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华为麒麟手机王者归来,对当下的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很难形容看到华为Mate 60 Pro拆解视频时的心情,尤其是看到麒麟9000s芯片,看到芯片上边刻着的“2035-CN”字样。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华为自身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盛事,更是中国在科技崛起战略上的里程碑事件。

对于当前在经济科技等各领域面临围追堵截的中国来说,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强烈的信号,向世人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和科技崛起的决心。我认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所展现的,不止是华为自身的处境,更是中国当前的真实写照。


1/“于无声处听惊雷”

从时间点上来看,川普执政中期(2018年下半年)美国就开始了对华为的制裁与打压,2019年以后,随着华为在5G通信领域展示出越来越强悍的技术实力后,美国随即开启了对华为的极限打压。

极限打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美国国家机器所有的工具来打击华为,这种手段的目的就是打垮华为,让华为在“供应隔绝”的背景下难以维系企业的生存,最终失去技术进化能力,沦落为技术落后、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普通企业。

相比当年的阿尔斯通所遭遇的一切,华为所遭受的来自美国的攻击更猛烈也更持久。

美国不仅仅攻击华为自身的核心业务,同时也切断华为所构建的磨合多年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哪怕这个体系内有大量欧美科技企业。这还不算过分,美国还将中国境内有可能对华为重构供应链体系起到重要作用的科技企业列出来,列入它们的“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这种赤裸裸的极限打压迄今为止已经持续将近四年,“连坐制度”下中国许多科技企业也被牵连其中,被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无端制裁。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那么华为就身处于炮火最猛烈最密集的战场中央。



尽管国人支持,但是没有芯片的华为就像没有大米的巧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手机业务停滞,将荣耀分割出去断尾求生,我们可以看到几年前还遥遥领先的海思芯片逐渐“销声匿迹”,我们看到媒体们不再宣传华为的全球5G商业订单……这些都是美国全面制裁的“战果”,是华为艰难求存的缩影。

四年以来,国人对华为在芯片领域的“破局”从满怀信心逐渐回归理性,又到悲观,又到不再关注这件事——很多人并不相信华为能在不借助美国技术的前提下量产5nm芯片(或者14nm以下先进制程),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华为手机也许有一天会王者归来,但肯定不是三五年以内的事。

但是,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问中国、来到上海的这一天,华为悄然上线了自己的旗舰手机新品,并开放销售。

四年的全面制裁,说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毫不为过,但是在这一天,华为验证了一句话——“打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这款手机别的不说,只说两点,第一它实现了(事实上的)5G通信,第二它使用了最新款的麒麟9000s芯片(内含自研GPU)。

它意味着什么呢?

从技术上来讲,华为重建了自身的芯片制造供应链,美国的芯片制裁令正逐渐变成一纸空文。

但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2/“华为的成败,是中国科技崛起战略的重要风向标”

华为对中国科技的重要性,我想已经不需要再赘述。

中国当前正面临经济转型,这次转型攸关中国未来百年经济发展模式,即以哪些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过去二十年间发动机主要是“房地产”、“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以及“互联网产业”,二十年折腾下来,这几个发动机要么遗患无穷,要么效率低下,要么沦为资本游戏场,都不太能支撑起未来中国崛起所需要的“动能”。

中国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的新的发动机叫“科技创新”,这是一个覆盖工业、制造业、数字产业的庞大战略,它的战略目的就是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构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不是通过人口红利或者统一大市场来创造经济增量。

这个科技崛起战略有几个作为发展核心的产业,半导体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重中之重。

所以为什么华为对中国很重要,答案就在这里:半导体产业极其重要,而华为是中国当前最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目光的半导体企业(没有之一),它能帮助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更高效地提升技术能力,能作为“指挥”发起技术攻关上的“大会战”,推动中国诞生一批拥有技术自研能力的半导体产业链企业。

中国的这个战略的推行,就意味着要从老鹰的嘴下抢肉,要跟老鹰争夺科技领域的最高话语权,所以老鹰才会如此气急败坏,不惜动用一切非正当力量来全面打压这个战略的实施,而华为作为中国此战略事实上的前行者、甚至于领导者,被美国极限制裁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华为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从商业角度来讲。

2019年时,苹果的利润已经达到自身的增长瓶颈(净利润为552亿美元,同比2018年出现下降),当年华为手机销量约为2.4亿部(IDC数据),但是“限芯令”的推行直接导致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在之后一年多走向事实性的停摆(2020年是华为手机此前最辉煌的时刻),而在此之后苹果跨越了利润上的增长瓶颈,最终将自己的净利润提升到了1000亿美元的水平。

从当时来讲,唯一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品牌只有华为,而且是在最难寻求突破的中高端实现了高速增长。在这个时候,美国挥舞起层出不穷的制裁手段,将高速奔跑的华为拽下了这个赛道。

我想问问大家,苹果这个近乎翻倍的净利润增长来自于哪里?是创新乏力的苹果手机?还是突然又多了一个能创造巨大利润的庞大人口市场?

