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灭三族,只有1人逃脱,150多年后其后代夺了仇人江山

前言

遥想当年,政敌篡夺皇位,桓范被诛灭三族,这场恩怨深如海,浓如血。历经百余年沧桑巨变,桓范后人终于扶持子孙,报了先祖一箭之仇。这场争夺帝位的残酷较量,既是个人恩怨的报复,也折射出当时乱世浮沉,鹿死谁手的无常。

一、政变篡权 曹爽被迫出走

公元249年,时任曹魏政权大将军的曹爽和他的首席智囊桓范,一同去拜谒在高平陵的魏明帝墓。曹爽此行乃是要向先帝祭告,表达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他自恃其父曹真曾是魏明帝麾下的大将,有望继承父业掌控朝政大权。

就在他们出城之时,城中的太傅司马懿和太尉蒋济联合发动了政变,趁机控制了洛阳城。司马懿此举乃是要夺取曹爽手中的权力,自己掌控魏国朝政。他早有谋夺权力的野心,只是一直在伺机行事。如今曹爽外出,正是破釜沉舟,夺权之时。

曹爽平日里骄奢淫逸,恃宠而骄,此时被司马懿算计,一时间手足无措。他自知权势已丧,若入城势必难逃一死,便欲与魏帝曹芳逃往许昌集结力量,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曹爽此举固然是想保命,但心中也明白,若不与司马懿抗衡到底,终究难逃被灭族的命运。他勉强打起精神,命左右准备前往许昌,想在那里重新集结力量,不让司马懿得逞。

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曹爽的这番打算终究是枉然。他虽口头上说要决一死战,却心中早已丧失斗志。毕竟多年来浸淫在权力与奢靡之中,早已失去当初我们的锐气与胆识。这时突遭变故,内心恐惧多过勇气,哪里还有半点决一死战的勇气?

二、桓范死士 忠心劝谏

就在曹爽迟迟不决之时,他的智囊桓范见状大怒,挺身而出劝曹爽决不能轻言投降。桓范精明强干,识大体,他一眼就看出这是司马懿篡位的阴谋。此时此刻投降只会白白送死,唯有决一死战,方能在乱世浮沉中保全一线生机。

桓范沉声劝道:“大人,此时我们只有奋起反击,才有生路一线希望。若轻言退缩,只会令仇敌更加嚣张!当年汉高祖躬自승马,袭杀西楚霸王项羽,正是因为他背水一战,誓死决战,才能逆转乾坤,建立大业。大人亦须发扬这无所畏惧的气概,方能化险为夷,扭转局面!”

曹爽脸色微变,迟疑道:“但眼下我等寡不敌众,似乎难以取胜啊。”

桓范毫不气馁,继续劝说:“大人此言差矣!当今天子尚在我们麾下,您辅佐天子发号施令,谁敢不从?何况这里离许昌不过两天的路程,我们到那里去既可以将那里的武器库武装军队,我手上又有大司农的印章,可以调集粮草。到时候等稳定下来,时机成熟以后再和司马氏决一死战,那样鹿死谁手就很难说了!大人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此战我们定会胜利!”

三、投降被诛 桓范临终遗憾

桓范一番振奋人心的话语,曹爽也稍感打起精神来。可很快,他又陷入了迟疑与畏惧。权力平日里习惯了骄纵,一旦陷入危难便难以自拔。曹爽终究还是丧失了斗志,决定带着魏帝曹芳投降司马懿。

桓范见曹爽胆小如鼠,愤然叹道:“大人!您这是作茧自缚!投降无异死路一条,唯有奋起反抗,方能看到生机。大人若不听从忠言,只会令三族难逃一死!”

然而曹爽此时只想保全小命,根本听不进忠言。他命人摔了手中的兵刃,誓要投降。眼见劝说无果,桓范也只能含恨随行。

最终,曹爽和桓范都被司马懿灭了三族。这桓范临死前,仰天长叹:“我辈忠心报国,竟沦落到这步田地!”他不甘心地倒在血泊之中,心中充满了对曹爽的怨恨。仇人篡位夺权就在眼前,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力,不能报效先帝,实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四、忠义铸魂 桓范精神长存

桓范虽败犹荣,他的许多部下和熟人都对他此番助曹爽决一死战的建议记在心上。他们认为桓范识大体,忠心报国,只因曹爽丧胆怯战才导致他满门抄斩。如今桓范虽已不在,但他那份忠心报国、浩然正气,依然感染和鼓舞着无数人心。

尤其是桓范的许多部下和家人,更加铭记桓范的忠义与气节。他们暗自发誓,要誓死效忠桓家,将桓范忠心报国的精神传承下去。有生之年,一定要为桓范报仇雪恨,让其忠魂得以安宁。

正是有了这批忠心耿耿的追随者,桓范的精神和气节才得以代代相传、薪火不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桓家的香火得以延续,桓范的后人终于在百余年后报了血海深仇,为先人扬眉吐气。没有这群忠心之士的传承努力,就没有后来桓温、桓玄父子翻身报仇的机缘。

五、子子孙孙 百年雪恨

天道好轮回,桓范虽已死去,但他的正气并未湮灭。在东晋时期,过了150余年之后,桓范的后人终于为他报了血海深仇。

为桓范报仇的是他的后人桓温、桓玄父子二人。桓温起初还对司马氏存有一丝侥幸,娶了司马氏的公主为妻,成为了女婿。可他终究无法忘记,150年前,他的先祖就是死在这个家族手里。于是,他暗中结党营私,联合荆州豪强,一步步蚕食司马氏的权力。

桓温为人精明强干,野心勃勃。他娶司马氏公主,表面上是为了联姻,但实则是想白手起家,先进司马氏内部,得到他们的信任。桓温深知要报仇雪恨,必须步步为营,不能鲁莽行事。

这样,他才能在司马氏内部收买人心,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有了这些支持者的内应,再联合外面的势力,就可以逐渐削弱司马氏的权力,为将来夺位报仇积蓄实力。

后来,桓温先后南征北战,平定巴蜀,加强了自己的实力。他开始明目张胆地和司马氏抗衡,先是废黜皇帝,再逼太后立自己心腹为帝。终于,时机成熟之时,他命儿子桓玄篡位,建国号“楚”,正式夺去了司马氏的江山。

六、血海深仇 终报雪冤

在桓玄篡位的那一刻,此前一直隐忍不发的桓温,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他望着父辈的靖康之墓,泣不成声:“老祖宗,您的血海深仇,我终于替您报了!”

此时此刻,他满心感慨:当年桓范临终只余一口息,却也未曾放弃报仇的心愿。如今,万里江山已到手,我终得以报效桓家恩怨!当真是天道酬勤,时来运转,总算没有辜负老祖宗的期望,没有白白赴死!

桓玄也是激动万分,跪拜着桓范的神主,沉声道:“老祖宗,您忠义之气感天动地,您的血仇我已替您报了!我必将承继您的遗志,让桓家世世代代强盛兴旺!”

结语

当年的血海深仇,经过子子孙孙的不懈努力,终于在百年后得以雪冤报仇。这场残酷的权力争夺,既体现了个人之间报复仇怨的执念,也反映出当时的乱世局面。桓温和桓玄收复江山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新的仇怨萌生。

然则成也萧规,败也萧规。当今与古,兴亡轮回,苍生喜怒,几人能跳出这劫数?但求君心自正,所为不负己。苍穹长存,古今悲喜,终究云烟,涤荡心灵,才是我辈的本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江山   先帝   忠义   许昌   司马   血海深仇   死战   忠心   仇人   后代   权力   大人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