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灭国血泪史:曾不可一世占领莫斯科,跟俄国死磕三次灭国

波兰,欧洲中部一个囿于大国罅隙之间的蕞尔小国,二战中被德军“闪电战”征服的头号受害者,无论如何,波兰看起来都与“欧陆主宰”这个头衔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但事实上,波兰曾实打实地坐上过“欧山泊的第一把交椅”,甚至一度拳打战无不胜的蒙古兵,脚踢连拿皇都曾于此吃瘪的莫斯科,堪称“欧洲一霸”。

虽然后来又被轮流揍了回来,但波兰心中依旧有着一个大国梦。

毕竟,谁让自己祖上阔过呢。

那么,曾拳打普鲁士、脚踩莫斯科的波兰,怎么沦落到这般模样的?

部族联合,王国崛起

波兰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一支,与身为东斯拉夫的俄罗斯民族渊源颇深。西斯拉夫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东欧平原的西部,10世纪中叶,波兰西斯拉夫民族由零散部落走向统一。

来自皮亚斯特家族后来被称作“波兰国父”的梅什科一世,以“波兰大公”的身份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开始了皮亚斯特王朝的统治。

他致力于进一步联合西斯拉夫“部落公国”,并努力向外扩张,以抵御来自周围国家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日益增长的威胁。

梅什科一世的统一事业延续到了他的下一代。

1025年,梅什科一世的儿子波列斯瓦夫一世即位。

他延续了父亲对外扩张征伐的方针,将西斯拉夫民族维斯瓦部落成立的部落公国纳入版图,并先后征服波美拉尼亚及捷克境内的部分国土,使得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波列斯瓦夫一世一生都在致力于开疆扩土,他在晚年抵达权力的巅峰,一度成为中欧和东欧最强大的统治者,波兰的第一个繁盛期得以持续。

12世纪中叶,波列斯瓦夫三世去世后,波兰分裂为数个公国,自此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身处欧陆中部的波兰,周围最不缺的就是不怀好意的邻居。

波兰人不仅要应付来自欧洲的威胁,还要面对来自远东剽悍蒙古部落的铁蹄。

13世纪,处于分裂状态的波兰在大蒙古国的“长子西征”中遭受重创,损失惨重。为了抵御蒙古人,波兰主动联合匈牙利人,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

这次至关重要的合作让波兰意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经过多年征伐,成功统一了分裂的大小波兰,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北方地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波兰王国,为此后波兰的称雄欧陆奠定了基础。

送走了蒙古铁蹄,周围的不速之客们依然对波兰虎视眈眈。

北部的条顿骑士团,便常常侵略波兰领土。

为抵御骑士团的侵略,波兰王国与南部的立陶宛公国以联姻的方式实行王朝联合,建立了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开始了制霸欧洲中部的征程。

15世纪初,在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的指挥下,波兰-立陶宛联军、及其余盟友组成联合部队,与多为重甲骑兵的条顿骑士团约2.7万人的军队展开决战。

沆瀣一气抵御侵略的联军重创了条顿骑士团,后者在此战中精锐尽失,8千名骑士阵亡,2千人被俘,骑士团大团长等多数首领阵亡。

经此一役,条顿骑士团自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落。大获全胜的波兰-立陶宛联盟,得以从德国人手中收复失地,曾隶属条顿骑士团麾下的土地也悉数并入波兰。

国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使得波兰-立陶宛联盟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契机,波兰逐步迈向那段被称作“黄金时期”的鼎盛阶段。

在波立联盟逐渐步入稳定发展时期的时候,东方的莫斯科公国也正悄然崛起。

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鞑靼骑兵在东欧平原上肆意驰骋,料峭寒冷的故土使得他们对西方平原的富饶垂涎三尺,多次出兵试图将其纳为己有。

