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赐死后,他的妻女结局如何?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家人的?

1725年,年羹尧的妹妹、雍正最为宠爱的年贵妃一病不起,雍正帝急切地想挽回她的生命,那就是为之冲喜。

当日下旨,晋封年氏为皇贵妃。不过尽管雍正帝很爱年妃,对她投入了真挚的情感,冲喜也好,自责也罢,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年妃的生命。

雍正帝得知年妃病逝,悲痛万分,不仅当即决定辍朝五日,还让王公大臣都披麻戴孝,将她葬于泰陵地宫,破例给她帝王专属的“敦”谥号,还决定百年后与爱妃合葬在一起。

雍正帝给了年妃在后妃中最高的荣耀、帝王最罕见的专情。然而,年贵妃死后一个月,雍正将大刀挥向她的年家人。这究竟怎么回事呢?这一切还得从她的哥哥年羹尧说起!

青年的年羹尧仕途扶摇直上

年羹尧,字亮工,出生于汉军镶白旗,明朝成化年间的户部尚书年书富,就是他们家族的人,清军入关后,投靠清军,后来年羹尧一家被分拨到胤禛府邸,成为胤禛的“包衣奴才”。

年羹尧是康雍最器重的名将,最开始他是文官出身,自幼饱读诗书,少年时期,他在乡试、会试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绩,22岁就已经中了进士。

26岁,奉命到四川主持乡试,回来后被任从四品侍讲学士,兼正六品侍读。

30岁,年羹尧先荣升礼部侍郎。之后又出使高丽,再外任封疆,担任四川巡抚,这时候年羹尧从文转武,他的军事才能才真正的显露出来。

据说,张廷玉就是与年羹尧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可张廷玉直到七年后,才做到侍郎这个位置。

年羹尧在任巡抚期间,不仅在四川这个地方严厉打击贪污受贿之风,还重锤出击解决了很多遗留军政,税收、民政等问题,使得四川官场面貌为之一新。

康熙对年羹尧的做法,大为赞赏,在朱批里勉励年羹尧,年羹尧看朱批后,干劲就更十足了。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时,年羹尧也主动请缨去带兵参战,主动负责运送粮草给西北二十万大军。年羹尧还特意提一个要求,给他加以总督虚衔,令他节制各区域。

康熙十分欣赏年羹尧的勇气和胆识,当即就提拔年羹尧为四川总督。

一年后,年羹尧因为在平定准噶尔的战事中表现出色,康熙提拔他为川陕总督。

这一年,年羹尧年仅40岁,已经是西部封疆大吏中颇受器重的干练大员了。

然而,这对年羹尧来说,这仅仅只是年羹尧步入仕途上的一个开始。

年羹尧最高时光,君臣惺惺相惜

1722年,康熙帝病逝,由第四子胤禛继位。

年羹尧作为雍正拥立功臣、雍正的舅哥,不仅被加官进爵,家族的其余人也跟着沾光。提拔他的妹夫胡凤翚为苏州织造,提拔兄长年希尧为广东巡抚,年父亲遐龄也被加赐尚书衔。

没过多久久,雍正又让年羹尧全程负责办理川陕、云南所有大小事务。

都说雍正生性多疑,年羹尧手握重兵在外,雍正就不怕威胁到皇权吗?

刚开始,雍正是真的不怕,他对年羹尧宠信优渥,并希望他们彼此做一个千古君臣,做一对知遇的榜样。

此时的年羹尧,志得意满,当即表示要尽心竭力力图报,不久机会来了。

1723年,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掌握整个西北地区的边防大权,还直接参与朝中重大政务的决策。

起初,年羹尧出师不利,在西北平叛并没有那么顺利,屡战屡败,耗费很大的人力财力,甚至是粮尽援绝。

隆科多心生不满,多次向雍正进言:“年大将军大权独揽,又远离京师,怕有异心,皇上应该派钦差前往牵制。”

