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一侦查员将被处决,村民送断头饭时悄声道:这饭要仔细吃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只有前线的厮杀,身在敌后的秘密斗争同为重要,敌后作战的英雄们虽不直接参与战斗,但工作的危险性却丝毫不逊于前线。

他们每日刀尖舔血,在敌人的大本营中穿梭纵横,传递那些决胜于千里的密报。

今天故事的主角,便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敌后英雄,他不幸被敌人抓捕,但随后却又在严密的监视下逃出生天,而这其中的关键,确是一碗平平无奇的饭菜。

身经百战的情报高手

1905年,李凤岐出生在了河南一户人家中,祖祖辈辈都是以农耕为生。

但那个时代时局动荡,在李凤岐小时候,便饱受战乱流离之苦。

那时候的他不仅经常吃不饱饭,还要饿着肚子跟随家里人四处流亡避灾,最后几经辗转,背井离乡的李家人才来到山西阳城县的大宁村定居。

安顿下来的李家人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他们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处能够避祸躲灾的世外桃源,但谁成想,灾祸很快便落到了他们头上。

抗战爆发后,战火很快便烧到了李凤岐所在的大宁村,原本安定的大宁村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屠戮,往日平静的村落中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哀嚎,尸体堆满街道,鲜血染红土壤。

在这场屠杀中,李凤岐虽然侥幸躲过了灾祸,但其父母与亲人却都不幸遇难。

看着自己的亲人与朋友横尸街头,李凤岐的心中痛如刀绞,他的心中埋下了对侵略者深深的痛恨,同时也生出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

带着这份决心,他加入到了共产党的人民军队中,之后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1938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李凤岐身材高大,面相憨厚,长了一副典型的农民样貌,但实际上他心思缜密,头脑灵活,与他的长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执行任务时,他的点子最多,也因此经常受到上级的表扬。

李凤岐显著的优势很快便被上级所发觉,一个朴实的外表加上灵活的头脑,李凤岐的这两个特点非常的适合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于是他便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而他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为抗战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9年,他被调到了晋豫边区特务连,奉命潜入驻扎在当地日军的警备队中。

憨直的面孔加上妥帖的言辞,敌人对潜伏其中的李凤岐没有生出一丝怀疑之心。

而他自己也是一次次漂亮的完成了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将敌营中的情报悄无声息的传递出去。

当地的抗日武装根据李凤岐所传递的情报,多次开展了针对敌方兵力部署薄弱地区的攻势,无一不是效果显著。

而被打的晕头转向的日军也是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很快他们便开始怀疑队伍里是否出了内奸,可前前后后彻查了好几次,却都没有一点头绪。

李凤岐不仅没有暴露身份,反而还凭借着精湛的演技愈发赢得日伪军官们的信任,在警备队里的身份更是不断攀升,从最初的小兵晋升到了警备队里的大队长。

他提供了很多日军的情报,帮助我党粉碎了日军不少计划,表现可嘉,所以在解放战争时,组织才会更加重用他。

深陷囹圄

1947年,解放战争正酣,国共双方不仅在正面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敌后战场的斗争也同样激烈。

李凤岐接到了来自上方的指令,前往淮安县城同当地的敌后武装配合,摸清城内情况,为接下来的解放江苏做准备。

而这项任务对于身经百战的李凤岐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题,在与其它同志做好沟通后,他便乔装打扮潜入城中打探消息。

经过一番打探,李凤岐对于城中的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天的打探下来,李凤岐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在执行过程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其顺利程度就连李凤岐本人都有些惊讶。

但就在李凤岐准备结束任务,出城向组织汇报情况时,异变却陡然发生。

在出城的路上,李凤岐迎面遇到了十几个实枪实弹的返乡团成员。

众所周知,共产党的力量根基在农村,零散分布的农村根据地使得共军的武装力量转移起来十分的灵活,常常凭借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打的国民党军队找不着北。

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打破这一境况,则是组织了返乡团这一团体。

所谓的返乡团,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地方反动武装。

他们把从解放区逃出来的地主进行大规模武装,配发武器弹药,进行军事训练,组建一支所谓的“难民还乡团”来对解放区的农村进行控制,试图断掉解放军的根基。

而地主从解放区逃到了国统区,也自然就成了“难民”,返乡团的称谓也因此而来。

这些从解放区逃亡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主、恶霸等组成的队伍,对共产党军队自然是深恶痛绝。