1514年,莫斯科军队占领立陶宛大公国的斯摩棱斯克,波兰立陶宛联盟出兵阻击,虽然波兰立陶宛联邦重创了莫斯科军队,但最终依旧失去了斯摩棱斯克的控制权。

此事令立陶宛公国极为愤怒,波立联盟与莫斯科公国的梁子也自此结下。

三度瓜分,王朝覆灭

16世纪中叶,波兰与立陶宛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了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的决议,正式成立“波兰-立陶宛王国”,由此前的“联盟”正式升级为“联邦”。

首都也从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迁到华沙,波立联邦进入空前繁盛的鼎盛时期。统一后的波兰幅员辽阔,其疆域鼎盛时期一度达到100万平方公里,势力范围涵盖中东北欧。

在彼时宗教战争、金帐汗国摧残后的欧洲大陆上,波立联邦的崛起得到了极佳的外部环境,它坐镇欧陆中央,东征西战,左抗瑞典,右御莫斯科,风光一时无两。

17世纪初期,俄国内部政权斗争愈发激烈,沙皇原本的继承人季米特里在政治阴谋中不幸殒命,波兰国王趁势扶持了另一个“伪沙皇季米特里”上台。

这位伪帝明显亲波兰,很快遭受到了俄国贵族的排挤,最终遭到杀害。

伪帝倒台后,波兰不愿放弃这段俄罗斯的王位空虚、国家动荡的绝佳时期,他们在随后又扶持了“季米特里二世”,但仍未掌握俄国的实权。

1610年,受够了繁文缛节的波兰人选择主动出击。精锐的波兰骑兵采用突袭战术,在克鲁希诺战役中重创了莫斯科-瑞典联军,扫清了波立联邦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兵临莫斯科城下。

溃不成军的俄国士兵无法阻挡这来自欧洲中部的铁蹄,莫斯科落入了波立联邦的掌控之中,波兰成为自蒙古军队横扫基辅罗斯后第二个攻入莫斯科的国家。

波立联邦的鼎盛一直持续到17世纪后半期。

当时,连年穷兵黩武式的征伐,使得四处树敌的波兰越来越力不从心。波兰的农奴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暴动、起义使得波兰疲于应对。

与此同时,瑞典也率军大举入侵。

波兰进入了“大洪水时代”,领土、主权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内忧外患使得波立联邦元气大伤,但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波兰的政治制度成了压倒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根稻草。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太过超前”,在尚且处于宗教神权、封建黑暗时期的欧洲显得极为突兀,这种被称为“贵族民主制”的制度,正是葬送这位欧陆霸主的罪魁祸首之一。

“贵族民主制”主要有两个核心,一是“自由选王制”,即:国王由贵族选举,所谓“民主”只针对贵族阶层,只要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一是“自由否决权”,任何提案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如同当今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

在这套制度下,波立联邦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臃肿、国力迟滞不前的“渐冻国家”。

波兰的王位继承常常悬而不决,且伴随着极为尖锐的斗争与冲突。

18世纪30年代起,诸多欧洲国家都为抢夺波兰的王位而发动战争,这严重拖垮了波兰的发展节奏。原本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自此一去不返。

17世纪末期,波立联邦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甚至一度成为俄国的附庸国。所谓“墙倒众人推”,身处漩涡中心的波兰成为欧洲诸多势力矛盾的交汇点,常常被异邦人打压。

1772年5月,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在彼得堡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波兰失去了三分之一有余的国土与人口。

1793年,俄国、普鲁士再次对其进行瓜分,自此,波兰成为了一个领土仅余20万平方公里,不足其鼎盛时期五分之一的小国。

1795年,俄、普对其进行了第三次瓜分,彻底吞并了其剩余的所有土地,波兰亡国。

曾叱咤欧陆、东征西战的庞大联邦再也不复存在,波兰从欧洲地图上销声匿迹达123年之久。直至20世纪初,波兰才得以从附庸的身份中解放,恢复独立国家的身份。

重获新生,四面树敌

时光飞逝,波兰再次出现在历史之中已是沧海桑田的百年之后。

1918年8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缔结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并承认波兰的独立身份与地位。

