣子是用传统工艺石磨碾出来的,它激发了辣子的香味。我们的辣子分好几种,有青海循化的本地辣椒和陕西的外地辣椒,根据客人的口味调配不同的比例,都是挺香的。

而在醋、面、油、豆腐、酸奶等作坊,设置“前店后场”,即游客在前店可以挑选商品,在后场可以参观加工流程。这些特色作坊,不仅为本地小吃商户提供了原材料,游客们还可以买了带走。

据悉,平安驿自2019年建成运营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河湟文化、青海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大众创业的集中展示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劳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许多创业者创业的孵化基地。

青海省海东市文广局党组成员 刘正新:海东市很多特色小镇建设以河湟文化为引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双引擎。通过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农业+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型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

民俗表演:体验多元文化之美

在中秋国庆假期来到在平安驿,除了可以品尝到各种青海的美食,还可以体验到很多特色的民俗表演。这里是汉族文化、回族文化、藏族文化、土族文化、撒拉族文化的交融之地。在彰显了各种文化特色之美的同时,更体现出并存发展的和谐共融。

陈家茶楼在平安驿的西北方,这里熬茶、奶茶、盖碗茶应有尽有。在茶楼门口,远远地,就能听到宛转悠扬的河湟“曲儿”的音调。走近茶楼,客人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青海曲艺。据介绍,台上演出的都是平安区当地的民间艺人。无论是青海平弦、越弦、贤孝,还是道情,都浓缩着河湟曲艺文化的精粹。

民间艺人 刘瑾伯:(表演的是)青海越弦,(唱的)访宾朋、会朋友。喜欢的人还是很多,年轻人现在也慢慢有了,有喜好的上来,我们也一块儿(唱)。

除了茶馆里的民间艺人,在平安驿的戏院,假日期间,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演出。比如花儿演唱、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民族演艺。我们来到戏院的时候,舞台上演员们正在排演秦腔。

海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脸谱代表性传承人 乃东红:生旦净丑的剧目,我们都安排了,还有现代剧目在里边,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国庆节演出。秦腔,在咱们西北五省来说,人们都是比较喜欢。近几年,也是政府支持,我们民间剧团起了好多,我们基本上每一个县区都有五六家的这样的民营剧团了。不局限在表演上面,我们现在做的也比较丰富,戏曲进校园、戏曲研学、戏曲体验、戏曲培训等等,我们都是在用各种方法来传承。

在平安驿,可以体验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地方戏曲,还包括民间文学、青海刺绣、回医学、藏族唐卡等。

老街、老巷、老建筑、老味道,这座引入全新理念和特色运营模式打造的平安驿景区,以多彩的河湟建筑、充满回忆的青海美食、特色的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青海及周边地区旅游业中的一匹“黑马”。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平安   青海省   民俗文化   撒拉   青海   戏曲   作坊   月饼   游客   特色   特色美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