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铜钺,或成为解开商灭夏之谜的关键证据,夏朝存在性再引关注

#古籍里的历史#

前段时间一项重大的考古新发现震撼了全国,央视更是为此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特别报道。这就是来自安徽的三官庙遗址,其重要性和价值足以惊艳全国。

这里出土了18件青铜器,以青铜兵器为主,具体年代上限确定为二里头二期或三期,距今约3700-3800年。而且部分兵器有刻意损毁现象,基本都出土于房址外的红烧土堆积之下,分布较为分散。这种既非墓葬亦非器物窖藏的埋藏形式,在全国都是较为罕见的。

在三官庙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包括多种器型。这些青铜器在国内罕见,其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山东大学教授方辉表示,其中一些青铜器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器物,青铜钺工艺不亚于“夏都”二里头出土的钺,甚至更为复杂精美。相比之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爵和斝,以及青铜工具刀、锛、凿、锥都不见或少见。

由于在三官庙遗址中并未发现祭祀遗存和宗庙遗存,这使得该遗址更像是一个二里头文化的前沿军事据点,这从武器占据大多数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房屋基址内发现了三具残缺不全的人骨,同时兵器出土时也存在大量残损,这些情况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推测,该遗址可能曾经遭受过来自斗鸡台文化的军队袭击。士兵们在进行了抵抗之后最终战败,使得这个据点在那次战斗中毁灭。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在房子的地面上看到他们和被焚毁的房子一起,深埋在红烧土之下。而在房子外面,他们晾晒的粮食和堆放的陶器也都还没有来得及收拾起来,同样永远定格在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之中。

安徽与“夏”这个朝代有着深厚的联系。《左传》中记录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事件,被视为“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而涂山的位置被认为是在今天的怀远县。大禹也是在娶了涂山氏女子后实力大增。因此,可以说安徽是夏朝的起点。另据《国语·鲁语》记载,当商汤灭夏时,“夏桀奔南巢”,南巢就是今天的巢湖地区,因此安徽也是夏朝的终点。

尽管主流观点认为“夏王朝”的中心区域覆盖河南和山西南部等地区,但也有专家提出,安徽江淮地区目前发现的富含二里头文化因素的古文化遗存,与“夏桀奔南巢”之间可能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如何,安徽无疑是夏朝可以依靠的一支力量,就像江东对于项羽的意义一样。因此,可以确认的是,夏朝的版图肯定包括了安徽地区。

这个曾经被森林茂密覆盖的小台墩,现在已经揭示了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展现出惊人的发现,将我们引领到远古先民的农耕生活。也留下了令人震惊的猜想和谜团,等待着未来更多的探索者和解密者来揭示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夏朝   怀远县   遗存   器物   青铜器   安徽   青铜   遗址   兵器   证据   关键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