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大喊“谁敢杀我”后被杀,其实前面他还说了一句,那句才致命

前言

魏延,字元戬,生于汉末群雄割据之时。早年他从曹操军中投奔刘备,起初只是刘备身边一个不起眼的部曲首领。

魏延虽然出身寒微,但他勤勉用心,深得刘备赏识。刘备看重人才,不拘一格提拔能人,所以他通过日常接触,逐渐发现了魏延的才干与潜力。魏延也不负刘备厚望,甘心跟从,努力学习军事知识,执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一、军事天才:扶摇直上

凭借出色的才能,魏延逐步攀升,被刘备提拔为牙门将军。208年的汉中之战中,刘备大胜曹操,夺得汉中。汉中战略位置重要,据守汉中就等于控制西蜀咽喉,所以刘备需要留下一位心腹大将来镇守。

本以为会是张飞担此重任,毕竟张飞资历最深,地位仅次于关羽。杨仪虽然才能出众,但身为文官,没有军功,也不似魏延得到刘备的信任。没想到刘备做出一个军中和朝野都震惊的决定——直接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

之所以选择魏延,主要缘由有三:第一,魏延过去担任刘备身边的牙门将军,刘备通过日常接触,深知他的才干;第二,魏延对士兵关怀有加,从不辱虐部下,与张飞的粗暴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魏延个性傲慢任性,不会与其他将领结党营私,避免汉中陷入内乱。

魏延得知自己被提拔为太守时,欣喜若狂,他知道这是刘备对他才能的极大肯定。从一个小兵做起,经过十余年努力,终于能够独当一面,负重任了。

此后八年时间里,魏延率军死守汉中,屡次击退曹魏军的进攻。为了守卫边陲,他夜以继日地训练士兵,修葺城池,储备粮草。还亲自率军深入敌境,生擒曹魏名将张郃,大振蜀军士气。正是魏延的辛勤耕耘,为日后诸葛亮的北伐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年,刘备驾崩,诸葛亮掌权,魏延被进封为征西大将军,拥有仅次于丞相的高位。魏延自负自己的才能,认为可以做出更大的作为。他开始觊觎那独断天下军事的丞相之位,心中也对诸葛亮产生了嫉恨。

作为军事策略家,魏延提出过多次大胆计谋,其代表作为“子午谷计”。他建议留下五千精锐,从子午谷这个魏军毫无防备的方向突袭关中,直接袭击魏都大梁。

这可以作为诸葛亮主力正面北伐的有力策应。然而计划过于冒险,每次都被审时度势的诸葛亮否决。魏延对此愤愤不平,觉得丞相太过谨小慎微,不敢采取积极进攻策略。

能否成功尚是一个未知数,但魏延的胆识与决心已可见一斑。他有意在军事上打败诸葛亮,证明自己的才能。

二、性格冲突:自取灭亡

然而,军事天才往往并不代表政治智慧。魏延个性傲慢,缺乏大局观,与诸葛亮及长史杨仪水火不容,这成为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魏延自以为才高八斗,不甘受诸葛亮节制,屡建策被拒。他经常抱怨诸葛亮过于谨小慎微,不敢用兵,导致北伐屡战屡败。而诸葛亮也明白魏延的性格缺陷,在用人上刻意克制约束他。两人分歧日深,势同水火。

魏延亦看不起身为文官的杨仪,觉得他不懂军事,凭什么可以指挥自己。而杨仪也早就看魏延不顺眼,觉得其狂妄无礼。两人关系极为恶劣,有如火药桶。

杨仪刚愎自用,魏延傲慢任性,两人你来我往,争吵不断。即使在丞相面前,魏延也毫不退让,甚至动手相向。有次魏延直接抓起杨仪的衣领大骂,要不是费祎在中间劝阻,只怕已酿成大祸。诸葛亮不得不时常出面调停,但长期矛盾难解。

223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命令全军南撤。他授权杨仪为统帅,魏延次之。考虑到魏延个性,他特意吩咐其他将领,若魏延不服从,可以弃之。

这对魏延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他自认军功最高,才能最强,理应成为决策者和接班人。没想到丞相临终时竟然选择了自己最看不惯的杨仪,这让魏延愤怒难当。

他认为诸葛亮此举是有意刁难自己,表达对自己的不信任。心高气傲的他,怎能忍受取而代之的杨仪指挥自己呢?于是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爆了魏延的反叛。

三、政治牺牲:巨人之死

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延愤恨难当。他决心要和杨仪势不两立,只有除去他,自己才可以合法继承兵权。

于是魏延携部在前往汉中途中背叛主军,并焚烧栈道阻其行进。他意图将杨仪和溃败的主力军彻底歼灭,从而实现夺取兵权的目标。

随后他在褒中列阵等待,意图与杨仪决一死战。魏延自信自己的战术和士兵的勇武,定能取胜。他甚至设想,假如能杀掉杨仪,自己就可以控制全军回到成都,向刘禅诬陷杨仪叛变,进而夺取政权。

然而,魏延此举极不明智,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大局之上。他只想借此机会清除心头之患,而未考虑其行为可能给军心和战局带来的重创。

在杨仪赶到与魏延对峙之时,局势已至紧要关头。然而出人意料的,魏延麾下将士了解其举动的严重后果后自行解散,魏延难以为继。

士兵们明白,先帅刚驾崩,内斗正是国家存亡之秋,理应团结对外。若真兵戎相见,只会互相牺牲,利在曹魏。魏延的自私行为破坏了军心士气,背叛先帅遗志,于情于理全无立场,所以才选择三思而退。在绝境中,魏延仍然不愿认错求饶,狂喊一声“谁敢杀我”,便被马岱斩于马下。

马岱本是诸葛亮安插在魏延身边的心腹,命他在魏延有反意时立即诛之。然而,后人分析认为,魏延并无谋反之心,其行为只是想除掉杨仪,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兵权。

魏延之死,正是蜀汉内部由温和派与主战派力量对抗所导致的悲剧结果。温和派以蒋琬等人为主,主战派则以魏延为代表。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等人主政,魏延成为心腹之患。于是在还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他们就信任杨仪,将魏延视为叛贼。其实魏延只是想取而代之,而非真正谋反。

但是,魏延也难辞其咎。他本可以忍耐等待机会,表现自己的忠诚,争取信任。但一时傲慢冲动,盲目 ,结果招致政敌忌惮,酿成大祸。

其实,魏延原本完全可以在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他仅仅需要按兵不动,回朝候旨,就不会招致杨仪等人的猜忌。只因其傲慢之心难忍受挫,一时冲动,终至身死族灭。

作为军事天才,魏延为蜀汉守卫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北伐中获胜有功。其才能与勇武,足可与张飞、关羽相提并论。然而最后却沦为主和派政敌的牺牲品,不能不说是命运作弄,令人叹息。

魏延一生可谓悲壮,其死亦成为三国史上一段低回。正如历史总是惜才,他那傲慢而坚韧的性格,也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中。

结语:

魏延之死警示我们,才能再出众也不能独善其身,还须谨慎处世,否则轻易就可能因小失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为政治牺牲品,其悲剧性亦令后人唏嘘,缅怀逝去的时代巨人。

历史并不局限于简单摒弃或褒贬,而是在提供更立体的思考维度。回望过往,则可使我们洞见人性,反思现实。

魏延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分不开。我们不能简单判断英雄或恶人,而要充分理解、宽容他们的选择。这些宿将的故事,都是我们宝贵的人生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蜀汉   汉中   主战派   温和派   政敌   勇武   兵权   丞相   傲慢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