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上的两次消亡:一次回到半游牧状态,一次被从地球上抹掉

四川在历史上曾经消亡过两次。一次消亡在南宋抗击蒙古大军长达60多年的战争里;第二次,则是消亡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的噩梦中……

宋朝和元朝战争期间,蒙古人在四川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激烈抵抗,名传青史的钓鱼城保卫战后,四川就回到了半游牧状态。

强大的蒙古帝国在攻击四川的过程中,曾三次攻占过成都。公元1231年,拖雷领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百姓,这座千年古城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城中残骸高达惊人的140多万。

根据宋元明时期的史料记载,四川遭到蒙古帝国屠杀后,人口由1300多万锐减到60余万人,血迹斑斑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四川经此劫难后,千年的繁华形态荡然无存,古老的文明印记也被鲜血覆盖,一个农耕与商业高度发达的天府之国,刹那间就回到了半游牧状态。

四川人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已成了典籍里的追忆,四川人独有的浪漫闲逸、清风雅骨的姿态,也永远停留在了汉唐时代,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无足轻重。

然而,四川人经过了长达40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让四川人独有的形象,逐渐得到恢复时,一场比蒙古大军屠川的更大劫难,又悄然来临了。

公元1646年秋天,再次饱受多年战乱摧毁的四川,再也无力承担张献忠建立的大顺政权的压榨,养不起他的60万军队了。再加上周边明朝军队的步步紧逼,张献忠最终决定,用一场大火彻底烧毁成都,然后退回陕西老家去。

当时,明朝抗击张献忠的杨展将军,正在四川彭州江口的一艘战船上,指挥军队向成都开拔。突然,他看见成都方向升起了冲天的滚滚浓烟,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甚是骇人。

三天后,杨展将军率兵进入成都。此时的成都,烟雾依旧弥漫,仍有余火在悲伤地燃烧着,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焦煳味。

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成都,连同城中的数十万百姓,消失得无影无踪。繁华的街道已是断壁残垣,堪比北京紫禁城的蜀王宫也已化为灰烬。

成都,被张献忠从地球上彻底抹掉了!

当时,杨展将军在成都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块七尺高的大石碑,上面赫然刻着:“杀杀杀杀杀杀杀!”这七个大字,落款为大顺二年,即公元1645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七杀碑”,也是张献忠屠杀四川、烧毁成都的铁证!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四川人呢?

其实,关于张献忠到底杀害了多少四川人,历史永远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明史上记载的数字是60多万,但事实上远远不止。

张献忠带着他的军队烧杀抢掠了二十多年,建立了血腥残暴的大顺政权,祸乱遍及整个巴蜀大地,使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人烟俱灭的死地,到处杂草丛生,荒坟遍野。

根据比较确切的统计,明末时期的四川大约有600万人,可在清初户籍统计时,整个四川却仅剩9万余人,而且大部分还集中在现在的眉山洪雅地区和石柱县一带。

为了恢复天府之国往日的繁华,清朝的统治者开启了长达100多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工程,鼓励全国各地移居四川。

在近现代,尽管四川人的主体早已不是原来的四川人,但张献忠屠川却在整个四川大地和四川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极其阴森恐惧的阴影,成了天府之国抹之不去的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大顺   明朝   蒙古   天府之国   帝国   成都   公元   将军   军队   多年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