他们在国民党军队的支持下,如附骨之蛆般对解放区的政权和人民实施反攻倒算。

而正要出城的李凤岐,十分不巧的就碰到了这支专门对付共产党的队伍。

望着迎面而来的众人,李凤岐也紧张了起来,精通敌后作战的他深知返乡团的棘手,可此时双方已经遇上,贸然转身离开只会主动招来怀疑。

无奈之下,李凤岐也只能向着返乡团的方向缓步走去,心里祈祷不被发现,同时也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李凤岐与返乡团擦肩而过,这让李凤岐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但就在李凤岐放松的刹那,返乡团中的一人猛然向众人喊到:

“李凤岐!这个人是共军的探子李凤岐!”

听到喊声的李凤岐浑身一颤,紧接着便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逃,而返乡团的成员们则是后知后觉的向其追去。

在返乡团一众的围追堵截中,李凤岐不幸被捕。

返乡团的众人看着被捕的李凤岐,无一不面露喜色,因为活捉了这个共军探子可是能领不少的赏。

众人当即便押解着李凤岐前往镇政府中,想要找镇长当面领赏,同时还派了一个人提前赶往镇政府中去通报。

逃出生天

李凤岐身形高大,孔武有力,返乡团也仅是靠着极大的人数优势才将其制服,如果只是支三五人的队伍,还真不一定能拿的住李凤岐。

押解队伍还没到镇政府,天便已经黑透,为了防止李凤岐有逃跑的可乘之机,返乡团的头目决定停止前进,就近去到了自己的表哥吴必荣家休整。

而当押解队伍来到吴必荣家里时,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不是因为声势浩大的返乡团,而是因为被押解的人正是他的老相识李凤岐。

虽然自己是返乡团成员的亲戚,但吴必荣在心底则是肯定着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认为那才是真正替百姓着想。

也因此,他与李凤岐之间的交往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

而现在两人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也都保持默契没有与对方相认。

吴必荣面色入常的招待着返乡团的众人,为其准备饭菜,而此时,之前被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回到了队伍中,而他带来的消息则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原来镇长深知李凤岐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知道严刑逼问对其起不了任何作用,于是便下令直接将其就地处决。

听到终于不用再费劲押送犯人,返乡团的人都十分的高兴,于是便决定吃完这顿饭便处决李凤岐。

得知这一消息的吴必荣顿时有些惊慌失措,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救出李凤岐。

他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了好一阵,终于想到了解救老友的一条妙计。

他在厨房里倒腾了一阵,便端着一碗饭走关押向李凤岐的房间。

而这自然也被看押李凤岐的守卫所阻拦,然而此时的吴必荣早已想好了说辞:

“我刚听你们说里面的那个人马上就要被枪毙了,我就寻思着给他盛碗饭,让他饱着肚子再走。”

这番说辞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且吴必荣还是返乡团头目的亲戚,看门的守卫也只能为其放行。

来到房里的吴必荣看到了被绳子束缚的李凤岐,他蹲在其身前故作平淡的说到:

“我看你可怜,给你盛了点饭,这可就是你的断头饭了,你可一定要慢点吃。”

李凤岐当即就听出了吴必荣是话有所指,但当着守卫的面却也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单单的点了点头。

待吴必荣与守卫出去后,李凤岐马上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控制着被束缚的手在饭碗里细心翻找,果然有所发现,原来吴必荣在那碗饭里面放了一个小刀片。

而拿到刀片的李凤岐也是火速将身上的绳子给割断,挣脱束缚后他又将刀片与断绳细心收好,以免留下证据让返乡团对吴必荣起疑。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钻开了屋子里的茅草屋顶,在又确认了一遍无恙后便扬长而去。

一场惊险刺激的逃杀也以李凤岐的胜利而落幕。

结语

李凤岐的死里逃生,放在真个解放战争面前无疑是一件小事,但这却能反映出当时在整个战争中谁才是民心所向,而这无疑也是共产党与民众深厚情谊,

也是通过这件事,反映出了谁才是这场角逐中最后的赢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大宁   解放战争   解放区   警备   镇政府   敌后   断头   解放前   日军   村民   共产党   情报   仔细   队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