但雍正并没有听取隆科多的提议,依然相信年羹尧。果然,年羹尧不负所望,平定了青海之乱。

捷报消息传到京城,雍正闻喜报而涕,当即就下令,晋封他的父亲年遐龄和三子年斌均为爵。

年羹尧入京觐见,获雍正封赏,并明发上谕:年羹尧不仅是他的功臣,还是他的“恩人”。

此后,雍正对年羹尧的盛宠和倚重更胜从前。

年羹尧虽是个武将,但朝中的一切与军事不相关的政要,雍正都要先征求一下年羹尧的意见,再做决定。

除此之外,“耗羡归公”这样的大事上,雍正却也征询年羹尧的意见。

1724年,年羹尧又有一次平叛之功,平定卓子山叛乱,被雍正赏加一等男爵,由年羹尧次子年富承袭。雍正还要求世世代代牢记年羹尧的功绩。

此时的年羹尧风光无限,一直在走上坡路,很快进入“盛极必衰”的可悲阶段。

盛极而衰,二人之间有了生隙

年羹尧的失宠和继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的第二次入京觐见为导火线的。

接受王公以下官员跪迎,更甚的是,他在雍正帝面前,态度十分骄横,基本已经逾越了人臣之礼。而且年羹尧不断向朝廷保举做官人选,号称“年选”。

久而久之,这些被年羹尧举荐的官员,也就形成了年羹尧为首的势力集团,见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人,年羹尧更加气势凌人、肆无忌惮,就连他的下人都仗势欺人,威风八面起来。

雍正非常痛恨朋党,年羹尧结束陛见回任后,雍正在年羹尧的朱谕中,改变了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带有敲打的态度。此后,年羹尧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可惜,年大将军正鸿运当头,谁的话都听不进去,甚至在西北当成“土皇帝”,仗着自己的功劳在西北骄横跋扈。

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竟要“叩头谢恩”;同僚视为下属,发给文书,公文给总督和巡抚,称“令谕”;宠幸妻妾叫“翻牌子”;吃饭叫“进膳”;在西安府邸,儿子们身穿团龙补服,仆人也身着蟒袍招摇过市;甚至连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过分的是,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年羹尧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

更严重的是,他曾经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撰写序言的,但年羹尧自己已擅自出版了,雍正心中颇为不快。

年羹尧的屡次僭越,这些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雍正终于下定决心收拾年羹尧了。

屡次僭越,终于痛下杀手

1725年,出现了“祥瑞”天象,这可是表现的好时机,群臣纷纷称贺。

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缓和一下二人之间的关系,结果把“朝乾夕惕”写错了,误写“夕惕朝乾”。也就这一字之差,彻底断送了二人君臣之谊。

雍正在朱批上大骂年羹尧,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

痛骂一顿后,雍正还不够解气,还在时任直隶巡抚的李维钧等封疆大吏疏远年羹尧,然后又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

朝臣顿时闻风而动,揭发检举年羹尧的折子纷纷飞,雍正一看更是怒火冲天,并将这些折子寄过去年羹尧,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尽管年羹尧极力辩解,可此时他已经失去了雍正的信任,解释再多也无用。

就这样,雍正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雍正还对年羹尧直言相告:朕早闻得有谣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之语。你若自称帝,乃天定数,朕亦难挽。若你不肯自为,有你统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帝也!”

雍正明明白白告诉年羹尧:你敢反一个试试!年羹尧意识到这次凶多吉少,到此,年羹尧还惦记着他的金银财宝。于是,选择铤而走险,将财产转移。

但,此时年羹尧已是瓮中之鳖,在陕西直隶总督李维钧、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共同配合下,成功拦截了年羹尧转移的所有家产,这些大部分都是年羹尧贪污受贿的。

更可气的是,在抄家时,抄家官员却在年羹尧家里发现了《读书堂西征随笔》书籍和《功臣不可为》等篇目。

《读书堂西征随笔》作者是汪景祺,书中有大量诽谤诋毁其父康熙帝的内容,这本大逆不道的书,年羹尧竟收藏家中,由此可见,他的野心可不小。

雍正看过此书后,气贯瞳仁,气急败坏、咬牙切齿,差点背过去。

雍正对年羹尧从生出疑、畏、厌之心,逐渐转为震怒、暴怒、狂怒。然而,年羹尧到了仪征,不愿前行,幻想雍正会突然下旨赦免他。

他再次看看朱批,上面满是雍正的愤怒:“此二语不知你曾闻得否?朕实心寒之极,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年羹尧看不懂雍正这无情的恨意,他小心地试探雍正的态度。

雍正接到奏折后,怒斥年羹尧中途逗留,不知是何居心。年羹尧只好灰溜溜地前往杭州赴任。

年羹尧到达杭州之际,上千家人也跟随到达杭州。杭州将军的衙门里早已住满了人,后来者不得不另造房屋百余间居住。

雍正闻讯大怒,将年羹尧贬为闲散章京,年羹尧以闲散章京身份闲坐杭州涌金门,行人百姓均不敢出其门!年大将军在此,谁敢出门吆喝?

