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天坛祭天:复辟帝制的闹剧,84天后袁皇帝驾崩

1913 年冬至,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这也是天坛作为祭天之所,最后一次被使用。两年后,1915 年 12 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史称“洪宪帝制”。当时有许多人反对复辟帝制,包括他北洋系的冯国璋,但袁世凯就是铁了心要当皇帝。

尽管复辟帝制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在此之前,袁世凯则希望通过天坛的祭天仪式唤起国人的拥戴。这次典礼,他极力模仿传统帝王祭天的礼仪与服饰,并且这一行为,也得到了儒教人士、清朝遗老的支持。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种行为,却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批评。

为了此次祭天大典,1913 年 12 月初,修整天坛内外设施的筹备工程启动;12 月 19 日起,袁世凯等各部官员开始了为期 3 天的“斋戒”,其中,散斋两天、致斋一天;12 月 21 日,袁世凯特发祭天告令。北洋政权的内务部精心筹备了祭天大典,并按照复古基调对祭服、祭礼、祭品作了详细规定。

天坛祭天是明清两朝皇帝必做的大事之一。辛亥革命彻底结束封建帝制后,作为封建专制象征的祭天传统戛然而止。其实,早在 1912 年 7 月,原先的皇家禁地天坛便被改为了农艺试验所,政府准备在这里种庄稼了,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又是那么出人意料——仅过了两年之后,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竟然又在本已荒废的天坛举行了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大典。

逆流而动终要灭亡,袁世凯宣布称帝后,遭到了拥护共和势力的强烈不满。蔡锷、唐继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各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放弃洪宪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但仍然想当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1916 年 5 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同年 6 月 6 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天坛   帝制   内务部   儒教   辛亥革命   北洋   皇帝   大总统   中华民国   闹剧   大典   天后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