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康熙统一台湾

在340年前的今天,1683年10月2日(农历1683年8月12日),清朝康熙皇帝统一台湾。

台湾,古称夷州、流求、东藩等,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军到达台湾,隋炀帝大业年间,曾发兵流求,并将岛上居民带回大陆,迨至元朝,始设澎湖巡检司,明朝在澎湖驻军,历代中原王朝无不以各种方式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五月甲子,圣祖玄烨皇帝命施琅征讨台湾。八月戊辰,施琅疏报师入台湾,延平王郑克塽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康熙帝平定明郑政权,首次将台湾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影响深远。

明末有福建泉州人郑芝龙入海为寇。清顺治二年,南明绍宗朱聿键封郑芝龙为侯,待到顺治三年,郑芝龙因绍宗被擒绝食而亡而降清,其子郑成功率军固守厦门、金门群岛。据《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记载,自顺治九年至十八年,清廷多次要求郑芝龙招安郑成功,郑成功均不应。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殖民军队,在台湾实行统治。

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是他们剿灭前明遗民与叛军的决心,更遑论郑成功在南部沿海不时侵扰沿海郡县。尽管满人治汉对那些对前明还有顾念的人们来说有些不可接受,但在清廷武力的大肆镇压(甚至包括之后的“文字狱”)下,他们还是选择了缄口不语。清廷将这片土地当作领地进行治理而非当作殖民地或者是藩属,颁布一系列惠民抚民政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使得前明的势力逐渐衰颓,难以抬头。

清军入关后,台湾一度难以收复,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从表面上看,清世祖封郑芝龙同安侯,郑成功海澄公,但郑成功受印不降。顺治二年到十八年,清世祖福临多次要求郑芝龙劝降郑成功,均未招降,其间多有大军征讨,虽有进展,但未有实质突破,这一局面直到康熙元年,郑氏内乱,郑成功病死,其子遁逃台湾才有新的变化,直到康熙二十二年,这场持续近四十年的台湾收复之战才圆满收官。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准噶尔之乱,三征噶尔丹历时六年。为何面对占据台湾的明郑政权,清廷用时如此之久?

据《圣武记》记载,“台湾亘闽海中,袤二千八百里,衡五百里,与福、兴、漳、泉四府相直,距澎湖约二百里,厦门约五百里”。无论是据厦门、金门而守的郑成功还是退据台湾的郑经,在军事地理上都是进可攻,退可守。明末清初,东南沿海郑氏海商集团兴起,并接受了明廷的招安。明朝灭亡以后,郑氏集团成为一股抗清力量,在东南沿海建立起支持商业的金融、贸易和税收制度,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给郑成功抗清提供了军费来源。郑成功在军费充足的情况下,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利用海上力量一方面抵抗清朝,另一方面护卫郑氏集团的商业发展,以商养兵,以兵护商,形成良性循环,这是郑氏家族能够长时间抵抗清朝清剿,在败退后能够顺利击退台湾的荷兰驻军占据台湾为经营基地的重要因素。

从清廷的角度来看,东南的郑氏对清廷的威胁远远不如其他的势力,故顺治时期一直采用抚绥招安的方式,一方面通过郑芝龙不断实行招降,另一方面进行武力威慑。虽然当时清廷治下的沿海郡县时遭侵扰,但是对于清廷在中原的统治却并没有损伤。

特别是自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军攻打南京大败而归之后,郑军已无力对清廷统治产生致命的威胁,只能固守东南沿海的厦门、金门等地。相比于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外加上北方沙皇俄国的威胁,南方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三藩之乱对清廷统治根基的动摇,台湾郑氏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但是自明朝以来的日本浪人形成海上倭寇群体对琉球群岛的侵占,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台湾,这片领地虽为他人所占,却依然是国之疆土,东南屏障,必收复之,故清军一直对台湾郑氏政权保持战略压制的姿态,既能分散出精力解决威胁清廷统治的军事势力,又能对东南沿海实施威慑,避免多线同步作战,降低清廷多线作战的压力。

从世祖顺治时期开始,清廷采取劝降政策,保证其在入关不久后以相对稳定的内政外交形势来稳固新朝统治。圣祖继位后,从康熙八年剪除权臣鳌拜、实现亲政,到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进一步稳固清朝的统治基础,到康熙二十二年,朝廷重新启用明郑降将施琅,完成统一台湾的排兵布阵。

