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浅谈“三炮台”

自古民间就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文人墨客又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列为“八大雅事”,从物质到精神生活,始终离不开一个“茶”字。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作诗曰:“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茶的种类偏好也不同,山东人多喜欢绿茶,如日照青,福建人喜欢红茶、乌龙茶,云南人喜欢普洱茶等,甘肃人则独爱“三炮台”。


虽然饮茶方式在不断演变,从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再到明代以来的泡茶,茶的古典派、浪漫派和自然派各有拥趸,但有一件事始终不变:茶是一种精神符号,是人与人之间彼此辨别气味、相互交流的有效媒介,是东方人的一种社交饮品。


“三炮台”又叫“刮碗子”,据说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西北。在甘肃流行这么两句话:“宁丢千军万马,碗子茶不能不刮”。从这两句话中就能看出甘肃人是爱“三炮台”的,从“三炮台”就可以看出甘肃人是爱中医的。

“三炮台”主要由优质绿茶,再配以桂圆、枸杞、红枣、冰糖等食料组成。绿茶,主要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肿利尿的作用。

桂圆,入心脾两经,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神农本草经》:“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枸杞,入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红枣,入脾胃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红枣、枸杞、桂圆、冰糖味甘滋补,和绿茶配伍,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又中和了绿茶的苦味,既可养阴生津,又可健脾和胃,养血安神。

甘肃人喜食面食肉食,尤其我所在的临夏积石山县,是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县,地处高寒,群众酷爱手抓羊肉,而且手抓羊肉凉食味道更佳。


我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地域特点,从中医角度,中药特性,大胆地给“三炮台”进行了一下改良,平素喜食肉食的,可以加点炒山楂,消食健胃,化浊降脂;素喜饮酒的,可以加点葛花,解酒毒,醒脾和胃;口干口苦的,可以加点石斛花,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眼干便秘的,可以加点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平常烦躁失眠的,可以加点合欢花,疏肝活血,解郁安神。


“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晴日和。”是饮茶的最高境界,也正是甘肃人悠闲浪漫生活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炮台   甘肃人   生津   滋阴   桂圆   甘肃   冰糖   枸杞   红枣   绿茶   角度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