与此同时,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也为波兰的复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一战后欧陆的满地疮痍之上,波兰的社会民主党人成立了波兰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由“现代波兰国家的奠基者”毕苏茨基领导。

一战结束后,波兰得到了协约国的承认,波兰共和国正式成立。

但这位祖上阔过的爷怎么会满足于宅邸里所剩的这些家业?不仅不满足,波兰人甚至试图恢复1772年的俄国-波兰边境线,并为此主动挑起了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战争。

此时的波兰如同久居樊笼却被一朝释放的困兽,即便身躯尚且孱弱,也要向那些曾踹过他们两脚的人露出复仇的獠牙。

很快,怀着不切实际大国梦的波兰侵入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正踌躇满志之时,波兰被苏联红军一脚踹了出去,一度被逼到华沙老巢。

这一系列“逆天操作”下来,使得毛还没扎齐的新波兰落了个民穷财尽的下场。

即便如此,波兰仍未放弃从苏俄手中抢地盘的计划。

波苏战争持续多年,对于两国而言都并非好事,尤其是在战场上并不顺利的苏俄,他们只能尽可能地在领土方面做出让步,从而避免更大的冲突。

经过议和,两国签订了《里加和约》。

波兰承认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独立地位,但同时也从苏俄手中抢占了更多的领土,还不忘从战败的德国手中再捞点油水儿,收复了自己此前被其瓜分的部分土地。

一通“收复失地”的操作,使得波兰的国土一度恢复到波立联邦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有余,但波兰趁虚而入的行为也招致了两国的不满,为二战期间苏德瓜分波兰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波兰还与南方的捷克斯洛伐克结下了梁子,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举手投足之间,波兰仿佛还是当初那个拳打神罗脚踢条顿的少年一般,没有一丝丝改变。

1933年前后,战争的紧张气氛再次弥漫整个欧洲,饶是实力得以大幅恢复的波兰人,也不得不与相邻的苏德两国交好,期望能在未来可能的大战中取得平衡。

但事实证明,波兰还是如同他们订立“贵族民主制”的祖上一样“天真”,直至希特勒闪击波兰前夕,波兰人依旧相信,整个欧洲都会愿意帮他出头抵抗德国。

面对苏联“订立集体安全条约”的提议,波兰也是给了个冷屁股。

波兰人自信地认为自己居于战略平衡的完美点位上,丝毫没意识到,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签订的背景下,自己如同被镁光灯照耀下的马戏团小丑,全欧洲都在等着看他的乐子。

1939年9月1日,波兰历史上耻辱的一天来临。

来势汹汹的德军入侵波兰,正式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军闪电战的攻势之下,波兰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但难掩颓势,华沙迅速沦陷,波兰再次亡国,曾经从苏德手中收回的土地再次被毫无保留地吐了出去。

波兰的傲慢与自大,为波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按人口比例计算,波兰是所有参战国之中死伤状况最为惨重的国家。战后,近代以来国土分分合合、当局执政失误、以及惨烈战争等诸多因素,也使得波兰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

如今,波兰早已成了一个二流国家,虽然心中还想重创当年荣光,但现实却告诉它,恐怕来世还是一个见谁咬谁的国中“哈士奇”,誓把你家拆到底

纵观波兰历史,它身处欧陆中央,四周群狼环伺,生存环境相当严峻,波兰在这样的环境下缔造了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王国,也曾因一着不慎而满盘皆输,沦落至四分五裂的悲惨下场。

这只活跃了几百年的中欧“哈士奇”,回望历史之时,又会有着怎样的感悟与体会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俄国   波兰   莫斯科   普鲁士   立陶宛   波兰人   血泪史   公国   骑士团   欧洲   联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