除却稳定统治的局势要求之外,统一台湾军事行动的几次重大突破以及最后的收官之战,均与某些人员变动有关。首先,康熙元年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记载,康熙元年,贼中内乱,成功父子相恶。成功欲杀锦,遣人捕系之,锦称兵以拒。成功恚甚,得狂疾,索从人佩剑,自斫其面死。李率泰以状闻。上命继茂与提督马得功分兵进剿,克金、厦二门,锦遁走台湾。

《圣武记》也记载,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谋据其位,被郑经所杀。这一场巨大的变故造成郑氏家族基本败退台湾,在大陆无明面上的落脚之地。其次,康熙二十年,姚启圣设计,贿赂其官员帮佣,诱郑经至海口,毒杀郑经。郑经死后,长子郑克臧监国,却因庶出,虽两年之中励精图治,但是最后遭到侍卫冯锡范陷害,台湾又一次发生政变,延平王之位为年十二岁的郑经二子郑克塽所得,但郑克塽年幼,大权都被冯锡范所把持。

其次,清廷收复台湾战事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施琅。施琅早年是郑氏家族的部将,因与军中同袍龃龉而得罪郑成功,家人遭到郑成功诛杀,故而降清。康熙二十年,施琅受封福建水师提督,于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受命进攻台湾。二十二年六月,施琅以战舰三百,水师两万,独自进攻,姚启圣等督臣留守厦门。当时海上飓风,水流湍急,台湾守将刘国轩防守严密。施琅分兵出击与刘国轩的台湾水师激战,大败台湾水师,乘势进攻台湾直至鹿耳门。七月,冯锡范、刘国轩以及郑克塽放弃了进攻吕宋延续东宁国祚的计划,遣使议降。康熙二十二年秋,台湾平定,清廷封郑克塽公爵之位,冯锡范和刘国轩伯爵之位。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时长三个月的战争背后是两大政权的国力近乎四十年的拉锯。清朝初入中原,无论是从安定社稷还是从护国守疆来看,都处于发展上升期,逐渐获得汉人百姓的认可。随着前明遗民的故去和满清民族化政策的推行,民间抵抗清廷的力量越来越弱,外加圣祖康熙时期,国力日增,从后世看来具有盛世之兆。康熙早期皇帝的权力收归于励精图治,使反对清朝统治的力量由明转暗,清廷的地位愈加合法化。相比之下,尽管郑氏家族有商业集团的支持,但是经过顺治十六年的大败以后,已无力再组织起等同鼎盛时期的军事力量以反抗清廷。他们败退台湾,失去了反攻的地理优势,使台湾成为抗清力量的最后基地,随着郑成功的故去,郑氏家族陷入了争权夺位、继承者无能的内耗当中,明郑在台湾统治的衰落也只是必然。

战争期间尚有一事务必点明。前文指出清军统一台湾军事行动的进展与人员变动有关,因郑氏一方出现多次内乱导致溃败,但反观清军,未能迅速拿下台湾,既有朝廷精力分散的原因,也确有将领用兵风格使然。康熙十七年姚启圣成为福建都督,负责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施琅相比于姚启圣而言,早年跟随郑之龙,两度降清,均混迹于沿海,水战经验丰富。在康熙二十年,他与姚启圣发生分歧,故而分兵作战,因借天气之势一举攻破刘国轩防线,一战成名。相比之下,姚启圣则更加保守,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整个战争的角度来看,姚启圣在前期的贡献非常之大,奠定了统一台湾之战胜利的基础,而施琅的出击则是一招险棋,幸而凭借天时地利,最终获得胜利,但是总的来说姚启圣功不可没。

位于福建晋江的靖海侯施琅将军像

台湾明郑政权被平定之后,施琅上陈康熙帝《恭陈台湾弃留疏》,力主坚守台湾,得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赵士麟、侍郎苏拜等人的支持,施琅称:“天下东南形势在海而不在陆……台湾虽一岛,实腹地数省之屏蔽……无台湾,则澎湖亦不能守。”此时,东南沿海不但面临海寇,还有倭寇和荷兰殖民者的威胁,故康熙二十三年夏四月乙酉,设台湾府县官,隶福建行省,将原属化外的台湾纳入中原王朝的半图。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并派兵八千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两千人驻防。嗣后直至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台湾   澎湖   康熙   中原   清廷   顺治   厦门   清朝   沿海   东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