随着奏报传说纷至沓来,雍正的脸色愈见阴沉,年羹尧的闲散章京也被革掉,正式下令将他锁拿入京,交三法司问罪。

最后,年羹尧被列出92条罪名,有三十条是罪无可恕的谋逆大罪,这下年羹尧死罪难逃。

雍正还在顾忌,自古帝王之不能保全功臣者,多被人讽刺“鸟尽弓藏”,他仍然不想杀年羹尧。

直到年贵妃病逝,一只不请自来的白虎闯入年家,结果被官兵打死,雍正才下令处死年羹尧。

后来,雍正格外开恩,免遭凌迟严刑,让年羹尧自裁。但年羹尧迟迟不肯伏法,第一次哀求雍正手下留情,保其性命。

此时的年羹尧正值壮年时期,还可以为大清效力。可是,雍正意已决,还用佛家说教,让年心悦诚服,死而不敢怨皇帝。

闻听此言,年羹尧才知道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伏地跪拜,自尽而死。

虽罪无可恕,但对其家人手下留情

按三法司的处罚,年羹尧所犯的罪,应当诛灭九族的,妻妾、女儿等应当贬为奴的,但雍正并没有赶尽杀绝。

在雍正的力保下,年羹尧家人,除了次子年富被斩首外,其余的都得以保全。

兄长年希尧只被革职免罪,妹夫和妹妹免罪,妹夫胡凤翚还保留原职。

再来看年羹尧儿子的结局,他一生共有十一个儿子,长子年熙最有博学,只是自幼身体羸弱,被过继给隆科多不久后,就病死了。

次子年富,因行事作风与年羹尧相类,也是死罪难逃,也被下令斩首。

三次、四子,因尚未成年,被流放到偏远的广西、云贵,永久不得返回京师。

其余年幼的儿子便交给父亲年遐龄抚养。

年羹尧有两任妻子,这两任妻子身份可不一般。第一任是纳兰明珠的孙女,纳兰性德的女儿。两人郎才女貌,可惜婚后不久,纳兰氏病逝了。

第二任是爱新觉罗氏,她是英亲王阿济格的玄孙女,辅国公苏燕之女,年羹尧死后,雍正只令她回娘家,这也算保全了她的后半生的生活。

年羹尧的女儿,原本已和孔子第六十六嫡长孙毓圻定下了婚约,但年羹尧事发后,便退了这门亲事。

他的女儿被退亲后,之后也没人敢娶,只能一个人孤独终老。

在年羹尧案中,遭雍正打击最狠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他的党羽和幕僚。党羽王景祺、幕僚邹鲁等人,因鼓动年羹尧造反,也都被斩首。他们的家人,男的被充军流放,女的发配给披甲人为奴,可以说生不如死。

但雍正念及年羹尧的功劳和对年妃的恩爱,年羹尧事发一年后,雍正开恩:将年羹尧在外流放的儿子特赦召回京,交由他的父亲年遐龄管教

年遐龄去世后,雍正不仅恢复了他的太傅衔,还派人前去祭典,还允许按“一等公”待遇下葬。

雍正一心希望与年羹尧君臣相惜,可惜年羹尧飘了,终究还是让雍正失望了!

写到最后

其实,年羹尧的死,也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作恶多端所致。但年羹尧也算是幸运的,他的人生半段一直顺风顺水,不仅得到康雍的器重,还得到前所未有的荣誉和待遇。即使后来东风事发,雍正依然念及与他的感情,没有为难其整个家族,对年羹尧,雍正也算是仁尽义尽了。若是年羹尧识趣,君臣何必闹到这种地步?


#古籍里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雍正   遐龄   朱批   抚远   家人   妻女   巡抚   总督   大将军   杭州   康熙   结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