都不是,是华为手机业务的倒下,让苹果做了一次“食尸鬼”。

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悲壮,苹果三星们在国际市场上又回到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地步,也不用创新,又没有华为这样的颠覆者,它们可以在各自的赛道高枕无忧。

最讽刺的是国内的友商同样庆祝着自己的份额提升,但却不知道没有华为,它们在不远的未来将举步维艰。


这就要从产业角度来讲。

我们不能把苹果增长的部分等同于华为丢失的部分,但是华为的“被迫离场”至少能造成200亿美元无法在华为的支配下投向市场。

换句话说,如果华为没被制裁,华为的销量和净利润会持续提升,那么华为投向自身供应链企业的资金资源会远大于现在,我认为每年至少会有200亿美元的增量。

我们要知道苹果和华为的一个重要区别:苹果主要供应链企业虽然一半以上也是中国企业,但这里边属于纯粹的代工关系,没有对国内企业技术提升上的指导与计划,而华为并非如此,它对供应链中国内企业的支持不仅仅包含订单,也存在技术指导与提升计划,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派驻工作组驻场推动供应链企业的技术提升。

这个区别在长期的资金资源注入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苹果的供应链企业会变大但难以变强,而华为的供应链企业则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不仅能扩大,还可以逐渐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这200亿美元在制裁下不再流向国内产业界,而是流进了国际巨头们的腰包。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内产业链企业将失去很多的“培养资源”,失去很多技术成长的机会。

而这种缺失是那些牛的不能行的国内友商们所无法弥补的,它们不能像华为一样满世界获得订单交给国内的产业链企业制造,它们也没有搞研发的魄力来推动供应链企业的技术提升。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池子越来越小,吃到更多的份额的友商们不得不跑向其他的池塘,比如去造车。


最后还要从战略角度简单讲讲。

国家经济转型需要几大先决条件,比如说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个我们有;比如说高效透明的金融制度,这个正在努力;又比如说经济发展底层逻辑的重构,这个已经探索出来了,就是科技创新,将它放在底部,来引发制造业、互联网行业、金融业等的升级。

所有这些都指向我们要实现一个“伟大跨越”的战略目标,在这个目标下,精密制造、汽车制造、航天航海、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必须要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

而半导体产业链基本要应用于所有这些领域,芯片将成为这些产业升级绕不开的核心。

正因为有这个迫切性在,同时考虑外部环境的恶劣,我们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进度才会受到亿万国人的关注,也得到欧美国家高层的强烈关注。

因为我们突破封锁的每一步,都意味着我们距离实现“伟大跨越”更近了一步。

华为这个芯片如果确认是国内自主产业链制造的话,那它将被载入史册。



3/“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不仅仅是华为,更是中国”

今年的经济状况很差,各行各业基本都感受到了一股“冷空气”,所以今年无论外资还是国内制造业工商业,都对我国的经济有悲观情绪,这种情绪传达到了消费端和金融端,让国内的内循环也出现了过冷问题。

国家拿出了诸多对策,政策工具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最近更是出台了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重头利好政策。但是市场上,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片悲观之声。

我对政策不做评价,我也很难幸灾乐祸或者摇头叹息,在这个悲观的氛围下,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尤其在我对身边的商业状况和对近十年中国科技行业的做了一些了解后,我更认为这种“经济遇冷”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它是“新冠疫情后遗症”、“房地产定位深度调整”以及“产业升级阵痛期”三者叠加的后果,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第一个。

而我们知道,疫情真的过去了,它不再能像前几年那样随心所欲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

而在这个“过冷”的氛围下,消费也确实是在复苏,比如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国内电影规模破了历史记录,而如果你晚上出门比较多,也许能够注意到附近的商场等场所真的很热闹。相比而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高科技领域逐渐展现出发展的韧性,而这种在外力逼压之下展示出来的反弹力,让我们看到中国科技崛起的巨大力量。

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半导体制造、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正迅猛地追赶着对手。

我相信这种现象对于经济复苏信心的提振会迅速传达到消费端,而我们都知道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信心比金子重要。

华为旗舰手机的王者归来,将吹响中国科技崛起、经济复苏的集结号。

我们别无选择。

“除了胜利,我们也无路可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三星   华为   中国   麒麟   美国   深度   芯片   苹果   领域   国内   手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