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桥山遗址主体为一处红山文化早期中型聚落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马鞍桥山遗址年代距今约7700年至5500年,主体是一处红山文化早期中型聚落。

房址F1灶址。图源:国家文物局

据介绍,马鞍桥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是一处以红山文化早期阶段为主体的聚落遗址。2021年以来,在“考古中国”红山文化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框架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马鞍桥山遗址进行了连续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马鞍桥山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7700年至5500年,包含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存。其中,红山文化聚落由祭祀区和居住区构成。居住区位于遗址东部,面积约为54000平方米,外围有周长近900米的环壕围绕,环壕内部共发现房址11座、灰坑46个、灰沟1条。各类遗迹以4座大型房址为中心相对集中分布,大房址周围分布着小型房屋和数量不等的灰坑,出土陶、石、骨、蚌等生产生活遗物。

房址出土筒形罐。图源:国家文物局

祭祀区位于遗址北部,共发现祭祀坑42个、燎祭遗迹3处,祭祀区整体经过两次精心规划设计与营建,第一次的建设,是依托北部一座小山头,对东、西、北三面山坡进行修整,形成三层“梯田”形的祭祀场所。第二次的建设,是在第一次营建的祭祀区南部进行垫土,形成一个新的祭祀场所。祭祀区出土保存完整的陶器,石斧、石刀、石耜(犁)、石磨盘和石磨棒,以及鹿科动物骨骼、贝类等。

祭祀坑出土彩陶罐。图源:国家文物局

考古专家认为,马鞍桥山遗址主体是一处经过精心营建,兼具生活和祭祀功能于一体的红山文化早期中型聚落,为探究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社会等级分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新发现祭祀遗存,对讨论红山文化人群祭祀形式、精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聚落   国家文物局   朝阳市   遗址   辽宁省   文化   遗存   石磨   居住区   祭祀   主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