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两度担任河南省委书记,一生廉洁,56岁时又当选中央委员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刘建勋:传奇省委书记的政治生涯【导语】新中国成立后,有极少数中共高级干部能够连续两次担任同一个省的省委书记,而刘建勋正是这个少数中的一员。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连续两次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为河南的工农业发展和抗灾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深入了解这位传奇省委书记的生平事迹,回顾他在抗日时期和河南工作期间的重要贡献。


【钻石铺就的革命之路】刘建勋,1913年生于河北沧县,家境并不富裕,但从小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他在沧县项兴屯长大,坚持不断地学习。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他考入了沧州县城直属第二中学,这一时期,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思想,被马克思主义深深吸引。1931年,年仅15岁的刘建勋毅然投身革命,并加入了党组织。

成为党员后,他将所有精力投入领导学生运动,自发组织反日学生会,并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一次,在动员学生抗日的途中,他被反动军警通缉,只能前往平津地区组织革命活动,担任北平市委共青团区委委员。

那个时期的北平,白色恐怖笼罩,党的骨干屡遭杀害。为了继续领导抗日斗争,刘建勋伪装成小学老师,秘密组织共青团骨干,恢复了北平地下团委组织。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入侵北平和天津,刘建勋转战山西,担任中共晋中特委副书记。在山西,面临着严重的战局,刘建勋广泛动员群众抗日。


八路军129师进入晋中后,他参与太行根据地的建设,担任太行区区委委员等职务。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刘建勋一直是太行区党委的领导者,负责宣传工作,太行根据地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都由他亲自负责。

【担当国家大事 热血拯救灾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建勋调任武汉,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尽管担任副职,但他在工作中一直勤奋投入。

1952年,中共中央重组地方区委,刘建勋出任新组建的中央中南局秘书长,成为中南军政区的重要领导者。


1957年6月,广西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刘建勋调往南宁,再次担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领导广西人民抗灾。

当时的广西,饱受自然灾害之苦,面临严重的粮食减产和经济困境。为了振兴广西的工农业,刘建勋亲自深入工厂和田地,积极组织救灾工作,筹集救灾粮食,鼓励群众开展生产。

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广西渡过了困难时期。【解决峥嵘岁月 重塑大庙河南】1960年,河南因自然灾害而陷入农业危机,刘建勋作为“救火队长”首次调任河南。


他迅速采取措施解决河南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借来大量土豆,成功缓解了河南的灾情。刘建勋曾两次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第一次是在1961年至1966年,他在这五年里推行“借地度荒”的紧急措施,为河南农业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次是在1971年至1978年,他全面实施工农业改革,再次为河南的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综述】刘建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政工干部之一。


他在抗日时期和担任省委书记期间,始终坚守初心,勇担重任。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抗战胜利和灾区救援中,还通过工农业改革为河南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刘建勋的光辉事迹永载史册,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敬意,缅怀这位传奇的省委书记,他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总结】- 刘建勋出生于1913年,成长于贫困家庭。- 他在沧县接受教育,15岁加入共产党并投身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省委书记   河南   沧县   北平   晋中   太行   工农业   广西   时期   委员   组织   廉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